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0章 锦囊妙计
    江明的这个计谋,旨在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中山国之所以难打,地势险峻,军民团结只是一方面

    真正的核心要素,是有有能力的将领在。

    只要把这个“钉子”给拔了,其实地利方面的优势,并不占主导作用!

    打仗,关键还是要看人的因素!

    中山国君剥了狐堰的皮以后,带来了一系列极其负面的影响!

    首先就是大失人心!

    中山国之前之所以‘难啃’,上下团结,军民一心是关键!

    现在忠心耿耿的狐堰被剥了皮,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不让那些忠良们寒心?

    连狐堰这等忠臣都难逃一死,自己还在这儿当什么“孝子贤孙”,一个个也都开始谋求出路了。

    而那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听说狐堰这样的柱国忠臣都里通外国,背叛了中山南,他们更是产生了信仰上的动摇认为中山国完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能保护他们了。

    所有的臣民都在考虑退路

    甚至有些老百姓,甚至边军,都偷偷的连夜逃跑,逃亡到燕国去。

    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还是比较开放的,没有那么严格的‘户籍制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江明在逃到燕国之后,才能很快的落户安家。

    人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百姓,才能供养军队。

    所以,列国国君都把其他国家的百姓逃亡自己的国家,当成一种荣耀,还有实实在在的实惠!

    就像曾经有个流民嘲笑贵族的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我想去哪里,完全由我的脚说了算!而你是贵族,你只能跟你的家国共存亡,哪天国破家亡了,你的姓氏就出卖了你,该被杀就被杀!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列国争雄的时代,那些贵族反而更有爱国情结的原因。

    但是一般的大臣们,则全都是打工心态,这个国君对自己不好了,立刻就连夜溜走,去伺候别的国君去了

    狐堰一死,直接造成中山国境内十数万百姓逃离中山国,有些郡县甚至连郡守跟着也逃了。

    他们熟知燕国鲜卑集团的行事作风,一旦国破,玉石俱焚,老人孩子全部杀死!

    这也是独孤燕给江明留下的‘政治恶名’。

    中山国君见大量的百姓出逃,民心尽失,大臣们也都貌合神离,似心有鬼胎,他的疑心病更重了!

    进一步的加强了特务机构对诸位大臣的言行监督和管控。

    中山国上下人人自危,国内的空气都令人窒息!

    幸好南边没有战事了。

    中山国君于是就把大量的军队都调集到了北方,填补陉关防线的空缺!

    原本经过陉关歼灭战之后,陉关的守军只剩下了2万5000人!

    中山国君视陉关为国本,陉关若失,中山必亡于是他把80的军队都‘押注’了上去,一共凑够了5万两千人!

    统统的交给自己的那个心腹爱将来统领。

    中山国君的那个心腹爱将单良到了陉关后,听取了下属们的汇报,又认真的观摩了一番战场的地形主打一个认真‘抄作业’!

    他也不傻,知道狐堰的军事指挥能力是远远超过自己的!

    既然自己想不出更好的防守策略,那不如直接就原班照抄狐堰的‘排兵布阵’。

    如此这般,尽管不一定能取得多大的胜利,但一定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而且,他的主要任务是守关,并非是‘开疆拓土’!

    只要能北方边镇给守住,让敌军来多少死多少,这就足够了!

    于是,他5万多名士兵,全部都安排到山路的两侧,安营扎寨

    而陉关那里,基本上不做什么防守,和狐堰一样,主打一个“关门打狗”的战术,尽可能的杀伤燕军的有生力量!

    并且,针对上一次慕容烈攻破的山坡“突破口”,单良又做了重点的防御工作

    即把坡挖得更加陡峭,难以攀登,还在山坡上洒满了‘丸子’大小的铁蒺藜。

    如此这般,只要燕军敢上山,不说以身体抵挡滚木雷石,就是这藏匿于草坷里的锋利的铁蒺藜,就足以扎破他们的脚,让他们寸步难行,只能在山道谷底,活活被困死,射死

    客观的讲,他的这套安排,已经达到了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天花板!

    但在军事家的圈子里,确是‘弱鸡’的存在

    江明在锦囊密信中写的很清楚:这次敌军定然还会采取上次的策略,因为以他们的智商,一定会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故而这回应顺应的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的想法上做文章他让慕容烈按照自己留在顾郡大营了3d地形沙盘演示地图上找到陉关的水源,将水路切断,只围不攻,活活的渴死他们!

    从上一次独孤燕被困,然后慕容烈逆势杀出这件事上,江明看出了慕容烈的“军事才能”潜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伙子虽然比较气盛,被独孤燕煽动着犯了轻敌的大错,但能及时的悬崖勒马。

    说明,他还是很有大的名将的培养空间的!

    所以,这第二次陉关之战,江明就下令,将所有残部人马,统统都交给慕容烈一人指挥。

    至于独孤燕,在家里待产就好!

    

    经过了上一次的惨败,拓跋部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数千人。

    加上慕容烈麾下的4万多人,总兵力只有4万五千人。

    不过好在思想得到了统一,有着清晰的战略意图和部署,慕容烈也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大大方方的直接攻破了防守空虚的陉关,然后快速通过山道,封锁住了几处水源地,接着就在山脚下安营扎寨,不再往前一步!

    这种山道歼灭战,和守城的翁城歼灭战有着很大的不同。

    道路逼仄,适合围歼敌人的区域,不见得就是水源地。

    而水源地,往往又都是地势比较低,四周开阔的地带。

    纵然敌军居高临下,但只要保持着足够的距离,他们的箭照样射不过来。

    就这样,慕容烈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精巧布阵,切断水路,直接就把中山国的五万大军围困在了山头之上。

    中山国的军队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要么直接冲杀下来,来到谷底跟鲜卑人一较长短。

    要么就是沿着山巅往后撤全面撤出这片可以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

    可是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北边的门户大开,将内部的“盆地”平缓区域彻底暴露在了鲜卑人的兵锋之下

    这样的安排,别说单良不敢,中山国君也肯定不愿意!

    眼看鲜卑也不前进,就在山脚下开阔的地方安营

    山上的单良那叫一个急,一个劲儿的咒骂,说鲜卑人为啥就不忘那最狭窄的口袋里钻呢?

    他这话纯属弱智

    战争,都是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来操作的。

    岂能事事都按照他的想法来?

    之前狐堰歼灭独孤燕的部队,那是深夜

    独孤燕贪功冒进,这才误入了最危险的狭长地带。

    这一回,慕容烈就是来‘恶心’和‘包围’山上的中山军队的,岂能往火坑里跳?

    一天,两天,这还行

    到了第三四天,这山上的中山国的士兵们一个个都渴疯了,甚至啃山上的草来解渴。

    而且随着时间越延续,他们的口渴会越来越严重,有些士兵甚至喝了自己的尿!

    现在已经到了夏季,头顶上的太阳灼烤,山上也没什么树,烈日当空下,每天都像是地狱一样又渴又热又累,还有蚊虫的叮咬。

    山头上的中山国军队简直苦不堪言!

    而山脚下的鲜卑人的部队,则表现十分的“无耻”。

    他们因为掌握了水源,不但在山下一个个喝得饱饱的,还洗澡,浇树,使劲的浪费看得满嘴是泡的中山国士兵一个个双眼迷茫,嗓子眼直咽干吐沫。

    地下水,肯定是在山脚下才有。

    自古从来没有在山上挖井的

    眼看情况越来越危险,战斗力越来越下降,单良也准备拼一把,他派出了一万精兵,夜间偷袭下山,想跟鲜卑人抢夺水源。

    然而,慕容烈早就按照江明的吩咐,在他们最容易抢夺的水源处撒下了大量的巴豆粉!

    这些中山国的士兵,一看见水,都想疯了一样,拼命的喝

    然后一个个争抢着往山上运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单良指挥的无知!

    仗都打到这逼样儿了,他还不长教训,还往上运水,想负隅顽抗呢。

    也侧面的说明,他根本没有在山下跟鲜卑人正面‘硬碰硬’的勇气!

    其结果,自然是极其惨烈的

    这些喝了巴豆水的士兵,一个个怎么喝进去的,又怎么拉出来!

    巴豆那东西就算是个正常人,吃一点也能把你拉脱水。

    更何况他们如此这般超剂量的灌服?

    这一万士兵不到一会儿瞬间上吐下泻,满裤裆里拉得都是屎,连脱裤子的时间都来不及

    而这个时候,一开始被‘打败’,让出水源地的鲜卑士兵们又杀了回来,箭射刀砍,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一万多提着裤子的中山国士兵,全部都殒命在了鲜卑人的铁骑之下。

    慕容烈也终于报了之前7000兄弟命丧峡谷之仇!

    喜欢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