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38章 鬼差迷途
    古时候,阴曹地府有个叫李老黑的鬼差,当差已近百年,平日里负责勾取将死之人的魂魄。这李老黑生前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死后凭着认路的本事在地府谋了这份差事,百年来从未出过差错。

    这年腊月二十三,人间正值小年,地府公文却格外繁多。判官扔给李老黑一沓勾魂令,催促道:“老黑,今日寿数已尽者共三十九人,遍布邻省三县,速去速回,莫误了时辰。”

    李老黑接过勾魂令,粗粗一看,最远的在七十里外的黑山村,须得翻过两座山。他掐指一算,若脚程快些,天明前应当能赶回。于是不敢耽搁,收拾好勾魂索和引魂灯便上路了。

    前几个都颇为顺利,不到两个时辰,三十八个魂魄已收齐,装在引魂灯内呜呜作响。只剩最后黑山村一个叫赵王氏的老妇。

    此时已近子时,北风刮得正紧,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李老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路上行走,心中暗自叫苦。这黑山村地处偏僻,他百年来只去过两三回,眼下大雪封山,更是难辨方向。

    走着走着,李老黑发觉自己竟迷了路,绕了半个时辰仍回到原处。正焦急时,忽见山坳处有微弱灯光闪烁,心中一喜,赶忙上前叩门。

    开门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农妇,面容慈祥,见李老黑浑身积雪,忙道:“老先生快请进,这大冷天的,怎还在外行走?”

    李老黑作揖道:“老夫赶路迷了方向,想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农妇笑道:“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寒舍简陋,老先生不嫌弃就好。”说着便引李老黑进屋,又端来热汤热饭。

    屋中陈设简单却整洁,泥炉烧得正旺,墙上挂着一幅褪色的送子观音图。农妇边盛饭边道:“老身姓王,夫家姓赵。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姓李,行路的。”李老黑含糊应道,心中却是一惊:这农妇自称赵王氏,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再细看勾魂令上的生辰八字,分毫不差!

    按规矩,鬼差若借宿将死之人之家,需立即勾魂,不可延误。但李老黑见这农妇孤身一人,又待人热情,实在不忍立刻下手,心想横竖离天明还有两个时辰,稍歇片刻再动手不迟。

    农妇见李老黑面露疲色,便道:“李老先生想必累了,东厢有间空房,虽简陋却干净,您若不嫌弃就在那歇息吧。”

    李老黑谢过,随她来到东厢房。农妇抱来崭新被褥,又道:“今夜小年,老身包了些饺子,明日一早煮与老先生吃。”

    李老黑心中越发不忍,只盼这雪再大些,路再难行些,好多拖些时辰。但转念一想,阴司律法森严,若误了时辰,自己必受重罚。犹豫间,疲惫袭来,竟沉沉睡去。

    这一睡就睡过了时辰。等李老黑惊醒,窗外已透亮,雪也停了。他暗叫不好,忙取出勾魂索,却听屋外传来农妇哼着小调的声音,灶间飘来阵阵香气。

    李老黑推门而出,见桌上已摆好热腾腾的饺子。农妇笑道:“老先生醒得正好,饺子刚出锅,快趁热吃。”

    “这”李老黑一时不知所措。按律,鬼差若错过勾魂时辰,需立即回地府禀报,不得再行勾魂。但他若空手回去,必受重罚;若强行勾魂,又于心何忍?

    农妇见李老黑面色犹豫,关切道:“老先生可是有什么难处?但说无妨,能帮的老身一定帮。”

    李老黑长叹一声,终究狠不下心,只道:“多谢款待,老夫还需赶路,就此别过。”说罢匆匆离去,走出老远回头望去,仍见农妇站在门前目送。

    回到地府,判官清点魂魄,发现少了一人,顿时大怒:“李老黑!你当差百年,竟犯此大错!可知后果?”

    李老黑跪地求饶:“大人恕罪,实在是雪大迷路,误了时辰”

    判官冷笑:“休得狡辩!来人,将李老黑押入孽镜台,照看后果!”

    二鬼差押着李老黑来到孽镜台前。镜中显现的,正是那农妇家中情形。

    原来那赵王氏本应在那夜子时寿终,因李老黑未勾其魂,多活了几个时辰。镜中显示,次日清晨,赵王氏的独子从县城赶回,竟赶上了见母亲最后一面。

    那儿子在县城做学徒,本不知母亲病危。恰巧师傅前夜梦到亡父托梦,说家中老母将逝,才破例准他回家探望。若按原定时辰,他赶到时只能见到母亲冰冷的尸身。

    镜中又现:赵王氏临终前将藏于墙中的银两位置告知儿子,又嘱咐他娶邻村张姑娘为妻——那姑娘竟是他暗中倾心已久却不敢开口的。最后,老妇安然闭目,嘴角带笑。

    判官见状更怒:“好个李老黑!你不仅误职,更扰乱阴阳!若非你迷路借宿,那农妇本应孤零零死去,其子亦不知银两所在,娶不到心仪之人。如今倒好,因你一时心软,改了他二人命运!”

    李老黑辩道:“大人,那农妇善良热情,款待于我,我实在于心不忍”

    “住口!”判官拍案而起,“阴司律法岂容儿戏!来人,将李老黑打入轮回井,永世不得投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当鬼差要押走李老黑时,忽听殿外传来声音:“且慢!”

    但见阎王爷踱步而来,查看孽镜台景象后,沉吟片刻道:“李老黑虽违律法,却出于善心。那农妇因行善得以与子诀别,其子得母遗言,能续良缘,亦是善果。依本王看,不如罚李老黑在人间做百年孤魂,专助迷路之人,将功补过。”

    判官急道:“王爷,此例一开,恐后效尤啊!”

    阎王捋须道:“阴司律法虽严,却非不近人情。李老黑百年当差从未出错,此次亦是天气恶劣所致。况且”阎王指向镜中,“那农妇生前常行善事,本应有此善终,或许是生死簿记载有误,才定了子时之期。”

    判官查阅生死簿,果然发现一处涂改痕迹,似是墨点污了时辰。原定当是辰时而非子时!

    阎王道:“看来是天意如此。李老黑,现免你重罚,但仍需受惩。罚你在人间做十年引路魂,专助雪夜迷路之人,你可心服?”

    李老黑叩首:“谢王爷恩典!”

    此后十年,黑山一带常有传说:雪夜迷路之人,会遇一黑衣老者指引方向,护其周全。人们都说,那是山中的引路神。

    而赵家儿子用母亲留下的银两娶了张姑娘,夫妻和睦,生意兴隆。每年小年,他们都会多摆一副碗筷,祭奠那位曾在雪夜借宿的神秘老人。

    十年后,李老黑重返地府,阎王爷念其功德,升他为巡路使者,专司督查鬼差行程。从此,阴差勾魂迷路之事,再少发生。

    有时,严法之外,亦需人情。行善者,终有善报,阴阳皆然。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