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章 寒中提审
    冰冷的金属徽章在惨白的灯光下折射出微弱、却刺眼的光芒,像一只嘲弄的独眼,无声地躺在光洁的桌面上。

    那上面精细雕刻的gti鹰徽、交叉的利剑、以及代表少领军衔的星徽,此刻都变成了冰冷的讽刺,灼烧着露娜的视网膜。

    那只苍白修长、刚刚撕下她荣誉的手,此刻正不紧不慢地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两样小东西。

    一枚是极其普通、却代表着核心力量的金属党徽,别针在寂静中发出细微的“咔哒”声,被他仔细地别在了原本空荡荡的右胸口袋上方。

    接着,他又取出另一对领章——

    一级军士长。

    他慢条斯理地将这对领章贴在衣领上,动作精准得像是在完成一项仪式。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

    那枚党徽和新的领章,与他没有任何其他标识的笔挺常服形成了诡异的对比,非但没有表明身份,反而更添了一层深不可测的迷雾。

    一个拥有如此气场、执行内务处核心审讯任务的人,绝不可能只是一个军士长。

    这伪装,本身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羞辱和威慑。

    惨白的灯光从他头顶倾泻而下,将他脸上的细节模糊在阴影里,只有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波澜的眼睛,如同两个冰冷的黑洞,牢牢锁定了露娜。

    空调出风口发出低沉的嗡鸣,持续吐出过于温暖、甚至带着点燥热的空气,试图驱散萨拉热窝地下深处的阴冷潮湿,却只让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消毒水、尘埃和某种金属锈蚀的怪异气味。

    “露娜。”

    他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涟漪,像冰冷的流水滑过光滑的金属表面,“讯问开始。第一个问题:陈述你的完整人生经历。从出生开始,所有重要节点,不得遗漏。”

    露娜的心跳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着。

    她强迫自己迎上那双可怕的眼睛,深吸了一口那令人窒息的暖空气,开始叙述。

    声音因为干渴和紧张而有些沙哑,但她努力保持平稳。

    “我……出生于韩国江原道春川市。父亲是当地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童年和小学、初中教育都在春川完成。”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片遍布山峦和湖泊、四季分明的土地,但冰冷的现实立刻将她拉回。

    “十五岁时,父母获得技术移民资格,举家迁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我在那里完成了高中学业。”

    “高中时期的表现?详细说明。”

    冰冷的声线打断了她,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入。

    露娜停顿了一下,指尖微微蜷缩。

    她不想提及那段与弓箭、与那个红发身影竞争的阳光岁月,那感觉像是玷污了此刻的绝境。

    “……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参与过一些……课外活动。”

    她含糊地带过。

    审讯者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那双黑洞般的眼睛似乎微微眯起了一毫米,无形的压力陡增。

    “……高中毕业后,我选择回到韩国服兵役……并考入首尔大学。”

    她继续往下说,跳过了一些细节,“大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并通过了国家情报院的初步筛选。毕业后,直接进入国家情报院机务司,担任情报分析官。”

    “机务司的具体工作内容?接触过的敏感项目?”

    追问立刻到来,精准而冷酷。

    “主要负责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朝鲜的网络情报监控与分析。涉及部分军事情报的交叉验证,后面转为监视哈夫克集团。具体项目编号属于机密,恕我无法透露。”

    露娜谨慎地回答,守住了底线。

    审讯者沉默了几秒,那沉默比追问更令人难熬。

    他似乎在评估,又似乎早已知道答案。

    “继续。”

    “在机务司工作三年后,我……渴望更直接的挑战和贡献,主动申请了特战司令部的选拔。”

    她的声音里注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通过了初试后,被送往特战司令部设立在实尾岛的秘密训练基地,接受了为期十三个月……地狱式的全能特战训练。包括但不限于高级战术指挥、敌后渗透与破坏、所有常规及特种武器精通、高强度体能及心理抗压、车辆初步适配……等等。最终以当期综合评分第二的成绩毕业,正式加入特战序列,编入第707空输特战大队。”

    她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瞟向桌上那枚被撕下的少领徽章。

    “战前,2036年年中,因训练和任务表现,晋升大尉军衔。此次巴尔干战役期间……因在阿萨拉和斯梅代雷沃外围的侦察与情报引导贡献,被提名并获准晋升至少领。”

    叙述完毕。

    房间里只剩下空调单调的嗡鸣声。

    审讯者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那细微的声音在绝对的寂静中显得异常清晰。

    “很好。”

    他淡淡地评价了一句,听不出任何情绪,“那么,现在,详细阐述你与哈夫克高级行动指挥官,代号‘疾风’——克莱尔·安·拜尔斯的关系。所有细节,包括但不限于相识时间、地点、过程、以及此次戈卢博夫奇基地遭遇战中的每一次互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终于来了。

    露娜的心脏猛地收紧。她知道这才是核心。

    她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在脑中复盘过无数次的经过,尽可能客观、冷静地复述出来:

    “我与克莱尔·安·拜尔斯相识于……美国加州,就读不同的高中。我们是……同年级的学生。因为都参加了各自学校的竞技反曲弓社团,有过……一些交集和比赛竞争。毕业后,再无联系。直到此次在戈卢博夫奇基地,她作为哈夫克‘绿刃’突击队的指挥官出现……我才认出她。”

    “竞技反曲弓……比赛竞争……”

    审讯者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玩味,“仅仅是‘一些交集’和‘竞争’?根据我方零星情报显示,你们曾是那一地区颇具实力的青年选手,多次在州级赛事决赛相遇。这种关系,你认为仅仅是‘交集’?”

    露娜感到后背渗出冷汗,即使是在这过热的房间里。

    “是的。仅限于此。我们并非朋友,只是……对手。高中毕业后,她因意外脊椎重伤,据说可能瘫痪,此后便失去消息。我完全不知道她如何康复、如何加入哈夫克、又如何成为‘疾风’。此次在基地,她是敌人,我是gti军官,我们之间只有你死我活的战斗。她杀害了我的战友。我试图击杀她,但未能成功。最终……我和我的队员被她俘虏。”

    她的声音因为最后的屈辱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地看向审讯者,“这就是全部事实。我对gti和大韩民国的忠诚,绝不会因为一段遥远且早已结束的少年竞争关系而有丝毫动摇。我的决心,从未改变。”

    审讯者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她灵魂最深处的角落。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冰锥,直刺核心:

    “那么,露娜少领,你如何理性评估并解释,你在戈卢博夫奇基地最后阶段,在自身仍具备一定抵抗能力、且部下尚未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选择主动下令,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的这一行为?”

    最尖锐、最致命的问题,终于被赤裸裸地抛了出来。

    露娜感到喉咙发干,空调的热风仿佛要抽干她肺部所有的水分。

    她闭上眼睛,眼前瞬间闪过机库窗户后那些惊恐万状、绝望无助的平民脸庞,老人、妇女、孩子……

    她再次睁开眼,目光清澈而坚定,尽管带着深深的痛苦:

    “当时的情况,抵抗已毫无意义,只会招致哈夫克部队对我们藏身掩体的疯狂攻击,我和我的队员必死无疑。更重要的是……”

    她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在我们侧后方不到五十米的大型机库里,拥挤着超过两百名没有任何武装的gti重伤员和平民!其中包括数十名儿童!如果因为我们无谓的抵抗而激怒哈夫克,导致他们冲入机库……那将是一场屠杀!我的决定,是基于保护那些无辜者生命的最高考量!用我们几个人的被俘,换取他们可能的生存机会!我认为,这是一个指挥官在绝境中,必须做出的、符合gti保护人类文明核心价值的抉择!”

    她几乎是吼出了最后几句话,胸膛剧烈起伏,眼眶因为激动和回忆而微微发热。

    审讯室内陷入了长时间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只有空调依旧不知疲倦地吐着过热的风。

    审讯者那双黑洞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仿佛在解剖她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种情绪。

    终于,他微微向后靠了靠,打破了沉默:

    “你的解释,我记录了。现在,在最终评估结果出来之前,我给你一个机会。将你刚才关于投降决定的全部考量、以及你对自己在整个被俘前后所有行为的整体评估,形成详细的书面报告。用这个。”

    他推过来一个薄薄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电子终端和一支触控笔。

    露娜接过冰冷的终端。

    屏幕亮起,幽蓝的光芒映照着她苍白而疲惫的脸。

    她没有丝毫犹豫,开始书写。

    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飞快地滑动,将方才的话语、内心的挣扎、责任的重量、以及对保护生命的坚持,一字一句,转化为严谨而清晰的文字。

    她写下了当时的战场态势分析,写下了对平民伤亡的担忧,写下了作为指挥官的职责与抉择,也写下了对被俘这一结果的自我批判与承担。

    她没有试图美化或辩解,只是客观而坦诚地陈述一切。

    在整个书写过程中,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对面那道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钉在她身上,审视着她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每一次呼吸的起伏,甚至指尖每一次的颤抖。

    这种被完全看穿、无所遁形的感觉,让她这个经历过严酷反审讯训练、出身情报部门的特战干员,第一次从灵魂深处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毛骨悚然的恐惧。

    仿佛坐在对面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台没有任何情感、只为剖析和审判而存在的冰冷机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