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7章 王炸,炸自己手里了?
    孟远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里的迷茫和焦灼一扫而空。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说到底,牌桌上的规矩是别人定的,想赢,就得自己手里有王炸。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研发中心。

    “通知下去,‘火种计划’,所有项目,全部提速!”

    “钱不够我来批,人不够我来找!”

    “我只要一个结果!”

    反倾销?治标不治本。

    公司真正的活路,在那间戒备森严的实验室里。

    在那个叫“磷酸铁锂”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王炸上。

    这一次,他要自己做庄家!

    理想是法拉利,现实是手扶拖拉机。

    有时候,这拖拉机还会当场爆炸

    孟远推开中试车间沉重的铁门时,一股子焦糊味,混杂着化学试剂的酸味,直冲鼻腔。

    偌大的车间里,气氛压抑得像口高压锅。

    几个年轻的研究员,灰头土脸地靠在设备边上,眼神发直。

    实验室的“天才”,苏教授,此刻正捏着一小撮黑色的粉末,手微微发抖,满眼血丝。

    那身干净的白大褂,也不知道在哪蹭得,胸口一片油污。

    “小孟……”

    苏教授看见孟远,嘴唇动了动,脸上第一次露出,近乎溃败的神情。

    “又失败了?”

    孟远走到测试台前,看了一眼屏幕上,那条跌得像瀑布一样的容量衰减曲线,心里一沉。

    “不是失败,”

    苏教授苦笑一声,把手里的黑色粉末往料盘里一撒,

    “是惨败!”

    他指着那盘黑乎乎的玩意儿,声音嘶哑:

    “这东西,比大户人家的小姐还娇贵!原料里但凡有点杂质,它就当场报废!”

    “在实验室,我们用的是进口分析纯试剂,一克几百块,当然没问题!”

    “可一上工业原料,成本是下来了,性能也跟着一起跳崖了!”

    一个年轻研究员忍不住插嘴,声音里带着哭腔:

    “还有那个碳包覆!苏老说,就像要给一卡车的沙子,每颗沙粒都均匀地刷上一层油漆,不能厚不能薄,还得保证每颗都刷到……这活儿,神仙也干不来啊!”

    苏教授重重一拍桌子:

    “还有烧结!这玩意儿得在纯氢气里烧,炉子里不能有半点氧气,跟防贼一样!”

    “稍微漏点风,一炉子的料,瞬间从‘宝贝’变成一文不值的‘铁锈’!”

    老教授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疲惫,

    “实验室的‘克’,和生产线的‘公斤’,隔着一道天堑!咱们……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周围一片死寂。

    当初的豪情壮志,被这堆黑色的粉末,砸得粉碎。

    八千万投资的一半,砸下去,听不见一声响。

    王炸,还没等扔出去,先在自己手里炸膛了。

    孟远推门进去,将一杯热茶放到老教授手边。

    “苏老,不能再这么硬熬了。”

    苏振华摘下老花镜,捏着眉心,满脸疲惫:“小孟,是我没用,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不是您没用。”

    孟远摇摇头,“是咱们的路子,可能从一开始就走窄了。”

    “咱们关起门来,想自己捅破天。可万一天上早就有人开好了门呢?”

    苏教授猛地抬起头。

    “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蹦得快。”

    孟远敲了敲桌子,做出决定,

    “从今天起,咱们兵分两路。您带团队,继续优化现有工艺,保住基本盘。另一路,我来走。”

    “走出去,去海外,把全世界最聪明的脑袋,都拉到咱们的船上来!”

    接下来的几周,孟远动用了从省里到“国家队”的所有人脉。

    一张无形的大网,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小城,撒向了全世界。

    目标只有一个:寻找在电池材料领域,特别是磷酸铁锂方向,最顶尖的海外华人专家。

    终于,半个月后的一天深夜,钱敏抱着一台吱吱作响的传真机,敲开了孟远的办公室门。

    “孟总,美国猎头公司发来的!a级目标!”

    一张简历,从传真机里缓缓吐出。

    孟远只看了一眼,呼吸就停住了。

    张华。

    男,三十五岁。

    清华本科,麻省理工博士。

    导师是诺奖级别的泰斗。

    现就职于美国阿贡国家能源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研究方向:磷酸铁锂。

    近三年,在科学自然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五篇!

    金光闪闪的履历下面,还有猎头附上的一段备注:

    “目标人物有强烈的归国意向,但对国内平台要求极高。他曾对人言:我缺的不是钱,是一个能让我施展手脚的战场。”

    “战场……就是他了!”

    “钱敏,订最快飞芝加哥的机票!把苏老那份《技术难题报告》也带上!”

    两天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孟远和钱敏站在一栋戒备森严的大楼外,像两个误入科学圣地的游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没走正门,而是通过猎头牵线,在实验室一个不起眼的侧门咖啡厅里,等到了张华。

    格子衬衫,深度近视镜,头发微乱,典型的技术宅。

    张华坐下后,礼貌性地点了点头,开门见山:

    “孟先生,你们的资料我看了。很佩服你们的魄力,但恕我直言,国内目前,恐怕还没有能支撑起这个级别研发的公司。”

    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疏离。

    孟远笑了笑,没反驳。

    他也没谈钱,没谈别墅跑车,更没谈股权。

    只是把那份厚厚的,由苏教授亲笔整理,凝聚了整个团队无数个日夜心血的《技术难题报告》,轻轻推了过去。

    “张博士,我今天不是来跟您谈待遇的。”

    孟远看着他,目光无比真诚。

    “我是代表一支在国内技术无人区里,快要弹尽粮绝的队伍,来向您‘求救’的。”

    “求救?”

    张华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

    他拿起报告,随意地翻开。

    可只看了第一页,他的表情就变了。

    那份随意,瞬间凝固。

    “高固含量浆料体系下的,纳米颗粒团聚问题?”

    他眉头微皱,继续往下翻。

    “大型管式炉内的还原性气氛梯度控制?”

    他的手指,开始下意识地在桌上敲击。

    当他看到最后一页,看到实验数据和失败分析时,他的呼吸,已经变得有些急促。

    他猛地合上报告,抬起头,眼里充满一种棋逢对手的震惊和炙热!

    “这……这些问题!”张华的声音都有些变调,

    “你们……你们居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喜欢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请大家收藏:()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