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3章 珠尔严行
    1023 章:珠尔严行(至元四十六年夏那拉珠尔率虎卫行军严令禁踏草场掠财物)(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三十?蒙古故地驿路 / 乃蛮部草场 / 虎卫行军队伍 / 阿里不哥细作潜伏区 / 兀良哈部毡房区)

    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三十,晨曦穿透蒙古故地的薄雾,五十门虎蹲炮的车轮碾过驿路的碎石,发出沉稳的声响。那拉珠尔勒住马,目光扫过前方连绵的草场 —— 嫩绿的草叶上还挂着晨露,远处乃蛮部牧民的羊群已散布其间,像散落的白云。他想起昨日萧虎信使带来的叮嘱:“阿里不哥失民心,皆因践踏草场、掠夺财物,你率虎卫行军,需反其道而行,以纪律赢民心,民心固则行军稳。” 身旁的巴特尔也递上细作报告:“阿里不哥的骑士常驱马踏坏牧民草场,还抢过兀良哈部的奶酒,部民怨声载道。”

    那拉珠尔翻身下马,弯腰抚摸草场的草叶,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他对围拢过来的将领们道:“草原的根在草场,部民的命在财物。咱们若踏坏草场,牧民就没了牧马的地方;若掠夺财物,牧民就没了生计,他们只会把咱们当成跟阿里不哥一样的人,到时候谁还会帮咱们?援兵虽强,若失了民心,就是孤军,平定抗命难如登天。” 巴图额尔敦也上前一步,补充道:“父亲,昨日探营时,乃蛮部老牧民速不台说,去年阿里不哥的骑士踏坏他家草场,导致三匹老马饿死,他至今还记恨着。咱们若守纪律,定能让他真心归附。”

    此时,乃蛮部长老派来的向导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张 “草场分布图”,上面用蒙古文标注着 “牧民主要牧马区、禁踏草场、水源地”。向导指着图上的绿色区域道:“那将军,这些是咱们部民的‘活命草场’,现在正是草长得最好的时候,要是被马踏坏,冬天就没牧草了;那些黄色区域是废弃草场,可走车马。” 那拉珠尔接过地图,仔细看了看,对将领们道:“看到了吗?草场就是牧民的命。从今日起,全军严令:一、只走废弃草场与驿路,敢踏绿色草场者,鞭笞二十;二、禁向部民索要一粒青稞、一滴奶酒,敢掠夺财物者,立斩不赦!”

    将领们闻言,皆单膝跪地:“末将遵令!” 那拉珠尔扶起众人,又道:“我知道行军苦,粮草可能不足,但咱们的粮草从驿站调取,就算少吃一口,也不能动牧民的东西。巴特尔,你任行军纪律官,带二十名精锐,沿途巡查,发现违纪者,当场处置,不用禀报我!” 巴特尔躬身领命,接过那拉珠尔递来的 “纪律令牌”—— 令牌为铜制,刻着 “虎卫纪律” 四字,见令牌如见那拉珠尔本人。

    晨光渐亮,虎卫队伍已整理就绪,骑士们勒紧马缰绳,炮队调整车轮方向,避开前方的绿色草场。那拉珠尔翻身上马,拔出腰间弯刀,指向驿路前方:“出发!记住,咱们是朝廷的虎卫,是来平定抗命、安牧民的,不是来扰民的!谁坏了规矩,就是坏了朝廷的名声,我绝不轻饶!” 士兵们齐声呐喊:“遵令!” 马蹄声与炮车声再次响起,却避开了嫩绿的草场,朝着阿里不哥营地的方向行进,一场以纪律赢民心的行军,正式开启。

    虎卫行军队伍在驿路旁的废弃草场暂歇,那拉珠尔召集各级将领,细化行军纪律 —— 他深知,“严令” 若只停留在口头,难以落地,需将 “禁踏草场、禁掠财物” 细化为可执行、可监督的具体条款,再层层传达至每一名士兵,确保 “令行禁止,无一例外”。

    首先是 “禁踏草场” 的细化 —— 那拉珠尔指着向导带来的地图,对将领们道:“绿色区域为‘禁踏区’,哪怕是单匹马踏入,也算违纪;黄色废弃草场与驿路为‘可行区’,行军时需列‘单列纵队’,马与马之间保持五步距离,避免马蹄密集踩踏;炮队需走驿路中央,车轮不得压到路边的草芽。” 他还补充:“若遇狭窄路段,需派先锋提前清理碎石,拓宽路面,绝不能为图方便而绕进禁踏草场。” 博罗主动请缨:“末将愿带炮队先锋,提前勘察路线,确保炮车不踏草场。” 那拉珠尔点头:“好,就交给你,每走十里,派人回报路线情况。”

    其次是 “禁掠财物” 的明确 —— 那拉珠尔让文书拟写 “禁掠条款”,写明 “凡向部民索要奶酒、肉干、皮毛者,鞭笞三十;抢夺财物者,斩首示众;擅自进入牧民毡房者,杖责二十”。他还特别强调:“就算牧民主动赠送财物,也不能收!可婉言谢绝,说‘朝廷有令,不敢扰民’,若实在推辞不掉,需用等价的青稞或盐巴交换,绝不能白拿。” 巴图额尔敦问道:“父亲,若遇到牧民困难,比如丢了羊群,咱们能帮忙吗?” 那拉珠尔笑道:“当然能!帮牧民是积民心,与掠夺不同,不仅要帮,还要帮好,让他们知道咱们是来保护他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纪律传达需 “层层落实”—— 那拉珠尔要求将领们 “逐队传达”:先由统领传达给队正,队正再传达给每十名士兵的小队长,小队长最后对士兵逐一叮嘱,确保人人知晓。他还让文书将 “纪律条款” 抄录成小字条,每个士兵随身携带,方便随时查看。巴特尔作为纪律官,还带着二十名巡检兵,在队伍中来回巡查,随机抽查士兵:“你说说,踏了禁踏草场该受什么罚?” 一名年轻士兵立刻回答:“回大人,鞭笞二十!” 巴特尔满意点头:“记牢了,别犯!”

    为了让纪律更易执行,那拉珠尔还做了 “后勤调整”—— 将原本计划向沿途部落征调的 “三日粮草”,改为从驿站足额调取,提前送至各休息点;每个士兵的水囊都装满清水,避免因缺水而向牧民索要奶酒;甚至给炮队士兵配备 “草叉”,若炮车陷入泥地,用草叉清理,而非踩踏周边草场。向导见状,对那拉珠尔道:“那将军想得真周到,咱们部民要是知道,肯定会感激你们。”

    巳时过半,纪律细化与传达完毕,将领们返回各自队伍,向士兵们传达令文。那拉珠尔站在高处,看着士兵们认真聆听队正讲解条款,有的还在小声复述 “禁踏草场、禁掠财物”,心中稍定。他知道,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接下来的行军,才是对虎卫真正的考验。阳光洒在草场上,虎卫队伍再次出发,这次的行军路线,精准避开了所有禁踏草场,车轮与马蹄,只落在驿路与废弃草场上。

    虎卫队伍出发前的准备工作进入尾声 —— 博罗率炮队先锋已勘察完前方二十里的路线,回报 “驿路通畅,废弃草场足够宽阔,可容炮队通行”;后勤队已从驿站运来足额粮草,每袋青稞都标着 “虎卫专用”,颗粒饱满;纪律官巴特尔的巡检队也已配齐 “纪律令牌、鞭笞工具、记录簿”,随时准备处置违纪者。每一项准备,都围绕 “不踏草场、不掠财物” 展开,既保障行军效率,又坚守纪律底线。

    路线勘察是重中之重 —— 博罗带着十名先锋,骑着快马,沿着驿路与废弃草场前行,用红布条在关键岔路口做标记,注明 “此路通驿路,禁入左侧草场”。遇到一处狭窄的驿路段,旁边就是乃蛮部的 “春牧草场”,博罗立刻让人用带来的木板搭建 “临时通道”,木板铺在驿路边缘,拓宽路面,确保炮车能顺利通过,不压到草场。他还让先锋们 “标记水源地”—— 在驿路旁的小河边插上木牌,写明 “虎卫取水点”,避免士兵因随意找水而踏入草场。勘察完毕,博罗向那拉珠尔汇报:“前方二十里路线已清,无禁踏草场阻碍,炮车可放心通行。”

    粮草调配也格外细致 —— 后勤官将 “十日粮草” 按 “每日每人两斤青稞、半斤肉干” 的标准,分装成小袋,发给每一名士兵,避免因集中携带而向牧民借宿或征调。为了减少对沿途的干扰,后勤队还提前与驿站约定 “每十里一补给点”,在补给点备好清水与牧草,虎卫队伍只需在此短暂歇息,便可继续前行,无需进入牧民毡房区。后勤官还特意检查了粮草的质量,对发霉的青稞一律剔除,道:“士兵们吃的粮草不能差,不然行军没力气,也容易因饥饿而犯纪律。”

    士兵装备的检查也围绕纪律展开 —— 巴特尔带着巡检兵,逐一检查士兵的行囊,若发现 “布袋、绳索” 等可能用于掠夺财物的工具,一律没收,道:“咱们是来平定抗命的,不是来抢东西的,这些东西用不上!” 他还检查了士兵的皮靴,对鞋底有尖钉的,要求用麻布包裹,避免行军时踩坏草芽。一名士兵不解:“大人,皮靴钉尖是为了防滑,包起来会摔跤的。” 巴特尔耐心解释:“摔跤事小,踏坏草场事大,咱们可以走慢些,总能避开滑路段。” 士兵们虽觉得麻烦,却也乖乖照做。

    最后是 “应急方案” 的制定 —— 那拉珠尔与将领们商议,若遇 “暴雨冲毁驿路”,需临时绕行,必须派先锋提前与沿途部落沟通,征得同意后才能走指定草场,绝不能擅自闯入;若遇 “士兵生病”,需在驿路旁的废弃草场扎临时营帐,派医官诊治,不得借宿牧民毡房。巴图额尔敦还提议:“咱们可以派人与沿途牧民提前沟通,说清咱们的纪律,让他们放心,也能减少误会。” 那拉珠尔采纳:“好,就派帖木格(此前派往脱脱部的使者)带着乃蛮部的信物,提前告知兀良哈部、合丹部的牧民,咱们是朝廷的虎卫,只平抗命,不扰民生。”

    午时三刻,所有准备就绪,那拉珠尔下令:“出发!” 虎卫队伍按 “骑兵前锋 - 炮队 - 后勤队 - 骑兵后卫” 的序列,沿着驿路与废弃草场缓缓前行。博罗率炮队先锋在前方引路,巴特尔的巡检队在队伍两侧巡查,巴图额尔敦则带着十名骑兵,在队伍前方与牧民沟通,整个行军队伍井然有序,没有一匹马踏入禁踏草场,没有一名士兵靠近牧民毡房,尽显虎卫的纪律与风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