1057 章:帐内斩臂(至元四十六年秋巴图额尔敦搏杀也速蒙哥)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白石头坡,五更初的晨光已透过汗帐破损的帐帘,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巴图额尔敦勒住战马,玄铁刀的刀尖还沾着木屑 —— 方才轰开帐门时,刀身不慎蹭到木门残骸,此刻他正用麻布快速擦拭,刀刃上的寒光随动作闪烁,映出他眼中的锐光。“帐内空间窄,战马进不去,你们守在帐门两侧,别让叛军残兵靠近,我去擒也速蒙哥,” 他对身边的十名虎卫道,同时解下腰间的短刀,别在左腿侧 —— 这是他近战的习惯,左手取短刀更快,“若听到我喊‘断后’,便立刻冲进来清理残敌。”
虎卫们齐声领命,迅速列在帐门两侧,玄铁刀出鞘,刀尖指向帐内,目光警惕地盯着帐内晃动的人影。一名虎卫低声道:“将军小心,帐内可能有暗门,也速蒙哥说不定会趁机逃跑。” 巴图额尔敦点头,从靴筒里摸出一枚短匕 —— 这是之前侦察时缴获的叛军短匕,锋利轻便,可作备用:“我知道,已让博罗的人守着后山暗门,他跑不掉。”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玄铁刀的刀柄,麻布缠绕的握柄已被汗水浸得微湿,却仍牢固,不会打滑。
帐内传来也速蒙哥的怒吼,夹杂着器物倒地的声响 —— 显然他还在试图稳住阵脚,却掩不住慌乱。巴图额尔敦深吸一口气,翻身下马,玄铁刀斜握在右手,短刀别在左腰,脚步轻缓地走向帐门,晨光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与帐内的昏暗形成鲜明对比。“也速蒙哥,我知道你在里面,出来受降,可饶你部民不死!” 他高声喊道,声音透过帐门的破洞传入帐内,既是威慑,也是试探帐内的动静。
帐内的怒吼突然停了,紧接着传来兵器碰撞的脆响 —— 也速蒙哥显然在准备搏杀,而非投降。巴图额尔敦对虎卫们递了个眼色,左脚刚踏入帐门,便听到左侧传来风声,一把弯刀直劈向他的肩头。他立刻侧身,玄铁刀横挡,“当” 的一声脆响,弯刀被弹开,持刀的叛军亲卫踉跄着后退,眼中满是惊恐。“找死!” 巴图额尔敦低喝,玄铁刀顺势劈下,亲卫惨叫一声,弯刀落地,捂着流血的手臂倒在地上,帐内的对峙,就此拉开序幕。
冲帐前的战术预备,需围绕 “帐内环境预判、兵器适配、后援衔接” 展开 —— 巴图额尔敦结合之前侦察的汗帐布局(含暗门位置、帐内陈设),调整自身兵器与动作,与虎卫约定接应信号,确保冲入后既能应对突发情况,又不会陷入孤军作战,为近战搏杀打下基础。
帐内环境预判基于探子带回的情报 —— 汗帐呈圆形,直径约三丈,东侧有暗门通往后山,西侧设军械架(放弯刀与长矛),中央摆虎皮椅,周围散落牧地文书与粮秣账本,地面铺着厚实的羊毛毯(可减弱脚步声)。巴图额尔敦让探子画出简易布局图,反复查看:“羊毛毯虽能消音,却也易绊脚,冲锋时要盯着地面;军械架上的兵器可能被叛军利用,需优先控制;暗门虽有博罗看守,帐内仍需防也速蒙哥假意逃跑,实则偷袭。” 他还让两名虎卫模拟帐内场景,演练绕开陈设的路线,确保冲入后不会因环境受阻。
兵器适配则针对帐内近战特点 —— 玄铁刀虽锋利,却长三尺,帐内空间窄,易被帐柱或陈设格挡,巴图额尔敦特意将刀鞘留在帐外,只带裸刀冲入,减少刀身与障碍物的碰撞;左腰别着的短刀长一尺五,适合近距离突袭,靴筒里的短匕则用于应对极端情况(如被纠缠时)。他还检查了玄铁刀的刀刃:“之前劈木门时刀刃略有卷口,已让工匠磨过,现在锋利度足够,一刀可劈透皮甲。” 虎卫们也按要求,只带短刀与弯刀,卸下长柄兵器,避免在帐内无法施展。
后援衔接通过 “哨笛 + 手势” 约定 —— 巴图额尔敦冲入后,若遇小股残敌,挥右手示意虎卫在外待命;若需支援,吹 “一长两短” 哨笛,虎卫分两批冲入,一批清理残敌,一批守住暗门;若也速蒙哥逃向暗门,巴图额尔敦举左手,虎卫便从帐外绕至暗门出口,配合博罗拦截。“帐内视野有限,你们在外要盯着帐帘动静,若看到人影晃动或听到兵器碰撞,别擅自冲入,等我信号,” 巴图额尔敦对虎卫统领道,“我若半个时辰未出,再按预案强行冲入。”
最后,巴图额尔敦进行了一次快速模拟 —— 两名虎卫扮演叛军,在临时搭建的 “简易帐” 内(用毛毡围出圆形空间,摆放木柱与木箱模拟陈设),巴图额尔敦持玄铁刀冲入,演练绕开木柱、格挡突袭、控制军械架的动作。“刚才绕木柱时太慢,会给叛军偷袭机会,” 他调整动作,脚步更轻快,“再练一次,要像在草原上追猎般,既快又稳。” 经过五轮演练,他已能熟练应对帐内环境,玄铁刀的挥舞也避开了所有 “障碍物”,虎卫统领道:“将军现在的状态,定能在帐内压制也速蒙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帐门轰开后的冲锋衔接,是冲入汗帐的关键 —— 虎卫按 “先锋开道、主力掩护、后卫守门” 的顺序,配合巴图额尔敦快速突破帐门,清理外围残敌,为他与也速蒙哥的近战搏杀扫清障碍,同时防止叛军从帐外增援,确保帐内对峙时无后顾之忧。
先锋开道由五名精锐虎卫负责 —— 他们手持短刀,在帐门轰开的瞬间,率先冲入帐内,目标是清理靠近帐门的叛军亲卫。为首的虎卫百户脱脱,曾参与多次近战,经验丰富,冲入后第一时间扑向左侧的叛军:“快!控制帐门两侧,别让叛军堵门!” 他的短刀直刺叛军胸口,叛军惨叫着倒地,另一名亲卫举长矛刺来,脱脱侧身避开,短刀砍中长矛杆,长矛断裂,亲卫转身想跑,却被身后的虎卫绊倒,当场被制住。
主力掩护则紧跟先锋 —— 巴图额尔敦率三名虎卫,在先锋清理帐门后,快速冲入,直奔帐中央的虎皮椅(也速蒙哥的常驻地)。他的玄铁刀斜指地面,目光扫过帐内:东侧暗门紧闭,西侧军械架旁有两名亲卫正取兵器,中央虎皮椅上空无一人,只有散落的牧地文书。“也速蒙哥不在中央,可能藏在帐柱后或暗门旁,” 巴图额尔敦低声道,让一名虎卫守军械架,两名虎卫查帐柱,自己则盯着暗门,防止也速蒙哥突然冲出。
后卫守门由剩余虎卫负责 —— 他们在帐门外列成半圈,手持弯刀,盯着帐外的叛军残兵,防止其趁机冲入增援。帐外的叛军看到帐门被轰开,有的想冲过来,却被后卫虎卫的弯刀逼退:“再过来,别怪我们不客气!” 一名叛军试图从侧面绕到帐后,却被巡逻的步兵发现,短刀架在脖子上,当场被擒,帐门的防御始终稳固,未给叛军任何增援机会。
冲锋衔接的流畅性,得益于战前的反复演练 —— 先锋与主力的间隔时间控制在一息内,既不会因间隔太长给叛军反应时间,也不会因拥挤在帐门受阻;后卫与步兵的配合也精准,帐外的残敌刚有动向,便被拦截。脱脱清理完帐门残敌,走到巴图额尔敦身边:“将军,帐门已控制,外围残敌被步兵拦住,您可专心找也速蒙哥。” 巴图额尔敦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帐内的暗门,他知道,也速蒙哥大概率藏在那里,一场近战搏杀,已近在眼前。
冲入汗帐的瞬间细节,需还原 “环境冲击、人物反应、动作衔接”—— 晨光与帐内昏暗的反差、羊毛毯的触感、叛军的慌乱与抵抗、巴图额尔敦的应变,每一处细节都要贴合元代汗帐的真实场景,让对峙的紧张氛围更浓烈,同时凸显人物的性格与战术素养。
晨光入帐的瞬间,巴图额尔敦的视线有短暂模糊 —— 帐内原本只靠油脂灯照明,晨光突然透过帐门破洞涌入,与暖黄的灯光交织,形成明暗交错的光影,帐柱与陈设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易隐藏人影。他下意识眯起眼,玄铁刀握得更紧,脚步放缓,耳朵警惕地听着周围的动静 —— 羊毛毯吸走了大部分声响,只有远处传来叛军的微弱惨叫,帐内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突然,右侧帐柱后传来轻微的布料摩擦声 —— 巴图额尔敦立刻转身,玄铁刀指向声音来源,却见一名叛军亲卫抱着粮秣账本,正想从帐侧的缝隙逃跑。“站住!” 他低喝一声,亲卫吓得浑身发抖,账本掉在地上,转身想跪,却脚下一滑,摔在羊毛毯上,巴图额尔敦上前,短刀抵住他的咽喉:“也速蒙哥在哪?” 亲卫颤抖着指向东侧暗门:“在…… 在暗门后,他让我们假装逃跑,引您过去,他要偷袭……”
话音刚落,东侧暗门突然 “吱呀” 一声打开,一道黑影持弯刀直扑过来 —— 正是也速蒙哥,他身着黑色皮甲,腰间缠着麻布(之前被箭射中,临时包扎),弯刀劈向巴图额尔敦的后脑,动作又快又狠。巴图额尔敦早有防备,听到暗门声响时便侧身,玄铁刀反手格挡,“当” 的一声,弯刀被弹开,也速蒙哥踉跄着后退两步,眼中满是惊愕:“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巴图额尔敦冷笑:“你的亲卫已招了,别再做无谓的抵抗。”
帐内的其他叛军亲卫见状,纷纷从帐柱后或陈设旁冲出 —— 有的持长矛刺向巴图额尔敦的侧腰,有的举短刀扑向虎卫,帐内瞬间陷入混乱。脱脱率虎卫迎上,短刀与长矛碰撞,惨叫声此起彼伏,巴图额尔敦则盯着也速蒙哥,玄铁刀与他的弯刀再次交锋,刀刃碰撞的火花在明暗光影中闪烁,帐内的对峙,彻底升级为近战搏杀。
羊毛毯上渐渐染上血迹,有的来自叛军,有的来自受伤的虎卫,巴图额尔敦的玄铁刀上已沾了两道血痕,却仍握得稳定。他避开也速蒙哥的又一次劈砍,玄铁刀直指其胸口,却被也速蒙哥用弯刀格挡,两人的手臂都因冲击力微微发麻。“你若投降,我可奏请陛下,饶你不死,” 巴图额尔敦道,试图瓦解也速蒙哥的抵抗意志,“若顽抗,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也速蒙哥却嘶吼着:“我乃草原贵族,岂会向你投降!今日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