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6章 血色公海:1998年“长胜轮”惨案始末(3)
    情妇才刚刚穿着睡衣慵懒地走出房门,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拖到一旁,牢牢控制住。

    与此同时,三名身姿矫健、手持 79 式微型冲锋枪的特警,如闪电般从大开的大门冲进客厅。

    当时,索尼正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突然听到门口传来急促杂乱的脚步声,他那长期游走在罪恶边缘培养出的敏锐直觉,瞬间让他明白大事不妙。

    只见他反应极为迅速,像弹簧一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卧室狂奔而去。

    一冲进卧室,他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往枕头底下摸去,那里藏着他视为保命符的枪。

    然而,刑警们的行动更为敏捷!还没等索尼转身举枪瞄准,一支冰冷的冲锋枪口就已经死死地顶住了他的后脑勺。

    这个平日里在公海上杀人越货、恶行累累、凶名远扬的海盗头子,此刻在这绝对的武力威慑面前,就像一只被吓坏的老鼠,吓得浑身如同筛糠般剧烈颤抖起来。

    他惊恐万分,不由自主地松开了已经摸到的枪,乖乖束手就擒。

    随后,刑警们从枕头下顺利搜出了那把子弹已然上膛、随时都能击发的 54 式手枪。感受到那近在咫尺的危险,冷汗不知不觉浸湿了索尼的后背。

    截至此时,长胜轮案中四名核心主犯里的三人——黄达铭、贾宏伟、索尼,都已纷纷落入法网。

    警方根据他们的供述,乘胜追击,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行动。凭借着这些线索,警方迅速出击,将最后一名主犯翁泗亮以及另外 17 名从犯一一抓捕归案。

    这起曾经震惊中外、让无数人胆寒的海盗劫船杀人案,在警方雷厉风行的行动下,终于成功告破。

    落网海盗们的供述,逐渐拼凑出长胜轮惨案那令人发指的全过程,也如同一把钥匙,揭开了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国际海盗网络。

    案件的背景要追溯到在 90 年代末期,印尼国内政治局势陷入动荡不安的漩涡,国家部分海域的管控处于失控状态,这一混乱局面为海盗活动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海盗行径愈发猖獗。

    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海盗活动如野草般肆意猖獗起来。而主犯索尼,便是在这片罪恶的土壤中滋生的恶魔之一。

    索尼·韦,原本是一艘货轮上备受认可的大副。他语言天赋极高,精通 8 种语言,航海技术更是达到了精湛娴熟的水准。

    然而,赌博的恶魔悄然缠上了他,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很快便欠下了巨额债务。

    面对无力偿还的债务,索尼·韦的人生轨迹从此偏离正轨,逐渐堕落,最终选择加入海盗团伙,凭借自身能力迅速成为职业海盗头目。

    随着印尼当局打击海盗力度的不断加大,索尼·韦等海盗犹如惊弓之鸟,开始流窜至其他国家海域继续作案。

    1998 年 8 月,心怀不轨的索尼·韦找到了正在汕尾“承包”缉私艇的翁泗亮和黄达铭。

    在一次秘密会面中,索尼·韦向他们透露了抢劫货轮的罪恶计划,并极力游说二人加入。

    翁泗亮和黄达铭本就觉得“缉私”工作来钱缓慢,难以满足他们对财富的渴望,在索尼·韦的蛊惑下,二人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便欣然同意了这一罪恶的提议。

    之后,索尼·韦通过翁泗亮的牵线搭桥,与在深圳负责看场子的黑社会头目贾宏伟取得了联系。

    贾宏伟听闻这一“发财大计”后,心中的贪欲被瞬间点燃,当即决定带着他手下的 6 名东北籍打手入伙,他们负责在中国海域具体实施抢劫行动。

    而索尼·韦则着手组织另外 16 名印尼海盗,这些海盗将承担接应以及把劫得的船只开往他国进行销赃的任务。就这样,一个中外匪徒勾结、分工明确的海盗团伙悄然形成。

    1998 年 9 月,这股由各国不法之徒拼凑而成的海盗团伙迎来了首次作案。他们精心策划,乔装成中国边防缉私人员,妄图以此迷惑过往船只。

    凭借着伪装,他们持枪顺利登上了一艘新加坡货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货轮上的 21 名船员毫无反抗之力,很快便被海盗们制服。

    这艘货轮上装载着 5000 吨食用棕榈油,这些棕榈油价值约 280 万美元,堪称一笔巨额财富。

    得手之后,索尼·韦如同指挥一场罪恶交响曲的恶魔,冷静地指挥着印尼海盗将船驶向公海,企图将其开往印尼进行销赃。

    此时,新加坡货轮的船长凭借着过人的机智,敏锐地察觉到危险逼近,提前发出了被海盗劫持的求救信号。

    这一信号迅速传至新加坡政府。新加坡政府反应极为迅速,第一时间与印尼政府取得紧密联络,随后,两国协同派出海军,在相关海域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搜捕行动。

    海盗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强大压力,在恐惧的笼罩下,他们不敢轻易杀害船员灭口,只能匆忙将货船驶回公海,无奈地释放了全部船员以及大部分货物。就这样,海盗们的首次劫掠计划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战失利并未让海盗团伙就此收手,反而激起了他们变本加厉的报复心理。

    团伙头目索尼指使贾宏伟从越南购置了大批枪支弹药,其中包括威力巨大的自动步枪、便于携带的手枪以及杀伤力惊人的手雷。

    同时,索尼又网罗了十多名来自东北的亡命之徒,将其纳入打手队伍,使得整个海盗团伙的武装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也就是 1998 年 9 月至 11 月期间,他们在汕尾附近海域肆意妄为,连续实施了 4 次抢劫行动。

    然而,他们抢到的货船所载运的尽是水果、粮食等价值不高的货物,最终获利少得可怜。

    经历了五次“小打小闹”却收获甚微后,索尼不甘心就此罢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改变作案策略。

    索尼盘算着,下一次行动要实施更大胆、更残忍的计划:不仅要抢夺船上有价值的货物,如果条件允许,还要直接将整艘船劫走卖掉。

    更为残忍的是,为了不留任何痕迹,他们要将船上所有船员全部杀光灭口。毕竟,一艘万吨货轮本身的价值就高达数百万人民币,这对贪婪的海盗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头脑简单、行事鲁莽的贾宏伟及其打手团伙,听闻此计划后,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

    然而,团伙中更为狡猾谨慎的翁泗亮和黄达铭却有着不同的考量。他们深知此举动静太大,一旦实施,面临的风险极高。

    经过一番权衡,两人最终决定只提供作案船只——一艘缉私艇,而不直接参与出海抢劫以及残忍的杀人行动。

    1998 年 11 月 13 日,阳光洒在上海宝钢码头,万吨散货轮——长胜轮静静停靠在泊位上。

    这艘船东为中国香港地区惠博公司、在巴拿马注册的巨轮,承载着万余吨用作水泥原料的煤渣,即将开启前往马来西亚的航程。

    船上的全部 23 名船员,均由中国广州远洋公司派出,他们满怀对此次航行顺利完成的期待。

    然而,就在长胜轮离港的前一天,也就是 11 月 12 日,一个神秘电话打破了平静。

    远在汕尾的翁泗亮拨通了贾宏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低沉而神秘:“准备出海‘干活’(抢劫)!”

    事实上,在这次罪恶行动展开之前,翁泗亮早已与索尼经过多次秘密谋划,敲定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方案:“既要抢劫货物(如果货物有价值的话),更要夺取船只,而且要将船上所有船员全部杀害,抛尸公海。”

    翁泗亮还提出了两条所谓的“原则”:其一,绝对不能对中国船只下手(考虑到立足本土作案,容易引火烧身);其二,抢劫以及抛尸的行为必须在公海进行。

    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海盗们严格执行这两条“原则”,案件侦破的难度将会极大地增加。

    1998 年 11 月 16 日中午 12 时许,辽阔的中国台湾地区海峡上风平浪静,阳光炽热地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贾宏伟、索尼带领着十多名身强力壮的东北打手,驾驶着由黄达铭提供的“缉私艇”,在这片海域中穿梭前行。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仿佛一群饥饿的恶狼正在搜寻猎物。

    索尼手持望远镜,站在“缉私艇”的船头,目光如鹰般扫视着茫茫海面。突然,他的眼神定格在远处一艘悬挂着巴拿马国旗的货轮上。

    那艘船身漆成黑色的货轮吃水很深,缓缓航行在海面上。索尼凭借经验判断,这艘货轮必定满载货物,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毫不犹豫地下令:“全速追击!”

    “缉私艇”加足马力,在海面上全速朝着目标冲去。

    大约 2 个小时后,“缉私艇”终于追赶上了那艘黑色货轮——长胜轮。索尼身手敏捷地走上长胜轮的甲板,手中挥舞着旗帜,打出要求对方停船接受“边防检查”的旗语,一场罪恶的劫持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

    长胜轮的船长黄金庚,今年 44 岁,拥有超过 20 年的航海经验,曾在东南亚海域闯荡时遭遇过海盗,可谓是久经风浪。了。

    这一日,当看到一艘自称“中国缉私艇”的船只出现,并要求长胜轮停船时,黄金庚心中虽满是意外。

    毕竟在公海区域,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进行此类检查的,但出于对“国家执法”本能的信任,他还是果断下令停船。

    货轮缓缓停稳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所谓的“缉私艇”上,一群海盗狂喜不已,迫不及待地驾艇试图靠近长胜轮。

    然而,海面风浪汹涌,“缉私艇”在靠近过程中,船头猛地撞上了巨大且坚固的长胜轮船身。

    巨大的冲击力使得“缉私艇”瞬间碎裂,海水汹涌灌入,这一幕正好印证了之前得到的线报。

    海盗们在混乱中狼狈地攀爬上长胜轮,粗略估计约有 20 人。这些海盗全都身着仿制得惟妙惟肖的中国边防军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