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7章 你们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旧屋老舍换新春,老泪纵横教书人,杭州老哥是学长,十八阿妹同窗人。

    火车呼哧呼哧进站了,坐火车的旅客忙乱起来,火车车厢的大喇叭响起了,报着佳木斯火车站,第几次列车进站了,请即将下车的旅客,携带好自己的行李和物品,看看衣服挂上,行李架上,有没有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遗漏了自己携带的物品,以免耽误了您的旅程。

    播音员清脆响亮的声音,提示着各位。要下车的旅客有的紧的收拾自己 东西,有的早已收拾好,正提着自己的包裹准备下车。更有快的已经涌向火车的过道。即使那些不下车的,也忙着通过车窗向外了望,欣赏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准备好了自己的麻袋行李,随着下车人群向前移动着,眼睛,通过车窗向外眺望着,我的心激动不已,我心想昨天是边塞农民,今天,我就要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当学生了。

    我走下火车了,我一只手拎着麻袋行李,一手拄着棍子。向前快步走走,离开火车,走到空闲地,先站站,定定眼神,看看大家都往哪走。随后,扛起行李,随着人群,向着火车站出站口大门走去。

    我出站了。从那大铁门出来,走到站外了,放下行李,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回可算到站了。我又向前走走,找个适当的位置,站着向前观看,前面人群里各种接站的人。接站的人很多,有喊的,有举牌的。

    我在人群中仔细搜寻着,希望能看到来接我的人。嗨,在那西北角,有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举着牌子,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扛着麻袋行李,拄着棍子,快步走去。在我走的接近时,我快速的撂下行李,提着行李,朝着那三个人走去。这三个人看着我向着他们走来,似乎意识到我就是他们要接的人,好聪明啊,他们三个便急忙来迎接我了,跑在前面是两个男同学,远远的就喊着问上了,我们是师范学校接站的,你是不是抚远来的马家军同学。“是,是是是。”我激动的扔掉拄的棍子,拎着行李一瘸一拐地往前跑。跑上前去,就握手。我握着手就说谢谢你们了,谢谢同学了。你是?

    “我叫张阳,他是董琳,旁边带队的是一位女的,看上去,非常沉稳,头是那样的齐发,既无发卡,也无头绳;身着蓝色小开衫,黑裤子,脚穿一双黑色圆口自作布鞋;岁数也比我们大许多。她来接我说,家军同学,一路辛苦啦。我们接站,接你三天了,这回可算接到你了。”我说,我们那交通非常不好,我们抚远县客运站的客车远途不通。要坐船,现在大江还没开。最后我选择坐68团的,坐68团的,人家还不愿卖给咱地方的票。我买这票,还是托他们兵团人去给买的呢。买,去了两天才买到。买到的车票,只能坐到建三江。坐到建三江就天黑了,我还得在那旅馆住一宿呢。

    “哦,是这种情况。”

    带队的说话非常和蔼,“家军同学很辛苦,快,张阳,董琳,你们俩,给家军抬着行李。

    “不用不用。我拿,我能拿。”我说着,我的行李就叫两位同学给拿起来了。

    我很不好意思,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给你们添麻烦了。”“没事的,咱们都是同学。”张阳和董琳喊着说。

    我们离开火车站,我们向学校走去,给我抬行的二位同学走在前面,我和带队的走在后面。我很想了解这位带队的是学校的什么老师。我说,老师你贵姓?她说我不是老师,咱们是同学。我很惊讶,我情不自禁的啊了一声,我又你仔细打量一下这位带队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说咱是同学?张阳回头说,家军,她是咱班长。咱胡班长。我说是吗?

    我们一会走到学校了。我们走进了校园,校园里学生们来来往往,干啥的都有,有玩排球的,有观看的,有散步的,我们班的同学,看到班长领着张阳董琳,把我接回来了,都热情地打招呼,班长,接到家军了?班长说接到了。问班长的同学,问完班长,都主动和我挥手,我也向他们挥挥手。在那一刻,我感觉到校园的氛围,同学的感情。觉得非常亲切。

    班长给我送到男生宿舍,告诉张阳,叫宿舍长,给我安排住宿。一会,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同学,给我安排住的位置。宿舍住的是两层大板铺,舍长问我恐高不?我说不恐高,舍长说,那就给你安排上铺,我说,你千万别安排我开飞机,没开过。同学们都笑,说家军同学真幽默。

    宿舍。我的住宿位置安排好了,舍长,张阳,董琳,都帮着我搬行李,放东西。宿舍里的同学都很友善,一会,我的住宿都安排妥当了。

    我站在宿舍窗前,看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学习,开启我在这座城市的新生活。

    一会,班长,又来喊我,叫我到教室去,说叫我和同学见见面,给我安排座位。

    我跟着班长来到教室,教室里的同学一下子都把目光投了过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班长笑着拍拍手,说道:“同学们,这就是咱们班从抚远来的马家军同学。”大家鼓起掌来,我有些羞涩,笑了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班长开始给我安排座位,我坐在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后,旁边的同学就热情地和我搭话,询问我抚远的情况。我兴致勃勃地给他们讲着抚远的风土人情,讲着那里的大江和农田。

    这时,老师走了进来,开始给我们讲起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习安排。我听得格外认真,心中满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

    下课后,同学们拉着我去校园里逛,给我介绍着学校的各个角落。看着这充满活力的校园和友善的同学,我知道,我在这座城市的新生活,真的开始了,我要在这里努力耕耘,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

    下午了,大家都在教室里坐着呢,班长,副班长进屋了,班长站在前面说我给大家讲点事啊?说讲什么事呢?

    说刚才教务处把我和副班长都找去了,找去了,给我们谈了几个事情,大致上是讲了三件事,教务处要求我和副班长回来给同学们说一下,叫同学们对学校目前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班级,班级的同学们来安排班级的工作,学习,和同学们的生活。

    第一件事情,就是学校目前的状况,目前的情况是边开学边筹措,边筹集啊。学校说了,同学们来报到上学了,到这来了,一看,觉得怎么这个样啊,不像想象那个样啊?楼台楼阁的呀?教室的桌椅都是旧的,黑板都是才挂的,教室也没粉刷,窗户玻璃也没擦。宿舍里也没个床,睡的板铺还是现搭的,甚至还没有家里的好呢?看食堂,好像才开张似的?这个学校我给同学们说一下,实际上情况就是这样。学校说了,这里的教室有很多年都没用了,有的是做了仓库,有的是借个一些单位干其他事了。这给同学们当教室,还是去年年底了,国家要举行全国青年高考了,上级才通知准备教室,把原来的师范学校也提格了,师范学校是四九年成立的,一直持续到去年,今年咱们入学了,国家批准,改成师范专科学校了。学校说,这是头一年,还叫咱们在桌的这些同学赶上了,咱们多幸运吧?我问大家感没感觉到幸运 啊?

    班长一问,同学们都喊幸运。副班长说,幸运,我都感觉到幸运啊呀,刚才,我和班长去教务处,那张主任,都说了,咱们这些人是时代的幸运儿。我都三十七了,六六年下乡到现在,今年还有机会坐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呀,三十七了?我十八,比我们大一倍还多呢?”

    “对呀,要不怎么叫师哥呢?师哥师哥,就得大一倍多。”副班长一说,逗得大家都笑了。

    “哎,哎,同学们,一会呀,咱们同学再认识啊,我还接着说呀,学校说了,还有学校的师资力量,有的老师聘请到了,有的还需要做工作,比如,咱学校要找一个古代文学老师,其本人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因为在什么运动中,说了几句话,就给打倒了,一直下放到乡下劳动改造,咱咱的工作人员去找他的时候,他还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开拖拉机呢,就是这样,他还没有忘记报答国家之心呢。那今天就叫他来当老师,教咱们,他的脑子也得转过弯来呀?得给他点时间啊?这是学校教我给大家要解释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同学们的学习,学习的教材,或者叫学习方式。教务处说了,咱们师专讲授的课程和大学本科所讲的课程是基本一致的。叫同学们从思想上有个准备:所开学科:有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等学科。大致得十八门课程。

    这些学科,现在给同学们说的目的,是告诉咱们学校现在都没有教材,老师来讲课,拿讲义,同学们听课时要多做笔记。必要的时候,班级叫哪位同学,给刻点钢板,印点讲义。但有一点,相信,国家既然要恢复高考了,那国家一定会安排有关部门今早地编辑出各类教育的教材来。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讲课都是大课,一节课是九十分钟,平时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都 得靠自己完成。班级的事物,班级自己去管理。

    班长讲完了,同学们心里明白了。班长接着说道,“第三件事,就是学校的生活安排。学校食堂目前还在完善,饭菜种类可能不多,但会尽力保证大家吃饱。住宿方面,宿舍条件有限,希望大家互相理解、互相照顾。”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这时,有同学举手问道:“那我们的课余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班长笑了笑说:“学校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可以组织读书小组、文学社团。虽然现在条件艰苦,但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余生活。”

    我听着班长的话,心中越发坚定了在这里好好学习的决心。即便学校各方面都还不完善,但能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实在难得。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知识,不辜负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幸运。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能在这里收获满满的成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