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64章 豪格的心事
    大清国盛京。

    豪格最近心情很复杂。

    三天前,睿亲王多尔衮率领五千多残兵败将回到盛京,同时还带来了官山之战惨败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一同回来的还有他父皇的尸首。

    大清国的皇帝、他的父皇死了。

    原本他应该很伤心,他自己也这么觉得。

    然而这伤心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也就是他亲自去祭拜他父皇的时候。

    看着父皇那淤青发黑的脸,心里总归是不好受的。

    可是当出了父皇的寝殿后,豪格心里却萌发出狂躁的欣喜。

    父皇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他乃皇太极的长子。

    父皇虽也有嫡子,但福临今年才不过三岁,如何能执掌大清国皇权,根本对他形不成威胁。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昨日他父皇宫里的大太监秘密来访,告知了他一个天大的消息。

    原来父皇出征前曾留有遗诏,遗诏里指定的大清国继承人,就是他肃亲王豪格。

    有了这一道遗诏,那些朝臣便绝不会再说什么了。

    这也是豪格心情复杂的原因,父皇死了,原本他该悲痛欲绝的,然而他却一点也难过不起来。

    这里头或许有这些年他对父皇不满的原因,他都已经三十岁了,可仍旧没有被立为太子。

    不过现在也无所谓了,父皇已经死了。

    一想到过不久自己就要坐上那个位子,豪格就不自禁的想笑,可身上却穿着孝服,唯恐他人瞧出来。

    这种复杂的心情,一度让豪格很难受,他觉得他不应该这样的,可他就是控制不住。

    为了转移情绪,豪格看向自己府上的总管道:

    “洛桑格,我十四叔如今在忙什么?”

    豪格虽然嘴上说着十四叔,但其实多尔衮也就比豪格大一两岁,平日里也不怎么服气。

    被称作洛桑格的总管小心翼翼的回道:

    “回主子话,睿亲王自打回来后就一直待在军营里,除了祭拜陛下外,就没有出军营。”

    “哼,打了这么大的败仗,还有脸回来。

    窝在军营里,我瞧着是担心被那些战死八旗的遗孤报复吧?”豪格毫不客气的道。

    洛桑格没敢接话,只是讪讪的附和着笑了笑。

    “交代你的事办的如何了?”豪格又问道。

    想继承皇位,单单是坐以待毙是不成的,为此,这两天豪格写了多封密信,命李英着人交与朝中重要官员。

    信里当然主要提及遗诏的事,许诺支持他继承皇位的诸多恩赏,当然最主要还是那道密诏。

    平心而论,豪格对他的父皇还是很敬佩的,那些汉人官员都对他父皇很是敬重。

    即使是桀骜不驯、互相不服气的同族,也都很听他父皇的话。

    “您不问,奴才也正要告知主子,六部尚书里的四位已经明确表示将支持主子,剩下两位似乎是在观望。

    其他几个衙门,也有半数会在朝堂上支持主子。

    奴才以为,那些人都是在观望,似乎是在忌惮睿亲王殿下。”洛桑格回道。

    豪格似乎对这个结果不大满意,皱着眉头道:

    “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待本王登上皇位,有的是办法踩死他们。”

    按理说,他身为长子,天然有法统在,正是大清国内忧外患的时候,若真将皇位传给一个三岁的娃娃,才真是离亡国不远了。

    更何况还有遗诏在,那些朝臣竟然还要待价而沽,实在是贪心不足,这让豪格很生气。

    洛桑格闻言似乎有些欲言又止,豪格有些生气的道:

    “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何故吞吞吐吐的?”

    洛桑格见状有些担忧的道:

    “奴才觉着主子应当当心睿亲王,礼亲王殿下回来后也是闭门不出,但却时常也往军营里跑。

    这几年两位殿下也时常一同作战关系匪浅。

    主子恕罪。”

    说到这里,洛桑格跪倒在地请罪,不论如何,这话有离间叔侄关系的嫌疑。

    “狗奴才,起来吧,本王早就想到了。

    他们即使想怎么样,父皇的遗诏却是绕不开的。

    皇后已经下诏明日临朝议事,所有朝臣都会参与,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蹦跶。”

    豪格心里很清楚多尔衮的依仗,无非就是先皇立下的八王议政制。

    真是搞笑,八王死的就剩他们仨了,而且这些年,他父皇一直都在淡化这种制度,想效仿大明实行父死子继,并且已经几乎要成功了。

    ……

    第二天早朝,大清国的满朝文武皆在官服外披着孝服,龙椅空着,龙椅之后被人设了一道门帘,中宫皇后哲哲就坐在里头。

    满朝文武对着龙椅行完大礼后,议题很快讨论到立新君的事情上,毕竟按照汉人的传统,国不可一日无君。

    由于此前皇太极并未确立太子,理论上所有的皇子都有机会继承皇位,但不朝朝臣都得了豪格的信儿,虽然都未提遗诏的事,但却彼此心照不宣。

    户部尚书直接谏言,认为肃亲王年轻力壮且素有贤名,推举豪格为大清国的新皇帝。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不少朝臣们的支持,而睿亲王多尔衮和礼亲王代善却都没有表达意见。

    豪格以为多尔衮两人是知难而退,于是更加得意了。

    这时候,那两个没有明确表达态度的尚书也站了出来,表示他们也支持自己当皇帝,豪格以为大势已定。

    他突然想起先皇曾多次让爱新觉罗家的子嗣阅读品鉴的兵书《三国演义》里,曾有好几次三辞三让的故事。

    比如曹家篡汗时,大耳贼称帝时,以及孙家称帝时,皆是让朝臣几次三番的请求,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起初豪格还觉得可笑,可是现在他却忽然觉得,这些人是有道理的。

    如果直接就答应当皇帝,好像显得自己多么迫不及待。

    为了彰显自己的贤德,在朝臣们都推举自己的情况下,豪格站出来说出了震惊所有人的话:

    “诸位所言,令我诚惶诚恐,我豪格薄德,哪里有资格继承大位呢?”

    ……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