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3章 年太原强奸案:受害者是工程师,罪犯直接被判死刑
    1986年6月17日深夜11时20分,从北京开往太原的k601次列车缓缓驶入太原站。

    46岁的女工程师王佳琦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拎起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走下火车。

    站台上昏黄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公文包里装着刚在北京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专家高度评价的论文。

    "师傅,去北城多少钱?"王佳琦向站前揽客的出租车司机询价。

    "大姐,这大半夜的,给15块吧。"司机搓着手回答。

    王佳琦犹豫了一下,想到家里还有正在读高中的儿子需要学费,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谢谢,不用了。"

    凌晨1点40分,王佳琦独自走在空旷的站前广场上。

    六月的夜风带着几分凉意,她裹紧了身上的灰色风衣。从火车站到北城区天地坛巷的家不过两公里路程,这条走了十几年的路,今晚却显得格外漫长。

    2点15分,当王佳琦拐进熟悉的天地坛巷时,巷子里静得可怕。

    突然,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链子声从身后传来。

    王本能地往路边避让,却不料骑车男子猛地扔下自行车,一个箭步冲上前,用沾满机油的手死死掐住了她的脖子。

    "救救命!"呼救声还未出口,就被粗暴地捂了回去。

    王佳琦的眼镜在挣扎中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恰在此时,一辆满载红砖的拖拉机轰鸣着驶过巷口,刺眼的车灯照亮了歹徒狰狞的面容。

    王佳琦用尽全身力气挣脱束缚,朝着拖拉机拼命挥手呼喊:"停车!救救我!"

    车灯下,她清楚地看见司机惊恐地睁大眼睛,而坐在砖堆上的装卸工却刻意别过脸去,装作没看见。

    拖拉机的轰鸣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街道尽头,带走了她最后的希望。

    "臭娘们,再叫就弄死你!"歹徒恶狠狠地威胁道,浓重的口臭喷在王佳琦脸上。

    他将她拖拽至巷子深处一个堆放杂物的角落,这里远离路灯,漆黑一片。

    借着偶尔闪过的车灯,王佳琦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注意到这个身高约1米65的歹徒穿着沾满油污的蓝色工作服,左臂上隐约可见一个歪歪扭扭的"s"形刺青。

    当对方俯身时,一股浓重的机油味混合着汗臭扑面而来。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那辆被随意丢弃在路边的自行车——白色挡泥板已经锈迹斑斑,坤式车架上的红漆剥落大半,后轮挡泥板上还贴着一张泛黄的《少林寺》电影海报。

    车把上缠着脏兮兮的纱布,后座用铁丝固定着一个破旧的工具包。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折磨中,歹徒无意中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你认识玲玲不?她在7路公交上班"

    这句随口而出的话,夹杂着浓重的太原口音,后来成为破案的重要线索。

    凌晨4点30分,街上隐隐约约出现清洁工开始打扫路面,歹徒终于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扬长而去。

    王佳琦瘫坐在地上,颤抖着整理好被撕破的衣衫。

    她强忍泪水,踉踉跄跄地走向几十米外的家。

    推开家门时,丈夫王宏杨(化名)正在厨房准备早餐,看到她狼狈的样子,手中的锅铲"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听闻自己妻子遭受如此侮辱,王宏杨心拔凉拔凉的,没有半点犹豫,马上拨打了报警电话。

    6月18日上午8时整,太原市公安局北城分局刑警队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队长李建国掐灭第五支烟头,在案情分析板上重重写下三个侦查方向:

    1 画像排查:邀请解放路画社资深画师绘制嫌疑人画像

    2 车辆布控:重点排查白色坤式自行车

    3 夜间蹲守:在案发地周边设置流动岗哨

    "这个案子性质极其恶劣,"李建国声音沙哑地说,"受害人是高级知识分子,影响太坏。上级要求限期破案!"

    画像缉凶

    解放路"艺苑画社"内,65岁的老画师张卫明戴着老花镜,仔细聆听王佳琦的描述。

    老人手中的炭笔在画纸上沙沙作响,不时停下来询问细节:"嘴唇是这样突出吗?眼睛间距有这么宽吗?"

    当第五幅画像完成时,王佳琦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就是这张!特别是这个凸嘴唇,简直一模一样!连左边嘴角这颗痣都画出来了!"

    画像上的男子约二十五六岁,长脸、凸嘴、小眼睛,左脸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这张画像被紧急复印了两百份,分发到各个派出所和巡逻队。

    全城搜捕

    接下来的半个月,刑警们翻阅了近万份户籍档案,筛选出12名重点嫌疑人。

    侦查员王建军和搭档每天工作18个小时,走访了三十多家工厂,排查所有有前科的机修工人。

    7月6日中午,王佳琦在菜市场买菜时,突然在大观园澡堂附近发现一辆可疑自行车。

    那熟悉的白色挡泥板和坤式车架让她浑身发抖。她立即跑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报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警车呼啸而至时,自行车却已不见踪影。

    澡堂存车处的老张头回忆说:"那小子二十出头,黑瘦黑瘦的,总跟几个小青年一起来洗澡。他那破车我认得,后挡泥板用铁丝绑着。"

    案件陷入僵局之际,细心的王建军重新梳理案卷,发现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歹徒提到的"玲玲"。刑警队立即对全市公交系统展开排查。

    7月8日,在走访了4个公交场站、12个车队后,终于在14路车队找到曾在7路车当过临时工的王玲。

    这个23岁的姑娘仔细端详画像后摇头:"我前男友里没有这样的人。"但她随即补充道:"不过我闺蜜李霞曾经交往过一个在工厂上班的矮个子,好像左臂有纹身。"

    7月9日下午,侦查员在双塔寺街32号院外蹲守。

    傍晚6点20分,一个穿着油渍工装的矮个男子哼着小曲走进院子。当他掏出钥匙准备开门时,王建军一个箭步上前:"赵得广!"

    "啊?"男子下意识回头,正好对上刑警手中的画像。他脸色瞬间煞白,转身就要逃跑,却被埋伏在后的两名警察按倒在地。

    在审讯室里,面对确凿的证据,这个曾因流氓罪被劳教三年的惯犯终于崩溃。

    他供认,6月18日凌晨作案后,为躲避追查,特意将自行车重新喷漆,但那个标志性的白色挡泥板还是暴露了他。

    1986年11月15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座无虚席。当审判长宣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站在旁听席上的王佳琦泪水无声地滑过脸颊。

    她的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曾经带去北京参会的学术论文。

    庭外,深秋的阳光温暖地洒在法庭门前的台阶上。王建军点上一支烟,对身边的同事说:"走,去把案卷归档吧。明天还有新的案子等着呢。"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90年代大案系列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