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88章 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嗯?

    张世康听了这话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特么哪儿跟哪儿啊,自己明明是替大明着想,希望这老哥多了解关乎军务的要事。

    怎么啥事儿都能跟交军权挂上钩呢?

    “您是天子呀陛下。”

    天子可以不管军事,但不可以不懂军事。

    也就是老哥碰到了他这个淡泊名利的穿越众,否则,在这样一个专制主义盛行的时代,军权委于一人,有谁能抵挡权利的诱惑。

    “朕看你就是想偷懒,你这么年轻,朕有你一人盯着朝廷的军务,足矣。”

    崇祯皇帝说罢,十分安心的再次开始挥动锄头。

    他确信自己在治理国家的能力上,是有一点不足的。

    但他更加确信,天降奇才,就要好好用,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我尼玛。

    张世康满脸黑线,觉得这句话他都听了好几次,都快成崇祯老哥的口头禅了。

    “好教陛下知晓,郑芝龙的事没那么好解决,或许会因此爆发更严重的冲突也说不定。

    海防与北患一样,并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您不能总是重北患,而轻海防。

    陛下啊,若再有这等事,您下诏令前,万望跟臣商量一下。”

    老哥随口一道诏令,可能他就得忙活许久,这可太生草了。

    崇祯皇帝倒是也不含糊,他的表情格外平静,一边给菜园子松土,一边头也不回的道:

    “哦。”

    然后张世康就十分无趣的出宫了。

    回去后,他就给郑芝龙写了封安抚的书信,希望老郑能安生一会儿,最好不要闹事。

    接下来的几天,张世康的生活乏善可陈,每天老婆孩子热炕头,时常去各衙门点个卯处理一下事务,准点下班。

    四月初三,春闱的最后一天,理工科和农科也拿到了最后一场考试的试卷。

    只不过这张考卷的题目,另不少匠人出身的考生都满脸的错愕。

    第一题。

    你认为匠人之学,与我大明之腾飞,有什么关系。

    第二题。

    你是否认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句话,为什么?

    第三题。

    你认为阻挠我大明匠人之学不能腾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第四题。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大明理工等各科,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以及如何建立?

    第五题。

    在通行国内造福大明百姓的前提下,如何确保我大明朝廷的新技术不外流?

    第六题。

    你认为天上有神仙吗?

    第七题。

    你认为天圆地方是对的吗?

    你觉得星星是距离咱们有多远?

    你知道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吗?

    第八题。

    你觉得人类可以上天吗?如果可以,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

    题目总共有八道,每道题要求在五百字以内完成,且理工科和农科共享。

    本来理工科和农科是要分别出题的,毕竟属于不同科目。

    但张世康觉得实在麻烦,反正他出的题目都跟匠人之学没啥太大关系,便共享了题目。

    其实就是他太懒了。

    而且从第六题开始,以古人的角度来看,问的问题愈发的离谱。

    前五题,多少还跟匠人之学相关,有几题是张世康想解决,但又一时之间无从下手,便出题给考生,想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大聪明。

    他原本就只想出这五道题的,宋应星和毕懋康觉得太少,张世康只能勉为其难,又胡诌了三道。

    张世康还以保密为由,坚决不让宋应星他们看考题内容,这就造成了开考当天发放试卷时,宋应星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还人类可以上天吗,这不胡闹嘛,以什么样的方式,以死了的方式,死了,可不就上天了。

    作为理工科考生,老大当然也拿到了试卷,他一看就猜测,这份考题,应当与前几日一直陪他考试的那位大人脱不了干系。

    虽然只有几日的相处,但老大已经明白了为何制造总局能在短时间内,给天下匠人创造出那样好的条件。

    因为足够重视,因为足够尊重,当然也因为总裁大人的长远目光。

    他很认真的回答了试卷上的前五题,最后那三道看起来有些荒诞的题目,老大考虑了一下这才落笔。

    第六题答,他认为没有神仙,甚至还举了例子。

    倘若真的有神仙,大明就不该有那么多的苦难,如果神明坐视不理,那它也就不配称为神仙。

    第七题的回答很简洁,只有三个字,知不道。

    这道题目明显超纲了。

    第八题是老大考虑的最久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在普通人看来,或许足够荒诞,但对于在科研之上有着自己追求的某些人来说,却很值得思考。

    他在答卷上郑重的写下了肯定的答案,甚至还列举了不少的例子。

    他认为只要大明朝廷足够重视理工之学,早晚有一天人们可以冲破九霄。

    或是与飞鸟一样,或是与孔明灯一样,或是与风筝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认为大自然有其规则,只要人们能了解并掌握了那些规则,人们可以做到现在想象不到的一切事情。

    老大写完了试卷,觉得此番春闱真是不虚此行,他越来越对朝廷以及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了。

    而老大的经历,只是整个考场无数理工考生的一个缩影。

    能通过朝廷评级,获取到参与春闱资格的匠人,都是在其技艺上有着追求和足够能力的人。

    于深谙理工之道的他们而言,他们不会如那些文人一般,写出漂亮的骈句,去歌颂那些飞天的理想。

    他们只会以理性的思维来考虑,如果真的可以,应该怎么去实现。

    总之不论如何,崇祯十四年的春闱,在四月初三日这天结束。

    而接下来的十天时间,压力再次给到主考官,只不过张世康毫无压力,他以处理边关紧急军务为由当即溜号。

    李自成的罪字营呈递战报,一个月的时间,李自成连战连捷,与关外归化城的俄木布合作,接连击破了七个蒙古部落。

    除却杀敌之外,单单是缴获的大小马匹,已经突破了四万匹。

    这些马匹适合直接作为战马的有一万六千匹,被李自成转交给坐镇山西的卢象升。

    张世康直接写了嘉奖令,并在信中告诉李自成,该有的抚恤和赏银,都会记在账上,只待他们回到关内,便一次性发放。

    他还告诉李自成,要当心皇太极,这老登如果真的那么好相与,大清早就亡了。

    ……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