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00章 薛仁杲从陇西霸王到阶下囚的癫狂人生
    武德元年的浅水原上,薛仁杲将敌将的首级挑在长枪上,任由血水顺着枪杆滴落在战马鬃毛间。这个被陇西百姓称为"万人敌"的少年,望着唐军溃败的方向狞笑出声,却不知这场大胜竟是命运埋下的催命符。谁能想到,这个让李渊都忌惮三分的西秦霸王,最终会沦为长安市曹上的亡魂?

    故事要从薛仁杲的父亲薛举起家说起。大业十三年,金城府内,薛举望着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一脚踹翻了案几:"隋朝气数已尽,咱们反了!"这个贩马出身的豪商振臂一呼,带着儿子薛仁杲和数千饥民攻占了兰州。年仅十八岁的薛仁杲,第一次在战场上挥起弯刀,就砍下了隋军将领的头颅。那溅在脸上的温热鲜血,让他瞳孔骤然收缩——原来杀人的滋味,竟如此令人上瘾。

    薛仁杲的勇猛很快名震陇西。他天生神力,能单手举起百斤重的石锁,骑术箭法更是一绝。在攻打秦州时,他亲自率领五百骑兵突袭城门,守城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城头已插上了西秦的大旗。更可怕的是他的残忍,抓到俘虏后,要么活埋,要么用铁锤砸开脑袋,陇西百姓私下里都叫他"活阎王"。

    薛举称帝后,封薛仁杲为太子。父子俩野心勃勃,妄图东进关中,与李渊争夺天下。薛仁杲更是狂言:"拿下长安,我要把李家人的血,浇灌在朱雀大街上!"然而,就在大军即将出发时,薛举突然暴毙。临终前,他抓着薛仁杲的手腕,气若游丝:"儿啊莫要太狠"

    父亲的死,彻底撕开了薛仁杲的最后一丝理智。他继位后,不仅没有收敛暴行,反而变本加厉。有次宴请群臣,他竟当着众人的面,将一名谏臣的舌头割下,笑着说:"看你还敢不敢多嘴!"麾下将领人人自危,不少人暗中与李渊勾结。

    武德元年九月,薛仁杲与李世民的唐军在浅水原展开决战。薛仁杲派部将宗罗睺挑战,唐军坚守不出。宗罗睺每天在城下叫骂,骂声震天。李世民却稳坐中军帐,对诸将说:"贼军骄横,我们坚守疲敌,时机一到,必能破敌!"

    十天后,薛仁杲军中粮草渐少,军心浮动。李世民抓住机会,亲率数千玄甲军突袭。宗罗睺仓促应战,被杀得大败。薛仁杲率军出城救援,却发现自己的部将纷纷倒戈。原来,他平日里的残暴,早已让人心丧尽。

    夜幕降临时,薛仁杲孤零零地站在城墙上。城外,唐军的火把连成一片,宛如一条红色的巨龙。他握紧腰间的佩剑,想自刎,又不甘心;想突围,却发现连一匹战马都找不到。最终,他打开城门,向李世民投降。

    被押解到长安的路上,薛仁杲望着熟悉的陇西群山,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骑马射箭的场景。那时的他,也是个天真的少年,怎么就成了人人惧怕的"恶魔"?抵达长安后,李渊下令将他斩首示众。刑场上,百姓们朝他扔着烂菜叶,薛仁杲却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不甘与绝望。

    薛仁杲的一生,是一场由权力和欲望酿造的悲剧。他本有称霸天下的实力,却因残暴嗜杀,众叛亲离;他本可以成为一代枭雄,却最终沦为历史的笑柄。从陇西霸王到阶下囚,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贪婪与疯狂,也警示着后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