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6章 卾南八尸悬案(5)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陈小润悠悠转醒。她的意识还处于混沌之中,身体却仿佛被一股求生的本能驱使,挣扎着起身,脚步踉跄地朝着大门外跌跌撞撞奔去。

    或许她试图发出呼救声,想要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围;又或许,这只是她在极度恐惧之下的本能反应,一心只想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刚刚解决掉汪世书的凶手,如同鬼魅一般紧追而出。追到屋外,陈小润本就站立不稳的身躯,一个踉跄扑倒在柱子上。

    她下意识地抱住柱子,仿佛那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然而,无情的凶手却丝毫没有放过她的意思,迅速补上致命一击。

    此时,屋内的格局有些复杂。左边屋里藏着一个人,右边屋里则有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

    算起来,这五个人当中有三个男人。若是他们能够齐心协力,联合起来,说不定还能与凶手拼上一拼,抵挡一阵,哪怕不能将凶手制服,至少也能让凶手受伤,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可是,令人惋惜的致命错误还是出现了。那三个男人,有的被眼前血腥恐怖的场景吓得失了魂魄,全身瘫软无力;有的则出于明哲保身的自私念头,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避,选择了对外面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

    再看左边房子里的那个人,最初他其实是待在中间屋里的。当时,他不但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外面的打斗声和呼喊声,甚至亲眼目睹了那血腥的一幕。

    恐惧瞬间将他笼罩,他慌不择路地逃往陈小润的卧室。到了卧室后,他用尽全力,用自己的肩膀死死顶住门,仿佛这样就能将外面的危险彻底隔绝。

    很明显,他平时一般是不会进入女人房间的,此刻的行为无疑是在躲藏、避难,是他极度恐惧的最好证明。

    这里有一个极为诡异且值得注意的现象。凶手进入之后,先是在中间屋子里打死了两个人。

    这期间,陈小润还挣扎着跑到了屋外,又被凶手追出去,最终惨死于柱子之下。整个过程并非瞬间完成,而是持续了一段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屋内的其他人为什么不组织起来抵抗呢?恐怕是因为,他们在内心对凶手有着这样的判断:凶手是冲着汪世书和陈小润来的,觉得凶手仅仅是与老板之间存在恩怨纠葛,和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相干。他们天真地认为“冤有头债有主”,只要自己不掺和,就能置身事外,因此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冷酷无情的凶手早已下定决心要将所有人灭口,一个都不放过。就这样,中间屋内的工人在恐惧的驱使下,逃入陈小润房间内,拼尽全力用肩膀顶住门,试图为自己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这一切,清清楚楚地落入了凶手的眼底。凶手的脸上闪过一丝狠厉,毫不犹豫地追了进去。只见他卯足力气,一脚狠狠地踹向那扇紧闭的门,伴随着一声巨响,门上瞬间留下了一个清晰的脚印。

    门被踹开的刹那,躲在门后的人失去支撑,直直地倒在了地上。凶手没有丝毫犹豫,手中的木棒高高举起,猛地落下,只听“噗”的一声闷响,那人的脑袋瞬间开了花,鲜血溅得四处都是。

    此时,凶手的目光投向了右边的屋子。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他要将这屋子里的所有人,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无辜的小孩,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一个活口都不能留下。

    右边的屋子里,此刻还躲着四个人,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他们早已被恐惧彻底笼罩,吓得失了方寸,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拼尽全力顶住房门,仿佛这样就能将危险挡在门外。

    他们的双手因为用力而泛白,额头满是汗珠,紧张地听着门外越来越剧烈的撞门声和敲打声,每一声都像重锤一样敲在他们的心上,让他们的恐惧不断加剧。在他们心中,破门而入不过是时间问题,死亡的阴影越来越近。

    终于,凶手的撞击有了成效,门的下半部分被撞出了一个巨大的洞,上面的木板不堪重负,“哗啦”一声掉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凶手的身上。

    就在这混乱的时刻,那个名叫吴梁波的小孩,不知哪来的勇气,趁着破门的瞬间,从门洞里钻了出来。他小小的身影在凶手身边一闪而过,试图逃离这可怕的地方。

    然而,凶手反应极快,手中的木棒顺势一挥,重重地落在了小孩的头上。小孩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叫喊,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小小的身体不再动弹。

    看到门被撞破,屋里的人顿时全傻了。至于他们是否曾苦苦哀求凶手放过他们,如今已无从知晓。

    但现场留下的痕迹,却无声地诉说着当时的惨烈。可以看到,有两个人绝望地跪在地上,身体紧紧地缩成一团,试图用这种方式躲避即将到来的厄运;另一个人慌不择路,钻进了床底下,以为能找到一丝生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这一切都是徒劳,凶手高高地站在那里,占据着绝对的高位优势,手中的木棒如死神的镰刀,从上面恶狠狠地劈头而下。那三个可怜的人,就这样在极度的恐惧中,被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溅到墙上的血迹和脑浆,离地面都不到 80 厘米,这些触目惊心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默默解答着当时那场惨剧中的一些细节。

    刑警对现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察,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

    凶手残忍地杀害众人后,并未就此停手。他俯身捡起汪世书掉落在地的菜刀,而后在每具已亡故之人的脖子上重重砍过。

    尸检结果显示,凶手挥刀的力度极大,每一刀下去,都几乎让死者头身分离,仅仅一刀,便足以致命。显然,凶手如此行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确保在场之人无一生还,不留任何活口。

    实际上,凶手与这些受害者之间并无深仇大恨,这场血腥杀戮不过是他为达成某个目的而扫除障碍的手段。凶手真正的目的是谋取钱财,他坚信这屋内藏有数额不菲的财富。

    于是,在血腥杀戮之后,凶手便开始了一场细致而耐心的寻宝之旅。从现场被翻动的状况不难看出,他找得极为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自认为可能藏钱的地方。

    然而,一番搜寻过后,凶手终究未能找到想象中的大量财物,否则现场也不会呈现出如此大面积的翻动迹象。据走访那些与陈小润相熟的人得知,陈小润身上当时应该带有三千多元现金,想必这笔钱最终落入了凶手囊中。如此大费周章地杀害多人,却只得到为数不多的钱财,凶手内心想必充满了沮丧。

    此时,时间已悄然来到晚上九点多。公路上偶有摩托车驶过的声音传入凶手耳中,可他却并未因此而慌乱逃离。那时的凶手,浑身上下、从头到脚都沾满了受害者的鲜血,汗水也不停地从额头渗出,整个人气喘吁吁。

    在这种状态下,凶手选择了冷静等待,直到自己逐渐恢复平静,随后对浑身的血迹和血衣进行了一番掩饰处理。鉴于此,警方有必要对现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详细记录到底丢失了哪些物品,包括受害者的衣物等细节。

    这对于查明凶手逃离现场时所穿衣物至关重要,而被凶手换下的衣物以及作案凶器,极有可能被其丢弃在了窑中。

    在至关重要的案情分析会上,尚武神情专注且自信,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对案件的独到判断。

    他语气坚定地指出,此次凶案系一人单独作案,而且凶手与吴小发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随后,尚武详细且深入地刻画了凶手的特征:

    其一,对环境极度熟悉。凶手仿佛对石灰厂的每一处角落都了若指掌,无论是各个房间的具体布局,还是厂内人员的日常情况,都在其清晰的认知范围内。这种熟悉程度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很可能是长期在附近活动或者对该厂有着深入了解的人。

    其二,具备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从整个作案过程来看,凶手自始至终都戴着手套,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指纹,也不存在可供提取的 dna 痕迹。

    这一系列细致且专业的行为,充分显示出凶手在作案前进行了精心策划,对警方的侦查手段有着一定的了解,极力避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线索。

    其三,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尚武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凶手与吴小发关系匪浅,极有可能是其朋友或者亲戚。正因如此,吴小发对凶手毫无防备之心,这才使得凶手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

    其四,明确作案动机。综合各方面线索推测,凶手的主要目的是谋取钱财。然而,在作案现场,凶手最终仅仅从陈小润身上找到了三千多元现金,其他财物并未被找到,这或许暗示着凶手对财物的获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在寻找财物的过程中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干扰。

    尚厅的分析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然而,现实情况却异常严峻,案件的侦破工作犹如陷入泥沼,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现场留下的线索极为有限,凶手强大的反侦查能力更是给侦破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使得整个案件的调查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面对如此困境,专案组迅速且高效地行动起来。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排查计划,对吴小发的生活圈子、生意圈子以及亲属圈子展开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排查工作。

    专案组的成员们不辞辛劳,日夜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员。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过多轮细致入微的筛查,案件的进展却十分缓慢。嫌疑人仿佛隐藏在黑暗之中,始终未能浮出水面。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以及毫无进展的局面,让专案组成员们逐渐出现了焦躁情绪,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专案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邀请足迹专家协助调查。专家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对现场遗留的足迹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在她的努力下,多名原本具有嫌疑的人员被排除在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