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8章 阉党
    比历史上更为棘手的是,大部分蒙古人和女真人竟然结盟了!

    这让努尔哈赤的实力比原先历史上更强!

    山西一战,萧如薰率领的军队对蒙古人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尤其是在长城外的那些坚固棱堡,每到春秋时节,放火烧草的策略更是让蒙古人遭受重创,元气大伤。许多部落因此纷纷被迫向辽东地区或青海地区迁徙,以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朝廷内部的贪官污吏们却为了贪图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银子,恶意抓捕女真人修路,肆意克扣工资。这种短视行为直接导致了女真部落的提前统一,使得原本就虎视眈眈的蒙古人更加肆无忌惮。一时间,辽东地区陷入了一片风声鹤唳的紧张氛围之中,双方形成大战的条件已经形成,战争一触即发!

    等萧如薰接到女真反叛的消息时,已经是半年后的事了。

    朝廷为了避免萧如薰壮大,居然把广西,琼州,广东,福建,浙江的所有的一把手都给成了和萧如薰不对付的文官,直接导致萧如薰几乎得不到任何朝廷的消息,甚至除了萧如薰自己的产业,其他比如铁,铜等战略物资,合法途径已经是很难买到了。

    收到消息时,萧如薰只说了一句话。

    “非虏之强,实我之腐也。当此之时,若不刮骨疗毒,恐九边烽火,终将燎原!”

    ……………………

    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辽东战败的消息如同一阵凛冽的北风,一夜之间刮遍了整个京城。

    太监高有坐在回京的马车里,手指不停地敲击着膝盖。一名小太监刚给换了伤药,他那张白净的脸上布满了阴霾,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不安的光芒。

    "高公公,前面就到永定门了。"随行的小太监低声禀报。

    高有微微点头,掀开帘子一角。城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对着败兵指指点点。他咬了咬牙,心中暗恨:这些该死的丘八,败了就败了,偏要活着回来,这不是给咱家添堵吗?

    "去,传咱家的话。"高有放下帘子,阴冷地吩咐道,"让那些兵痞管好自己的嘴,谁敢乱说话,小心他们的脑袋!"

    "是,公公。"小太监领命而去。

    高有靠在软垫上,闭目沉思。这次奉旨监军,本想在辽东捞些军功,谁曾想努尔哈赤那蛮子如此厉害?他得想个法子,把这场败仗的责任推出去才行。

    马车缓缓驶入京城,高有的心思也越发阴沉起来。

    翌日清晨,紫禁城内已经暗流涌动。兵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朝堂上蔓延,各派官员神色各异,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辽东又败了,这次折了三千多人!"

    "嘘,小声点,据说皇上已经知道了,雷霆震怒啊!"

    "高有那阉人怎么还有脸回来?"

    乾清宫内,万历皇帝朱翊钧面色铁青地坐在龙椅上,手中捏着一份奏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殿内跪满了文武大臣,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朱栩钧的脸上有一丝丝不可名状的病态,像吸过鸦片一般。

    "好啊,真是好啊!"

    皇帝突然冷笑一声,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朕每年拨付辽东百万军饷,就养出这么一群废物?三千精兵,被一群蛮子杀得片甲不留!"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高有!"皇帝突然点名。

    跪在队列后的高有一个激灵,连忙爬上前去,额头贴地:"奴婢在。"

    "你身为监军,就是这么给朕监的?"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抬起头来!"

    高有战战兢兢地抬起头,脸色惨白如纸:"皇上明鉴,奴婢奴婢实在是有苦难言啊!"

    "哦?"皇帝眯起眼睛,"你有什么苦?说来听听。"

    高有眼珠一转,突然重重磕了个头:"皇上,此次兵败,实乃辽东总兵李如松贻误军机所致!奴婢多次劝谏,奈何李总兵刚愎自用,不听劝阻,执意分兵冒进,才中了努尔哈赤的埋伏啊!"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胡说八道!"

    兵部右侍郎杨镐忍不住站出来,"李如松乃我朝名将,屡立战功,怎会犯如此低级错误?"

    高有转头看向杨镐,眼中闪过一丝怨毒,随即又换上委屈的表情:"杨大人有所不知,李总兵近来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此次出兵前,奴婢就提醒他小心埋伏,他却说却说"

    "说什么?"皇帝冷冷问道。

    高有装作惶恐的样子:"他说女真蛮子不过尔尔,正好借此机会多斩首级,向朝廷请功"

    "荒谬!"

    内阁首辅赵志皋忍不住呵斥,"李如松乃沙场老将,岂会如此轻敌?高公公,你可要为你说的话负责!"

    高有立刻伏地痛哭:"奴婢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皇上,诸位大人,奴婢不过是个没用的太监,怎敢诬陷朝廷大将?实在是实在是看不过去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的目光在高有和赵志皋之间游移,脸色阴晴不定。

    这时,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石星突然开口:"皇上,此事蹊跷。李如松是我大明名将,怎会轻敌冒进,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臣建议立即召李如松回京问话,同时派御史前往辽东查证。"

    高有闻言,心中一紧。若真让李如松回京对质,他的谎言岂不立刻穿帮?他急忙叩首:"皇上,奴婢还有一事禀报。"

    "讲。"

    "奴婢怀疑李如松可能可能已经暗中投靠了女真。"高有压低声音,抛出了这个致命的指控。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

    "大胆!"赵志皋怒发冲冠,"高有,你可知诬陷边关大将是什么罪名?"

    高有装作惶恐的样子连连磕头:"奴婢不敢妄言!只是只是李如松近来与女真往来密切,军中多有传言。此次兵败,他本人在后方安然无恙,反倒是前锋部队全军覆没,这这不得不让人生疑啊!另外,努尔哈赤原本就是李家养的一条狗而已!另外,据传言,这努尔哈赤原本就是宁远伯的私生子……"

    皇帝的眼神渐渐变得危险起来:"高有,你可有证据?"

    "奴婢奴婢暂时没有确凿证据。"高有额头冒汗,但随即又补充道,"但奴婢可以找到人证!军中不少将士都亲眼目睹李如松与女真使者秘密会面!"

    石星冷哼一声:"空口无凭!边关大将声誉岂容如此诋毁?皇上,臣以为应当"

    "够了!"皇帝突然拍案而起,吓得群臣纷纷跪伏,"辽东连年用兵,耗费钱粮无数,却屡战屡败!如今连监军都怀疑主将通敌,你们兵部是干什么吃的?"

    石星面色惨白,不敢再言。

    皇帝来回踱步,突然停下:"传旨,即刻召回李如松,交由三法司会审。另派锦衣卫前往辽东,彻查此事!"

    "皇上!"赵志皋还想进谏,却被皇帝一个眼神制止。

    "退朝!"皇帝甩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高有缓缓从地上爬起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散朝后,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午门,神色各异。

    "赵阁老,此事蹊跷啊。"新任礼部侍郎姚文蔚快步追上赵志皋,低声道,"李如松乃国之栋梁,怎会通敌?高有分明是在推卸责任!"

    赵志皋捋着胡须,眉头紧锁:"老夫自然知道。但皇上近年来对边关战事本就心存不满,今日又被高有一番挑拨"

    "高有这阉狗!"

    姚文蔚咬牙切齿,"仗着皇上宠信,竟敢诬陷边关大将!"

    不远处,高有正被一群趋炎附势的官员围着,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接受恭维。

    "高公公今日在朝堂上真是威风啊!"

    "是啊是啊,那李如松平日目中无人,活该有此一劫!"

    "公公深得皇上信任,日后还请多多提携"

    高有摆摆手,故作谦虚:"诸位大人言重了。咱家不过是个奴才,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李如松若真通敌卖国,那就是自取灭亡!"

    另一边,石星与杨镐并肩而行,面色凝重。

    "石公,此事非同小可。"杨镐低声道,"李如松若被冤枉,辽东防务将毁于一旦啊!"

    石星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但皇上正在气头上,我们若强行进谏,只怕适得其反。"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忠良被诬?"

    石星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自然不能。我会秘密派人通知李如松,让他有所准备。同时,我们要尽快找到能证明他清白的证据。"

    二人正说着,突然看见司礼监掌印太监马荣迎面走来,连忙行礼。

    (原南京镇守太监)

    马荣笑眯眯地摆摆手:"二位大人不必多礼。咱家正要去找高有那小子呢,听说他在辽东立了大功?"

    石星和杨镐对视一眼,心中了然。马荣与高有向来不和,此番高有回京诬陷李如松,恐怕也是想在皇帝面前压马荣一头。

    "马公公说笑了。"石星含蓄地说,"辽东兵败,何来大功?"

    马荣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是啊,败军之将,还敢大言不惭。二位大人放心,咱家心里有数。"说完,便朝高有那边走去。

    杨镐看着马荣的背影,低声道:"看来阉党内部也不太平啊。"

    石星点点头:"鹬蚌相争,或许对我们有利。走吧,先去我府上详谈。"

    夜幕降临,高有在自己的私宅中设宴,招待几位亲近的官员和太监。酒过三巡,众人已是醉眼朦胧。

    "高公公,今日在朝堂上真是大快人心啊!"一个满脸谄媚的官员举杯道,"那李如松仗着军功,从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活该有此下场!"

    高有得意地抿了口酒:"这才刚开始呢。等锦衣卫到了辽东,咱家保管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一个稍微清醒些的官员犹豫道,"李如松在辽东根基深厚,若无确凿证据,恐怕难以服众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