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16章 温馨的早晨
    翌日,农历正月初七,清晨。

    晨曦微露,冬日的阳光带着清冷的金色,穿透四合院高耸的院墙和覆着薄霜的瓦檐,斜斜地洒进东侧院一个极其宽敞明亮的空间,这是杨简家厨房。

    这里并非传统格局的厨房,而是融合了顶级现代科技与古朴东方韵味的开放式餐厨区域。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将院中的景致——嶙峋的太湖石、结了薄冰的锦鲤池、几株姿态遒劲的老松——框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杨简穿着舒适的深灰色羊绒家居服,赤脚踩在温润细腻的柚木地板上。他比平时起得早了许多,长途飞行的时差和内心的安宁让他只睡了几个小时便精神奕奕。

    巨大的厨房案台由整块切割、纹理如山水画般的意大利洞石打造,光滑冰凉。

    此刻,上面正有序地摆放着新鲜的食材:带着露水的有机蔬菜、空运来的顶级牛肉、京郊农场刚送到的鸡蛋和牛奶。

    以前的杨简喜欢亲自去菜市场买菜,那能让他感受到更多的烟火气息,只不过忙起来了,他也会展现他首富的奢华。

    杨简的动作熟练而从容,这一刻他不是什么全球首富,也不是享誉全球的大导演,而是他妻子的老公,孩子的爸爸,偌大空间也只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寻常厨房。

    灶具无声地燃烧着蓝色火焰,上面一口铜锅正小火慢煨着小米粥,米油被熬得浓稠,散发出温润的谷物香气。

    旁边,一个造型古朴的电饭煲,正蒸煮着晶莹剔透的米饭。

    杨简挽起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他拿起一把找老铁定制的锋利得能吹毛断发的菜刀,开始处理配菜。

    刀锋划过砧板的声音清脆利落,胡萝卜丝、黄瓜片、腌好的酱瓜丁,在他手下迅速成型,码放在定制的青瓷小碟里,色彩清新悦目。

    他转身走到巨型恒温恒湿酒柜旁——这里当然不只有名酒,还有专门存放珍稀食材的区域——取出一罐滇省野生菌菇酱和一碟自己秘制的酱菜。接着,他打开橱柜,熟练地挑选了一罐从李大佬那里薅过来的茶叶,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淡雅的茶香很快弥漫开来,与小粥的清香、酱菜的咸鲜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暖而诱人的晨曲。

    接着他又开始做过桥米线。

    汤底是过桥米线的灵魂。选用滇省武定壮鸡、筒子骨、宣威火腿老鸭,经数小时文火慢炖,此刻盛在一个特制的、保温效果极佳的紫砂汤钵里。

    汤色清澈,表面却凝结着一层厚厚的、黄澄澄的鸡油,像一层金箔,完美地锁住了汤的热度与鲜美。

    杨简用长柄勺轻轻撇开一点油层,浓郁的、混合着禽肉精华与火腿咸鲜的醇香瞬间弥漫了整个空间。

    他用手轻轻扇了扇,又用汤勺舀一小勺尝了尝,随即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不枉他5点就起来开始忙活。

    杨简把装有汤底的紫砂汤钵又放在灶具上,保持沸腾。

    过桥米线不能直接煮,最好吃的过桥米线是将米线和所有的配菜直接放进高温的汤底里,如果是煮过的过桥米线就不好吃了。

    接着杨简又开始准备过桥米线要用的配菜

    顶级雪花和牛里脊切成的薄如蝉翼的肉片,纹理如大理石般美丽;几片同样纤薄的、透着粉嫩光泽的乌鱼片。

    辅料有嫩黄的土鸡脯肉片、鲜红的熟云腿片、翠绿的豌豆尖、嫩黄的菊花瓣、雪白的豆芽、炸得金黄酥脆的猪皮(俗称“响皮”)、切得细如发丝的里脊肉丝、水发后晶莹剔透的玉兰片。

    配菜准备好,怎么能少的了主料,也就是米线。

    杨简又将洁白滑爽、刚刚用冰水激过的干浆米线。

    这一切准备好以后,杨简觉得少了点什么。

    思忖两秒,他一拍脑袋,还缺蘸料。

    自家两个小朋友由于受到他们爷爷奶奶的影响,也是能吃一点辣的,而且他自己也很能吃辣,必须要蘸料才行。

    于是他又准备了一小碟秘制油辣椒、一小碟葱花、一小碟香菜碎、一小碟切得极细的姜蒜末。

    他端起那钵滚烫的汤,汤钵外有隔热层设计,并不烫手,稳稳地走向与厨房相连的、三面落地玻璃、采光极好的阳光早餐室。

    巨大的原木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五个同样质地的、比脸还大的特制厚壁汤碗。

    柳亦妃不知道什么时候,慵懒而俏丽地出现在门口。她显然是被厨房里飘出的、不同寻常的浓郁鲜香唤醒的。

    “小剪子?你……在做米线?”她轻声问,怕惊扰了他的专注。

    杨简抬头,晨光勾勒着他帅的毁天灭地的侧脸,笑容温暖:“嗯,正宗的滇省蒙自过桥米线,绝对好吃。”他示意柳亦妃坐下:“汤够烫,油层也够厚,现在下料最完美。”

    他拿起那碟薄如纸的雪花和牛片,动作轻柔而精准地将红白相间的肉片铺在滚汤表面。

    高温瞬间将肉片烫熟,边缘微微卷曲,颜色由鲜红变为诱人的浅褐色。接着是乌鱼片、鸡脯片……每一样生鲜食材,都在这滚烫的金汤洗礼下,瞬间绽放出最鲜嫩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亦妃托着腮,看得入神。眼前的男人,是身价难以估量的全球首富,是无数荣誉加身、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的大名人,此刻却像一个最普通的丈夫和父亲,专注地为家人烫着一片片肉,下着一箸箸菜。

    这反差带来的冲击,比任何华丽的珠宝都更让她心动。

    “好香啊……”一个揉着眼睛的小身影出现在门口,是平平,怀里还抱着昨晚没拆完的礼物盒的一部分。

    紧接着,安安也像个小尾巴一样跟了出来,小鼻子一抽一抽的:“爸爸,是肉肉的香味!安安饿啦!”

    两个小朋友穿着毛茸茸的连体睡衣,像两只刚睡醒的小熊,在他们太姥姥和姥姥的带领下,也出现在了餐厅。

    平平和安安松开太姥姥和姥姥的手,迈着小短腿急冲冲地跑向餐桌,扒着桌沿踮起脚尖,好奇又渴望地看着爸爸变魔术般将翠绿的豌豆尖、金黄的菊花瓣、雪白的豆芽、酥脆的响皮……依次投入各自的大碗中。

    最后,杨简用长筷夹起一团滑爽的米线,浸入滚汤,轻轻搅散。

    “姥姥,妈,正准备去叫你们过来吃早餐呢,现在正好。”杨简对着两位长辈笑道。

    “嗯……真香,刚才在正堂那边就闻道了香气。”姥姥露出一脸慈祥的笑容夸赞道。

    “妈,小简的厨艺您又不是不知道。”柳晓莉扶着老母亲坐下,说道:“都不知道小简这么忙的人,这厨艺怎么练的。”

    “妈妈,小剪子就是天才呀!”柳亦妃眼里都是杨简。

    杨简先是对自家小少妇露出一个我收到夸奖的笑容,然后才对丈母娘笑了笑:“妈,我就是爱研究,以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瞎琢磨这些东西。”

    “那可不,我们小简要是不爱琢磨,哪能什么都会啊。”姥姥也是接话道。

    “来,坐好。”杨简将两个儿子抱上他们专属的高脚椅:“爸爸的‘过桥米线’马上就好。记得,汤很烫很烫,要吹一吹再吃。”

    等大家都落座,杨简帮着把主料和配料等都放进汤钵里,又将配套的小碟蘸料端了上来。

    六碗米线摆在桌上,如同四件艺术品:清澈滚烫的金汤被丰富的食材覆盖,色彩斑斓,热气蒸腾,浓郁的香气霸道地占领了整个早餐室,混合着清晨阳光的味道,令人食指大动。

    “开动吧。”杨简笑着解下围裙,在平平和安安一侧坐下,小朋友们的另一侧是他们的妈妈柳亦妃。

    他担心平平安安会被烫着,又用一个小碗盛了米线和配料以及汤汁,递给两个小朋友。

    “慢一点,别烫着。”

    平平和安安早就等不及了,爸爸的话音刚落,他们就用筷子挑起裹着汤汁的米线,鼓起小腮帮用力吹气,然后迫不及待地吸溜进嘴里。

    滚烫、鲜香、滑爽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他们。

    “唔!好次(吃)!”平平烫得直哈气,小脸却笑开了花。

    “爸爸做的肉肉,香香!”安安满足地嚼着嫩滑的和牛片,大眼睛眯成了缝。

    柳亦妃优雅地尝了一口汤,那极致的鲜味在舌尖化开,温暖直抵心脾。她看着身边正耐心教儿子们如何正确“过桥”、小心吹凉食物的杨简,再看看两个吃得小脸通红、无比满足的儿子,以及连连称赞的姥姥和妈妈,晨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

    “慢点吃,爸爸还熬了小米粥,等一下都尝尝。”

    “嗯呐嗯呐,太姥姥的牙牙掉了,要喝小米粥。”

    “唉哟,我们的小宝贝还记得太姥姥的牙啊!别担心,太姥姥嚼的动。”

    “要是太姥姥嚼不动,要记得给平平说哦,平平去给太姥姥盛爸爸熬的香香的小米粥。”

    “还有我,还有窝,太姥姥,安安也会。”

    “哈哈哈……”

    阳光正好,透过玻璃,将整个空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食物的热气袅袅升起,过桥米线的醇香、粥的米香……各种香气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丰盈与满足。

    袅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窗外的霜枝,却清晰地映照出一室人间烟火。

    杨简看着自家小少妇和两个孩子以及两位长辈满足的笑脸,清晨的阳光落在他深邃的眼眸里,映照着比外界的赞誉更温暖、更恒久的光芒——那是家的味道,是归途的终点。

    他端起碗,也喝了一大口汤,胃里暖了,心也满了。

    晨光熹微,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早餐的鲜香暖意还在舌尖萦绕,平平和安安就像两只充满电的小马达,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的手,一路叽叽喳喳,穿过庭院抄手游廊,奔向他们的快乐王国——位于西侧院的超大玩具房。

    这间玩具房的设计堪称梦幻与传统的完美融合。地面通铺着暖融融的纯手工羊毛地毯,踩上去柔软无声。巨大的落地窗引入了满室冬日的澄澈阳光,窗外是精心打理过的庭院小景。

    房间的框架和部分家具都是用的紫檀木,线条简洁流畅,但整个空间却被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玩具所占据,形成一种奇妙的和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