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45章 北征领命
    1045 章:北征领命(至元四十六年秋萧虎命那拉珠尔统兵北上)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中都皇城,晨雾尚未散尽,白虎殿外的汉白玉栏杆上凝着细碎露珠。那拉珠尔身着墨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快步走向殿门 —— 昨日通政院传来急报,阿鲁台收缩兵力据守杭爱山,萧虎召他今日入宫议事,他心中清楚,此行定是关乎西北平叛的重任。殿内传来内侍的唱喏声,那拉珠尔整理了一下袍角,昂首步入殿中,见萧虎正立于案前,凝视着墙上的西北舆图,案上摆着一份 “兵力调配册”,朱笔标注着 “五万” 字样。

    “儿臣那拉珠尔,参见陛下。” 那拉珠尔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萧虎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 —— 那拉珠尔年近四十,鬓角微霜,却身姿挺拔,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透着一股沉稳锐利。“免礼,” 萧虎指着案上的册子,“阿鲁台收缩兵力,欲凭杭爱山地利顽抗,还试图拉拢忽都鲁帖木儿,局势比预想的更紧迫。昨日白虎殿议事,已定下‘雷霆平叛’之策,今日召你,是要委你统兵之任。”

    那拉珠尔心中一凛,上前一步:“陛下若信得过儿臣,儿臣愿领兵前往,平定阿鲁台叛乱。” 萧虎拿起册子递给他,册页上清晰写着 “统兵五万,含两万虎卫、三万常规骑兵,自中都北上,经蒙古故地与博罗大军汇合”。“五万兵力,其中两万是虎卫,” 萧虎语气加重,“虎卫是中央精锐,装备玄铁甲、角弓,每兵配两匹战马,非重大战事不调遣,此次派给你,是因阿鲁台事关西北安稳,不容有失。”

    那拉珠尔接过册子,指尖划过 “虎卫” 二字,知道这份信任的分量:“儿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管好这五万兵力,尽快与博罗汇合,按议事定下的三路进攻之策,击溃阿鲁台的中军。” 萧虎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你随朕征战多年,熟悉草原战事,又懂宗藩习性,这领兵之任,非你莫属。只是阿鲁台兵力虽杂,却占地利,你需谨慎行事,既要速胜,也要保重自身。”

    殿外传来脚步声,内侍通报 “巴图额尔敦求见”。萧虎笑道:“说曹操,曹操到。你长孙巴图额尔敦,昨日得知要平叛,便主动请战,朕已准他任先锋,随你一同北上。” 巴图额尔敦身着轻甲,大步走入殿中,躬身道:“祖父、父亲,孙儿(孩儿)愿为先锋,清理沿途阿鲁台的巡逻兵,为大军开路!” 那拉珠尔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带着几分担忧:“先锋之职凶险,你需多加小心,不可冒进。” 巴图额尔敦道:“父亲放心,孩儿去年随父亲在蒙古故地削藩,熟悉草原地形,定能完成先锋之任!” 晨光透过殿窗,洒在父子二人身上,一场关乎西北平叛的领命,在白虎殿落下帷幕。

    两万虎卫的调遣,是此次统兵的关键 —— 虎卫作为中央精锐,常年驻守中都近郊的虎卫大营,非萧虎亲旨不得调动,其选拔、装备、集结,每一步都透着严谨,也彰显了此次平叛的重要性。

    虎卫大营位于中都西北二十里,营墙高两丈,由青砖砌成,门口立着两尊石雕猛虎,营内士兵均是从全国驻军挑选的精锐,需满足 “身高六尺、弓马娴熟、战场立功三次以上” 的标准。接到萧虎的调遣圣旨时,虎卫指挥使孛鲁台正在营中操练士兵,听闻要调两万虎卫随那拉珠尔北上平叛,立刻停止操练,召集各千户、百户将领议事。

    “陛下亲旨,调两万虎卫,配足装备与战马,三日内集结完毕,随那拉珠尔将军北上,” 孛鲁台手持圣旨,声音洪亮,“虎卫是陛下的亲军,此次平叛,既要显我虎卫战力,也要助那拉珠尔将军尽快平定阿鲁台,不容有半分差错。各千户需即刻清点士兵,挑选最精锐者,老弱、新补者一律不得入选。” 千户将领们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开,前往各营挑选士兵。

    虎卫的装备筹备格外细致 —— 每名虎卫配玄铁甲一套(甲重三十斤,可防刀箭)、角弓一张(拉力五十斤,射程百步)、破甲箭三十支(箭头为精铁打造,可穿透普通皮甲)、玄铁刀一把(刀长三尺,锋利无比);每两兵配三匹战马(两匹乘用,一匹驮装备与干粮),战马均是四岁口的壮马,由兽医逐一检查,确保无疾病、无外伤。

    孛鲁台亲自督查装备筹备,在甲胄库中,他拿起一套玄铁甲,手指敲了敲甲片:“这甲片厚度需达三分,若有薄于两分五厘的,一律更换,绝不能让士兵穿着不合格的甲胄上战场。” 甲匠们不敢怠慢,逐一检查甲片,将不合格的挑出,更换新的甲片。在战马饲养场,孛鲁台看着兽医检查战马,叮嘱道:“每一匹战马都要登记在册,标注毛色、年龄、特征,若有丢失或死伤,需及时上报,从备用马中补充。”

    三日后,两万虎卫在虎卫大营校场集结完毕,身着玄铁甲,手持角弓,胯下战马嘶鸣,气势如虹。孛鲁台向那拉珠尔交令:“那拉珠尔将军,两万虎卫已集结完毕,装备、战马均已配齐,随时可随将军北上!” 那拉珠尔看着这支精锐,心中更有底气:“有虎卫相助,何愁阿鲁台不平!” 萧虎派来的内侍宣读圣旨,任命孛鲁台为虎卫统领,协助那拉珠尔管理虎卫,两万虎卫齐声领命,声震云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巴图额尔敦任先锋,并非偶然 —— 他自少年时便随那拉珠尔征战,熟悉草原地形与骑兵战术,去年蒙古故地削藩时,曾率五千骑兵击溃阿里不哥的小股叛军,立下战功,此次主动请战,萧虎与那拉珠尔均认为他是先锋的合适人选。

    接到任先锋的旨意时,巴图额尔敦正在家中擦拭自己的战刀 —— 这把刀是去年削藩后萧虎赏赐的,刀身刻着 “奋勇” 二字,他视若珍宝。内侍宣读圣旨后,巴图额尔敦立刻跪地接旨,起身时眼中满是兴奋:“请公公回禀祖父与父亲,孩儿定不负先锋之任,为大军扫清障碍!” 内侍笑道:“巴图额尔敦将军年少有为,陛下与那拉珠尔将军都对你寄予厚望呢。”

    巴图额尔敦第一时间前往中都卫戍军营地,挑选先锋骑兵 —— 先锋需灵活、勇猛,还需熟悉阿鲁台部的巡逻习惯,他从自己之前统领的骑兵中,挑选了五千名精锐,均是 “弓马娴熟、曾参与过草原战事” 的士兵。“咱们是大军的先锋,” 巴图额尔敦对士兵们道,“此行要清理沿途阿鲁台的小股巡逻兵,探查路况,为大军开路,绝不能让阿鲁台察觉咱们的动向,更不能让大军因路况受阻。” 士兵们齐声应和,眼中透着战意。

    他还特意拜访了曾在杭爱山服役过的老骑兵,询问杭爱山后山的小路 —— 那是那拉珠尔计划绕袭阿鲁台中军的关键路线,先锋需提前探查路况,标记障碍与水源。老骑兵手绘了一张 “杭爱山后山路线图”,指着图上的一处峡谷:“将军,此处名为‘黑石峡’,谷内多巨石,骑兵需下马牵马通行,且谷内易设伏,需多派探子先行探查。” 巴图额尔敦将地图收好,谢过老骑兵:“多谢前辈指点,孩儿记下了。”

    先锋的装备与粮草也单独筹备 —— 因需快速行军,每名先锋骑兵只带三日干粮、十支箭,战马不配厚重甲胄,只配轻便皮甲,确保行军速度。巴图额尔敦亲自检查每一名先锋的装备:“干粮要装在防水的皮袋里,避免雨天受潮;箭要磨锋利,遇到巡逻兵,要做到箭无虚发;战马的马蹄要钉好铁掌,确保长途行军不会磨损。” 检查完毕,他对身边的副将道:“明日大军出发,咱们先锋需提前一日启程,先清理中都至黑泉驿的巡逻兵,为大军铺路。”

    那拉珠尔统兵五万,除两万虎卫外,其余三万为常规骑兵,分别从中都卫戍军、岭北行省驻军、蒙古故地预备兵中抽调,兵力集结需在中都郊外的 “黄花甸校场” 完成,确保各部协同,形成合力。

    中都卫戍军抽调一万五千骑兵,由卫戍军指挥使帖木格统领,他们常年驻守中都,熟悉中央军令,是常规骑兵的主力。帖木格接到调令后,即刻召集士兵,检查装备:“咱们虽不是虎卫,却也是中央精锐,此次随那拉珠尔将军北上,要拿出中都卫戍军的气势,不能输给虎卫!” 士兵们纷纷整理甲胄,检查战马,确保装备齐全。

    岭北行省驻军抽调一万骑兵,由行省万户博罗帖木儿统领,他们熟悉西北地形,曾与阿鲁台的小股部队有过交锋。博罗帖木儿率部从岭北行省出发,经蒙古故地的驿路,向黄花甸校场集结,沿途还协助清理了几处阿鲁台的零散巡逻兵。“那拉珠尔将军是沙场老将,跟着他,咱们定能打胜仗,” 博罗帖木儿对士兵们道,“抵达校场后,要尽快熟悉与虎卫、中都卫戍军的协同战术,避免战时出错。”

    蒙古故地预备兵抽调五千骑兵,由李衡推荐的脱脱部吏员帖木儿(非管控司员外郎)统领,他们多是蒙古故地的部落骑兵,熟悉草原气候与牧地分布。帖木儿带着士兵,赶着战马,从蒙古故地的怯绿连河驿站出发,向中都进发,途中还携带了李衡托他们转交那拉珠尔的 “蒙古故地路况图”。“咱们是蒙古故地的代表,要让中央知道,咱们也能为平叛出力,” 帖木儿对士兵们道,“到了校场,要遵守军纪,听从那拉珠尔将军的指挥。”

    五日后,五万兵力全部在黄花甸校场集结完毕 —— 虎卫列于东侧,身着玄铁甲,气势威严;中都卫戍军列于南侧,装备整齐,军纪严明;岭北行省驻军列于西侧,风尘仆仆却精神饱满;蒙古故地预备兵列于北侧,带着草原部落的质朴。那拉珠尔骑马立于高台上,看着台下整齐的队伍,高声道:“诸位将士,阿鲁台叛乱,断我粮道,扰我边疆,今日咱们五万大军北上,定要平定叛乱,恢复西北安稳!我那拉珠尔在此立誓,若不平阿鲁台,绝不回中都!”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震黄花甸,连远处的战马都跟着嘶鸣起来。

    粮草筹备是大军北上的关键 —— 五万大军每日需消耗青稞五千石、干草一万斤,战马需消耗牧草两万斤,中书省与岭北行省协同,从各地粮库调运粮草,确保大军行军途中粮草充足,不拖后腿。

    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亲自负责粮草统筹,他派专人前往中都最大的粮库 “永丰仓”,监督粮草调运。永丰仓内,数十名吏员与民夫正忙着将青稞装袋,每袋五十斤,外面用麻布包裹,还贴上 “北征大军粮草” 的红色标签,标签上写着粮草的调运地与抵达时间。“每一袋青稞都要称重,” 耶律铸对粮库官道,“若发现短斤少两或掺有劣粮,定要追究责任,绝不能让将士们吃劣质粮草。” 粮库官连连应诺,亲自上前抽查,确保每一袋粮草都符合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