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4章 珠衡汇合
    1024 章:珠衡汇合(至元四十六年夏那拉珠尔与李衡汇合探阿里不哥牧数拒配合详情)

    (至元四十六年夏六月初二?李衡驻营西侧开阔地 / 虎卫行军队伍 / 李衡军帐 / 阿里不哥马群藏点 / 乃蛮部协同区)

    那拉珠尔率虎卫队伍行至李衡驻营西侧的 “北滩牧场”—— 五十门虎蹲炮在开阔地列成阵形,玄色炮身泛着冷光,三千骑士勒马待命,巴图额尔敦手持 “汇合信物”(萧虎签发的枢密院文书),催马向驻营奔去。那拉珠尔勒住马,望着远处驻营的炊烟,心中清楚:此次汇合绝非简单的 “兵力汇合”,而是 “实务情报与军事情报的互补”—— 李衡团队驻守月余,掌握阿里不哥量牧实务的细节;虎卫虽携炮而来,却需精准的牧数、藏点信息,才能避免军事行动盲目。

    昨日巴图额尔敦带回的细作报告仍在案头:“阿里不哥马群分藏黑松林、鹰嘴崖、西坡秘境三地,细作仅数清西坡秘境马群约八千匹,其余两地被骑士严防,无法靠近。” 那拉珠尔对身旁的巴特尔道:“巴图探营仅得皮毛,阿里不哥定是隐瞒了牧数。李衡大人长期量牧,定有更详实的核查方法,比如牧民举报、马粪计数、部落马籍比对,这些都是咱们军事哨探做不到的。”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 —— 李衡率王墨、帖木格等核心成员,已迎出驻营,青色实务官袍在风中飘动,与虎卫的玄色皮甲形成鲜明对比。

    李衡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握住那拉珠尔的手,语气急切:“那将军可算来了!阿里不哥近日动作反常,不仅加固了黑松林的哨卡,还禁止部民靠近马群,咱们的量牧吏员三次被驱赶,连妥协派长老帖木儿都被他禁足了!” 他递上一份皱巴巴的 “量牧停滞报告”,上面用朱笔标注着 “五月二十至六月初一,仅清点马群一千二百匹,不足预计的十分之一”。那拉珠尔接过报告,指尖划过 “禁足长老” 的字样,眉头紧锁:“他这是要彻底切断咱们与部落的联系,掩盖真实牧数。咱们今日汇合,首要之事便是核清他的马群总数,若真如细作所言超过三万,其抗命的底气便在于此。”

    此时,帖木格(李衡团队的通事)补充道:“昨日有兀良哈部牧民偷偷来报,说阿里不哥的儿子带着十名亲信,从乃蛮部叛军那里运回了一批马料,足够万匹马来回消耗十日,这说明他藏的马群远不止咱们看到的数量。” 巴图额尔敦也道:“父亲,我探营时发现黑松林的马粪堆比上月多了三倍,按草原牧马的经验,每百匹马每日产马粪约五十斤,那些马粪至少对应两万匹马。” 两人的话印证了 “牧数虚高” 的猜测,也让汇合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 唯有实务与军事联手,才能穿透阿里不哥的隐瞒,掌握抗命的核心筹码。

    那拉珠尔拍了拍李衡的肩,目光坚定:“李大人,咱们今日汇合,便要将你的实务核查与我的军事部署结合起来。你提供牧数核查的方法与证据,我提供兵力保护与威慑,定要让阿里不哥的真实马群暴露在阳光下。若他真有三万余匹,便是公然违反‘宗藩牧马限额’,朝廷处置他便更有底气。” 李衡点头,递上一张 “马群分布草图”:“我已让文书整理了核查方案,咱们先入营细谈,帐内还有牧民的证词与部落马籍的副本,都是他拒不配合的铁证。” 两人并肩向驻营走去,虎卫与实务团队的士兵们互相致意,一场实务与军事协同的关键汇合,正式开启。

    李衡驻营内已忙得井然有序 —— 王墨带领文书们将 “阿里不哥抗命情报” 分类整理,分为 “牧数核查卷”“拒不配合卷”“部落动态卷” 三部分,每一卷都夹着实物证据:“牧数卷” 里有马群藏点的地形图、牧民手绘的马群规模示意图;“拒不配合卷” 里有被驱赶吏员的笔录、被扣押牧民的名单;“部落动态卷” 里有妥协派长老的密信、激进派骑士的活动记录。李衡亲自检查每一份证据,对王墨道:“把‘马粪计数表’放在最前面,这是最直观的证据,那将军懂草原牧马,一看便知虚实。”

    “马粪计数表” 是李衡团队的核心发现 —— 量牧吏员每日凌晨潜入阿里不哥马群附近的草场,收集马粪样本,按 “每匹成年马每日产粪约三斤” 的标准,结合马粪的新鲜度(是否有露水、是否结块),推算马群数量。表上清晰记录着:“五月二十五,黑松林马粪约一万五千斤,对应马群五千匹;五月三十,鹰嘴崖马粪约一万二千斤,对应马群四千匹;六月初一,西坡秘境马粪约一万八千斤,对应马群六千匹,另有三处小藏点马粪合计一万五斤,对应马群五千匹,总计约两万匹 —— 但牧民举报称‘阿里不哥还从乃蛮部叛军处接收了一万余匹’,实际牧数或超三万。” 李衡指着表上的数字道:“这些数据虽非精确值,却能证明他远超‘两万匹’的限额,那将军看了便知,阿里不哥一直在撒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那拉珠尔在虎卫队伍中做着汇合前的最后调整 —— 他下令炮队 “收起炮口,保持警戒姿态”,避免让李衡驻营的牧民看到炮队的威慑姿态而恐慌;让骑兵队 “分散驻扎在驻营外围的废弃草场”,只留百名精锐随他入营,既显尊重,又保安全。巴图额尔敦不解:“父亲,咱们带了三千虎卫,为何只带百人入营?” 那拉珠尔解释:“李大人的驻营以实务为主,人多易扰民生,且咱们是来协同,不是来施压。带百人足够保护咱们,也能让李大人的团队安心。” 他还让博罗检查 “军事情报文档”,将巴图探营的 “藏马点照片”(元代简易绘图)、阿里不哥哨卡分布等信息整理好,以便与李衡的实务情报比对。

    乃蛮部的向导也在此时发挥作用 —— 他带着十名牧民,将虎卫队伍引导至 “预设的骑兵驻扎区”,还向那拉珠尔汇报:“昨夜阿里不哥派了五十名骑士,在驻营东侧的小河边设了暗哨,像是在监视咱们的汇合。” 那拉珠尔立刻道:“你带五名牧民,悄悄去暗哨附近,观察他们的动向,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向导领命而去,那拉珠尔对巴特尔道:“看来阿里不哥已察觉咱们要汇合,定在暗中防备。咱们入营后,你要加强外围巡逻,别让他的人有机可乘。”

    巳时过半,双方的筹备均已就绪 —— 李衡在驻营门口等候,身后站着王墨、帖木格等核心成员;那拉珠尔带着巴图额尔敦、博罗等将领,率百名虎卫,骑马向驻营而来。阳光洒在草原上,驻营的炊烟与虎卫的旗帜相映,实务官的青色与士兵的玄色交织,一场承载着 “精准掌握抗命详情” 使命的汇合,即将在驻营内展开。

    李衡驻营的主帐内,毡毯铺地,案上摆着两杯热奶茶,袅袅热气中,那拉珠尔与李衡相对而坐,案上摊开着两份核心文档 —— 李衡的 “实务核查卷” 与那拉珠尔的 “军事情报卷”。王墨与博罗分坐两侧,巴图额尔敦、帖木格等成员侍立帐内,空气中虽有紧张,却更多是 “协同的默契”—— 两人虽各司其职,却都以 “平定抗命、推进量牧” 为目标,无需过多寒暄,便直入主题。

    李衡先递上 “马粪计数表” 与 “牧民证词”,道:“那将军,您看这份计数表 —— 咱们的吏员连续七日核查,推算出的马群约两万匹,但兀良哈部的老牧民巴图(此前被扣押者)偷偷告诉咱们,五月底阿里不哥的儿子从乃蛮部叛军处,用五十袋青稞换了一万二千匹壮马,现在藏在鹰嘴崖的深处,有百名骑士严防。如此算来,他的实际牧数至少三万二千匹,远超朝廷规定的两万匹限额。” 他还让帖木格带来巴图(牧民),老牧民跪在帐内,声音沙哑:“将军,俺亲眼看到那些马从乃蛮部运来,都是三岁的壮马,阿里不哥还说‘有了这些马,朝廷也奈何不了咱们’!”

    那拉珠尔接过计数表,仔细翻看,又看向老牧民,问道:“你能确定是一万二千匹吗?有什么记号?” 老牧民道:“俺数了运输的马队,一共十二队,每队一千匹,马身上都烙着乃蛮部的‘狼头印’,阿里不哥的人正在给马重新烙‘虎头印’,想掩盖来源。” 巴图额尔敦此时补充:“父亲,我探营时在鹰嘴崖下看到过这种‘虎头印’的马粪,当时以为是阿里不哥的原有马群,现在看来,便是从乃蛮部换来的。” 那拉珠尔点头,将巴图探营的 “鹰嘴崖藏马点绘图” 铺在案上:“你看,这里有一片隐蔽的山谷,正好能藏万匹马,之前咱们的细作没找到,多亏老牧民提醒。”

    接下来,李衡详细说明阿里不哥 “拒不配合的核心表现”:“一是拒绝量牧吏员入营,五月二十至今,咱们派了三批吏员,都被阿古拉的骑士用长矛驱赶,还砸了咱们的量天尺;二是威胁部落长老,帖木儿长老因偷偷提供马群信息,被阿里不哥禁足在主帐旁的小毡房,不准与外界接触;三是误导部民,他对外宣称‘朝廷量牧是要抢马’,让牧民不敢配合,甚至胁迫牧民去驻营外围闹事。” 他还递上 “量天尺受损照片”—— 绘图上的量天尺断成两截,旁边标注着 “五月二十五,被阿古拉用弯刀砍断”。

    那拉珠尔听完,脸色愈发凝重:“牧数超三万,还勾结叛军获取马匹,拒不配合量牧,这已是公然抗命!若不尽快处置,他恐会联合更多宗藩,形成更大的乱局。” 他与李衡对视一眼,很快达成核心共识:“第一步,联合核查牧数,由李衡派吏员引路,虎卫派骑兵保护,深入鹰嘴崖、黑松林等藏点,实地清点马群,获取精确数字;第二步,施压阿里不哥,以‘超限额、勾叛军’为据,要求他三日内科清马群,配合量牧,否则炮队将对准藏马点;第三步,争取部落支持,释放帖木儿长老,联合妥协派,瓦解阿里不哥的内部支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