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1集:文旅版图的裂痕
    林野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晨光漫过城市天际线时,手机震动了两下。是青崖山景区负责人发来的照片:护林员老李正蹲在观景台边缘,用抹布细细擦拭嵌在栏杆上的温度计——那是他们为观测云海特意安装的设备,此刻屏幕上显示着"湿度82%,日出概率75%"。

    "林总,这是老李每天凌晨五点的活儿。"附带着的语音里,负责人的声音带着山里的晨雾湿气,"他说今天的云准能成景,让我问问直播团队要不要提前上山。"

    林野指尖在屏幕上摩挲着照片里老李皴裂的手背,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来青崖山考察,正是这个沉默的中年人背着他蹚过没过膝盖的溪流。那时这里还是片荒坡,如今的玻璃栈道就架在当年他们歇脚的那块大青石上方。

    "告诉老李,半小时后直播团队就到。"他回完消息,转身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小陈,备车去青崖山。"

    一、直播间里的真相

    青崖山的晨光总比城市晚到一个小时。当林野踩着露水走到山腰时,张姐的直播已经开始了。三脚架支在游客中心门口的老槐树下,镜头正对着保温桶里翻滚的姜茶,蒸腾的热气在镜头前氤氲成一片白雾。

    "家人们看这姜块,都是后山农户自己种的小黄姜。"张姐举着勺子舀起一块,"我们每天凌晨四点熬上,游客来的时候正好喝到温热的。星途的99元套餐里可没有这个——不是说他们不好,只是想告诉大家,贵有贵的道理。"

    弹幕里突然炸开一片质疑:"这姜茶能值几百块?资本家又开始pua了刚从星途的团回来,除了没姜茶其他都一样"。

    林野对着张姐比了个手势,示意她切换镜头。无人机应声升空,镜头从老槐树扶摇直上,掠过缠绕着晨雾的石阶,最终停在玻璃栈道尽头的观日台——那里已经站着几个穿冲锋衣的游客,正举着相机等待日出。

    "看到观日台最前排的红色遮阳棚了吗?"张姐的声音带着笑意,"那是我们给住山顶民宿的客人留的专属区域。昨天星途的游客只能站在栈道入口拍,镜头里全是人头。"

    林野悄悄走到直播车旁,听着对讲机里传来老周的声音:"洱海营地的直播数据出来了,半小时涨了两千粉,有人问怎么预定专业摄影设备。"他刚要回话,裤脚忽然被什么拽了一下。

    低头看见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举着块没吃完的青稞饼:"叔叔,那个阿姨说你是老板?"清晨的阳光穿过她发梢,在饼上投下细碎的金斑。

    "是啊。"林野蹲下身,"你觉得这里好玩吗?"

    "比游乐园好玩!"小姑娘立刻点头,"昨晚我在营地看到了北斗七星,老师还让我摸了望远镜。"她忽然压低声音,"我妈妈说本来想报便宜的团,是爸爸说'要去就去最好的'。"

    张姐的镜头不知何时转了过来,恰好拍下这幕。弹幕里的风向渐渐变了:"这小朋友眼睛里有光突然想起上次去景区被导游催着赶路的经历专属观日台听起来不错,周末去试试"。

    林野朝张姐递了个眼神,起身往山深处走。路过山间食堂时,闻到一股浓郁的鸡汤香——大师傅正把刚炖好的土鸡汤倒进保温桶,旁边码着一排粗瓷碗,每个碗底都印着青崖山的轮廓。

    "林总来得巧,刚出锅的。"大师傅笑着掀开另一口锅,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玉米饼,"今早摘的嫩玉米磨的面,您尝尝?"

    林野拿起一个咬了口,清甜的玉米香混着炭火的焦香在舌尖散开。他忽然想起星途套餐里的餐食——昨晚看他们的直播,是用塑料袋装的盒饭,米饭上盖着寡淡的炒青菜。

    "让张姐来拍这个。"他对跟来的小陈说,"告诉游客,我们的餐费不是花在包装上。"

    二、暗战里的微光

    下午三点,林野在青崖山的临时办公室翻看着后台数据。体验式直播的观看量已经突破五十万,新上架的"四季通票"售出了三百多张,其中有八十多张是星途直播间的用户跨平台下的单。

    "林总,星途那边有动作了。"小王拿着平板闯进来,屏幕上是星途创始人正在直播,背景是青崖山门口的停车场,"他说要带粉丝'实地对比',还说我们的通票是'智商税'。"

    林野点开直播画面时,正听到对方举着话筒喊:"家人们看好了,这就是他们说的专属观日台——其实就是块圈起来的水泥地!999元看块水泥地,你们觉得值吗?"镜头扫过空荡荡的观日台,阳光刺眼,确实看不出什么特别。

    "别急。"林野按住要去理论的小王,"让景区把昨晚的云海视频发过来,现在就剪辑。"

    半小时后,张姐的直播间突然切到一段延时摄影:墨蓝色的夜空里,云海像浪潮般漫过山峦,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观日台的红色遮阳棚下,有人举起手比出剪刀手,剪影在金光里像幅画。

    "家人们看清楚了吗?"张姐的声音适时响起,"这是昨晚的实景。星途的创始人现在去,当然只能看到水泥地——因为最美的风景,要等对的时间,还要有愿意陪你等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弹幕瞬间沸腾:"这才是我想看的!原来不是随时都有云海啊已买通票,蹲一个好天气"。林野看着后台跳动的订单数,忽然想起三年前卖二手车时,总有人问"为什么同样的车你家贵五千",他的回答永远是"我给你换了全新的刹车片,你看不见,但管用"。

    这时老周的电话打了进来,背景里有海浪声:"林总,星途的人来洱海营地了,说要体验我们的星空讲座。"

    "让他们来。"林野走到窗边,看着山脚下蜿蜒的公路,"让天文馆的老师正常讲,把望远镜都摆出来,最好让他们也拍段视频。"

    挂了电话,发现小陈正对着一份报表发愁:"财务部说,如果通票销量达不到预期,下季度的护林员工资可能要延后发放。"报表上用红笔圈着护林员的人数——整整二十三人,都是附近的村民。

    林野想起老李擦拭温度计的样子,拿起笔在报表边缘写:"从我的分红里预支。"他忽然想起什么,"通知下去,所有员工家属来玩,免门票,但必须写体验报告——越具体越好。"

    傍晚时分,青崖山的直播接近尾声。张姐举着镜头走进山间食堂,拍到几个穿星途工作服的年轻人正埋头喝汤。其中一个抬头看见镜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你们的鸡汤确实比盒饭强。"

    张姐笑着递过一个玉米饼:"欢迎常来,下次可以试试我们的员工价。"

    林野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这幕,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老父亲发来的照片:老家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结果了,红彤彤的挂满枝头。"记得你小时候总说,甜石榴和酸石榴,光看皮看不出来。"附言里的这句话,让他忽然握紧了手机。

    三、裂痕里的新芽

    深夜十二点,林野的车驶回市区。路过公司大楼时,发现营销部的灯还亮着——小王正带着团队剪辑今天的直播集锦,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小姑娘说"看到北斗七星"的画面。

    "林总!"小王兴奋地指着后台数据,"通票销量破千了!有个客户备注说'带父母去看云海,贵点也值'。"

    林野看着那条备注,忽然想起母亲总说"出去旅游就是遭罪",去年带她去洱海时,老太太却对着星空掉了眼泪——那是她这辈子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星星。

    "把这条备注打在公屏上。"他对小王说,"再做个'带爸妈看世界'的专题,给50岁以上游客免景区内交通费。"

    这时张姐拿着份文件进来,是星途刚刚发布的新套餐:"他们加了'可选鸡汤套餐',加价50元。"文件上的配图明显是盗用的山间食堂照片,连粗瓷碗上的青崖山轮廓都没修掉。

    "随他们去。"林野翻开另一份报表,是青崖山的环保数据——这个月的垃圾分类准确率比上月提高了18%,得益于他们在每个垃圾桶旁安排了引导员。"明天让摄影组去拍引导员的工作日常,就拍那个总带着糖的李阿姨。"

    李阿姨是山下村的贫困户,儿子在外地打工,她每天揣着水果糖在垃圾桶旁守着,遇到乱扔垃圾的游客就递颗糖:"姑娘,纸壳子扔蓝桶里,回头能换钱给娃买笔。"

    凌晨一点,办公室只剩下林野一人。他翻开笔记本,三年前的跨界决定旁写着一行小字:"做别人不愿做的细节,赚该赚的钱。"此刻他在下面补了一句:"让游客觉得,风景和人心,都值得。"

    手机提示音再次响起,是气象局发来的暴雨预警——未来三天青崖山有大到暴雨。林野立刻拨通景区负责人的电话:"通知所有预定周末行程的游客,免费改期,另外送一次星空营地体验。"

    "那损失..."负责人犹豫着。

    "损失记在我账上。"林野看着窗外的雨丝开始飘落,"我们卖的不只是门票,是安心。"

    挂了电话,他忽然想去看看老李。于是驱车再次驶向青崖山,山路在雨夜里泛着水光,远远看见观景台的灯还亮着——老李正披着雨衣,在栏杆上加装防滑垫。

    "林总?"老李看到车灯,直起腰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您咋又来了?"

    "来看看您。"林野下车递过保温杯,"刚泡的姜茶。"

    老李接过杯子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灯光:"我把观日台的排水口都通了,明天雨停了,云海肯定更壮观。"

    雨幕里,远处的城市灯火像散落的星子。林野忽然明白,所谓商业版图的裂痕,或许正是新芽生长的地方——就像这青崖山的泥土,总要经过几场暴雨冲刷,才能长出最坚韧的草木。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收到张姐发来的消息:"有个星途的老客户转来我们这儿了,说'你们连暴雨都替游客想到了,这点钱花得踏实'。"

    林野望着逐渐亮起来的山景,在心里轻轻说了句:"爸,你说得对,甜石榴和酸石榴,尝过才知道。"雨停后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在玻璃栈道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极了他刚入行时,卖出第一辆二手车那天,客户脸上的笑容。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