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军使担心东海
    里面几十本册子,严星楚挨着一本一本的翻看。

    一个时辰过去,这些册子果如胡元所说,全是纪录的以前粮草军需运输的关防发放纪录。

    都是一些过去的存案,如果非要说线索,那只能说对以前郡城卫的军需线路走向了解。

    但是军需线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东西看似有用,实则用处并不大。

    严星楚看着空空如也的箱子,又用手敲了敲箱子的木板。

    “严御史,都检查了,箱子里没有隔层。”胡元看着他的动作。

    严星楚点了点头,可还是把整个箱子都翻了过来,又敲了敲箱底。

    没有任何发现。

    拍了拍手里沾着的泥土:“胡大人,刘成院子里,昨天白天有没有什么发现。”

    “没有,不要说线索,就是金银珠宝都没有发现几样。”

    严星楚想了想:“你继续审王勇,我去刘成院子再看看。”

    一个时辰后,严星楚带着刑部的二十名番子在刘成院子又翻找了一遍。

    全无有用的发现。

    既然都没有发现,为什么刘成看到自己要跑,而且跑不掉还选择了自杀。

    如果没有问题,他完全不用做这些事。

    肯定有什么自己没有发现到。

    再次走进早已经连地上石板都已经撬开的西厢房。

    看着暗阁处。

    “拿火把,我们再进密道看看。”

    带了三人,严星楚再次进入密道,里面的毒物和机关早已经清理完。

    “再搜,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要放过。”

    严星楚握着火把将密道照得纤毫毕现。

    “大人,这处密道我们已搜过三遍……”身后的番役欲言又止。

    严星楚没回头,沉声道:“难道本官不知道,上去拿铁锹,把这密道,绝地三尺!”

    他现在心里烦燥,半天时间无任何发现。

    番役们对视一眼,有人出去拿了铁锹下来,大家默默举起铁锹。

    铁器破土的闷响在密道回荡,约莫一炷香,挖至一尺深时,突然当啷一声,铁锹撞上硬物。

    “有石板!”在原本放箱子位置处,一名番役惊呼。

    严星楚窜了过去,单膝跪地,袖口拂去石板边缘的碎土。

    湿润的泥土在火光下泛着亮点,与密道中灰白的尘垢截然不同。

    他示意众人退后,运劲掀开青石板的瞬间,现一个暗格。

    暗格里躺着个木盒,严星楚用匕首挑开铜锁,一枚青铜印信赫然入目,底部篆刻的文字弯如新月,严星楚一个不认识。

    “大人看这个!”番役从盒底抽出个油纸包,打开竟是封书信。

    严星楚合上木盒,火把将信纸照得透亮。

    信笺上字迹清峻:

    “父亲大人敬启:

    儿在三德寺一切安好,师长授业颇严,唯寺规不许私自归家……”

    落款处“儿李明高顿首”五个字。

    “回镇抚司!”

    镇抚司衙署内,胡元捧着印信,又看了看书信。

    摇了摇头。

    “去卫衙找皇甫大人!”严星楚当即道。

    两人到了卫衙,皇甫密不在。

    等了二刻才见皇甫密身着一件黑色大氅带着一阵寒风走了进来。

    严星楚拿出印信和信笺放在桌案上。

    皇甫密目光扫过案上印信时骤然锐利:“这是枚东牟国的‘镇海印'。”

    他指尖划过印信边缘的金箔:“如今怎会在此?”

    严星楚心中一惊,正要追问,门外突然响起爽朗笑声:“诸位在讨论什么稀罕物?”

    一人推门而入,手中还握一本经书。

    “见过指挥使大人。”胡元立即起身相迎。

    严星楚一听是郡城卫的指挥使柳永安,也立即站起了身。

    他虽是钦差,但是出身却在郡城卫,因此对柳永安也没有拿钦差的架势。

    “你就是严星楚。”

    “下官见过柳指挥使。”

    “果然年轻有为,郡城卫却没有留住人才。”

    这话让严星楚不知如何应答。

    皇甫密让开挡着案桌的身体,看着印信和信笺道:“军使大人,你来得正好,你看看这两样东西。”

    柳永安只看了一眼信印,然后又扫了眼信笺内容,便看着胡元。

    胡元立即把严星楚在刘宅的发现进行禀报。

    柳永安皱了一下眉头,点点头:“巧了!这个三德寺我还真听说过。”

    “我前段时间在书院查阅古籍,恰好看到这段记载——三德寺乃东牟国世祖所建,寺中僧人皆是退役武将,专供贵族子弟修习兵法韬略。”

    他突然压低声音:“至于这枚印信,我刚刚在门口,听皇甫大人提到‘镇海印’,那应该知他的来历。”

    皇甫密指尖轻叩印信:“信中之人自称李明高……李姓……若没记错,东牟镇海府提督也是姓李,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柳永安沉声道:“东牟镇海印虽是千户以上可得,但是并不是所有千户都有,除非立有大功。”

    “刘成到郡城卫我记得有六年了,想不到却是敌军细作!”皇甫密脸色难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严星楚心中一震,六年?不正是靖宁军失踪那一年。

    严星楚抓起印信和信笺:“郑大人、皇甫大人,我和胡大人先告辞,立即提审王勇!我要知道他是否知晓刘成真实身份。”

    说完大步流星往外走,他现在心里怀疑这东牟镇海府与靖宁军的失踪会不会关系。

    看着严星楚和胡元离开。

    柳永安唇角微扬:“密侯,此事得马上向朝廷禀报。”

    “军使担心东海?”

    “我有感觉,东海可能会不太平。”

    “嗯,但我没有想明白,东海离我们上千里,为什么他们会在这西北来生事。”

    皇甫密没有想明白,柳永安也疑惑不解。

    牢狱中,王勇蜷缩在草堆里,听见脚步声猛地抬头。

    待看清来人,他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胡元,你查不清火烧仓司案,想把帽子扣我头上,你这个酷吏!”

    严星楚将印信扔在王勇面前:“认识此物吗?”

    他盯着印信,喉结滚动半晌,突然嘶吼道:“我不认识!你们又想栽脏我!”

    “知道这封信里写的什么吗?”严星楚拿出信,蹲在他面前,把信在他眼前晃了一下,冷声道。

    “哈哈,你们真是手段百出,想套我话。”

    “这是刘成写给他儿子李明高的信,里面提到了三德寺、镇海府、还有你!”

    王勇的笑声戛然而止,瞳孔剧烈震颤。

    “你说不说,实际已经不重要。”严星楚冷笑道:“胡大人,送他上路吧。”

    “是,上差。我会让他下辈子还记得他是怎么死的。”胡元脸色狰狞,声如寒冰,“来人,去把剔骨刀给我取来!”

    王勇瞳孔骤然紧缩,身子不由往墙壁爬去。

    “刘成倒是疼儿子,连自己主子的行踪都敢写在信里。”严星楚自言自语,火把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王勇突然剧烈颤抖起来。

    旁边的胡元倒是心里一愣,信里没有这些啊,但是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严星楚使诈,想不到这年轻人现在的心思也如此深沉了。

    “还把本官丢了火炮,运送粮草的事也写在里面,当成案例分析出来,让李明高以后一定要引以为戒,真是一个好父亲!”

    “可惜你们主子是个蠢货,夺了我押送到火炮又被本官夺了回来,想毁我粮草,可惜偷鸡不成,还被我把吴天贵反杀了,哈哈。”

    严星楚看着信笺,得意地大笑。

    “李光全……李光全……”王勇突然嘶声大吼,“你这个蠢货!连世子殿下要毁火炮,截粮草的事都敢写这里面!”

    王勇突然一下挺身,猛地扑向严星楚手中的信笺,铁链扯得腕间血肉模糊。

    严星楚侧身避开。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像受伤的野兽:“刘成死了,李光全死了,现在连我也要死——”

    严星楚静静看着他发疯,直到王勇的声音渐渐弱下去,变成困兽般的呜咽。

    他弯腰捡起印信,冰凉的金属贴上王勇青紫的嘴唇:“你知道吗?在虎峰山上,我把你们世子,捅了过穿心凉,看样子是活不了啦。”

    “你个王八蛋骗我,世子早离开了夏国!”王勇突然暴起,铁链扯得审讯台哗啦作响。

    “呃,那可能不是吧。但那人一生贵气,手中剑法刁钻。”严星楚淡然道,“反正是必死无疑了。”

    “你杀了二公子!”王勇喃喃自语,“世子殿下不会放过你们……”

    他猛然撞向石墙,速度快得严星楚和胡元都来不及阻拦,严星楚听见他最后的呓语:“李光全……你为什么要把世子交代的事……写进信里……”

    火把爆出噼啪声响,严星楚看着地上逐渐冷却的躯体,他弯腰合上王勇未瞑的双目。

    走出牢狱时,初雪正纷纷扬扬落满青砖。

    严星楚掸去肩头雪花,握紧袖中印信,遥远着东北的东牟国方向。

    在接到赵春来信“东牟细作案需当面奏禀”已经是四日后,严星楚攥紧缰绳望向官道尽头,雪粒裹着寒风扑在脸上。

    洛青依赠的香囊在胸口发烫,里头装着安神的远志和茯神两味草药——三日前她攥着香囊对他说“此去保重……。”

    他的思绪突然被急促的马蹄声打断。

    严星楚看向旁边赵春和郑昌言,三人对视一眼,严星楚紧握着腰间长剑。

    只见一骑烟尘疾驰而来。

    到了钦差仪仗前,一个刑部番役打扮的差役下马,对着赵春道:“赵大人……”

    番役的声音被北风撕得支离破碎,严星楚却只听见“帝崩于“含元殿”五个字。

    赵春脸色骤变:“胡说!陛下虽抱恙,怎会……”

    “千真万确!”番役继续道,“四皇子已着羽林卫封了皇城!”

    郑昌言忽然哽咽,老泪纵横:“陛下……陛下……”

    严星楚望着飞雪,喉结微微滚动,他想起当日在大殿上,皇帝升他为五品并让他担任御史,这还没有一月啊。

    “出发!”赵春突然一拍马屁,“路上不再停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