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4章 少年陈总工程师
    无奈之下,他施展“心照不宣”的手段,这是《蜂花柬》中一种高阶的感知技巧,需要消耗大量心神,相当于燃烧三天的功力,将影像投射到心灵的照壁之上,那照壁如同一面巨大的屏幕,由纯粹的精神力量构成,能放大最细微的信息,将模糊的轮廓变得相对清晰,如同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这才隐隐约约、影影绰绰地看到了一些画面。

    在影像浮现的瞬间,邱癫子只觉一股寒意从尾椎直冲脑门,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像被针扎过一般,根根分明,周遭温度仿佛降至冰点,空气都变得冰冷刺骨,呼出的气息都变成了白雾,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心跳如擂鼓,“咚咚”作响,撞击着胸腔,几乎要跳出来,震得肋骨都在发麻。

    这是棕木梯子最后的记忆,是它临终时最刻骨铭心的片段,如同人在弥留之际脑海中闪过的最后画面,最深刻、最难忘,带着强烈的情感烙印。

    正因如此,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仍残留着一丝痕迹,如同烙印般无法磨灭,深深镌刻在木质的灵魂中,与纤维融为一体,无法被岁月抹去。

    而此刻,被邱癫子放出的“蜂儿”采集殆尽,再无留存,这最后的记忆碎片从此找到了归宿,融入了邱癫子的感知中,成为他记忆的一部分,这或许就是“传承”的另一种形式,无形无质,却能跨越时空,将信息传递下去,如同基因的延续。

    这些蜂儿,每个都成为了蜂信子,他们都是记忆高手们观想出来的数理象征,代表着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精准而高效,误差不超过百万分之一,能捕捉到最细微的痕迹,哪怕是百万分之一秒的光影变化,也能清晰记录,如同高速摄像机,这便是“蜂信子”的妙用,是《蜂花柬》中“以小见大”的智慧体现,从一粒花粉中能看出整个春天的模样。

    邱癫子终于看到了,虽然“底片”只有一张,画面模糊不清,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色彩也只有黑白两色,却足以传递出惊人的信息,每一个像素都蕴含着一个故事。

    他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小片段,却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千层浪,涟漪扩散到每一个角落。

    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一个小小少年,身形单薄,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那衣裳的布料是家织的麻布,粗糙扎人,补丁用的是不同颜色的碎布,拼凑出奇特的图案,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狠劲,眼神像狼崽般凶狠,透着一股不顾一切的决绝,那眼神能让最凶猛的野狗都退缩。

    周身散发着一层奇异的血光,那血光暗沉,像是凝固的血液,带着不祥的预兆,将他整个人笼罩,仿佛被血魔附身,那血光的浓度与他手中工具的寒光成正比。

    他手持工具——那工具闪烁着金属的寒光,形状狭长,锯齿锋利,像是一把大号的锯子,锯齿的数量是三十六齿,符合“天罡之数”,正费力地将这棵棕树活生生地锯成两半!

    锯齿每一次拉动,都带出木屑与树汁,那树汁是棕树的血液,带着淡淡的腥气,呈琥珀色,顺着树干流下,在地面上汇成一滩小小的血泊,血泊的形状恰好是一个“煞”字。

    画面中,棕树已摔倒在一堵紫色的山崖之下,那山崖颜色诡异,紫中带黑,像是被血染过又干涸的颜色,透着一股邪气,崖壁光滑如镜,却又布满细小的孔洞,像是无数只眼睛在凝视,每个孔洞中都有一个微小的人影在挣扎。

    棕叶、棕衣和棕根,通通与土层分离,散落在地上,像是被肢解的肢体,叶片还在微微颤动,幅度越来越小,仿佛刚经历过痛苦的挣扎,最终归于平静。

    它倒下了,却依旧挺得笔直,树干没有丝毫弯曲,透着一股不屈的傲气,哪怕死,也要保持站立的姿态,这便是“宁折不弯”的风骨,是君子气节的象征。

    而在那紫色山崖的缝隙中,有无数扭曲的鬼脸若隐若现,面容狰狞,眼睛是两个黑洞,深不见底,嘴巴大张,露出尖利的牙齿,正对着少年发出无声的咆哮,充满了愤怒与怨恨,仿佛在谴责少年的残忍,那些鬼脸的数量正好是七十二个,对应着“地煞之数”,只是画面太过模糊,难以看清细节,让人不寒而栗,后背发凉,像是有无数冰冷的手指在抚摸。

    棕树大多树干笔直,这也是人们制作梯子时,常选用它作为材料的原因,笔直的树干能保证梯子的稳固,不会歪斜,让人攀爬时放心,符合“直则正”的道理。

    邱癫子凭借灵觉深入探究,发现这棵棕树与众不同。

    换作别的树木倒下,多少会给他一种垂头丧气之感,树干弯曲,枝叶低垂,像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放弃了抵抗;有些甚至如同挺尸一般,毫无生气,连最后的尊严都失去了。

    但这棵棕树,带给他最强烈的感觉却是“不屈”!

    那份不屈融入了木质之中,成为了梯子的灵魂,让它即便成为工具,也带着一股傲然之气,拒绝被随意对待,使用时若心怀不敬,它便会发出异响以示抗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不屈”的感觉背后,邱癫子仿佛还捕捉到一丝神秘的意志,似乎这棵树在守护着某个关乎生死轮回的秘密,那秘密重要而神圣,可能是关于忧乐沟人的生死,祖坟的位置与龙脉的走向;关于这片土地的兴衰,何时会有大旱,何时会有丰收;让它即便被砍伐,也坚守着某种信念,将秘密藏在最深的木质中,等待有缘人发现,而邱癫子或许就是那个有缘人,能解开这个困扰忧乐沟数百年的谜团。

    它的材质似乎格外坚硬,远超普通棕木,用手指敲击,声音清脆,如同敲击玉石,而普通棕木的声音则相对沉闷,这是因为它生长在岩石缝隙中,吸收了山石的“金气”,变得坚硬无比。

    邱癫子推测,从外观上看,它或许显得年轻,树干不算特别粗壮,直径约有一尺左右,可这份“年轻”更多体现在它那股蓬勃的精气神上,如同少年人的朝气,充满活力。

    实际上,它的树龄可能不小,邱癫子通过数树结的数量估算,至少有五十年树龄,每一个树结都代表着一次生死考验,有病虫害的侵袭,有极端天气的摧残。

    只是因为生长在岩石包上,土壤贫瘠,能吸收的养分稀少,所以生长极为缓慢,一年仅长半寸,如同在逆境中成长的人,虽外表不显,却有着坚韧的内心,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木质之中,使其坚硬如铁,能与青铜相媲美。

    从它那过分密集的棕衣便可看出,每一层棕衣都代表着一年的生长,层层叠叠,如同鱼鳞,足足有五十多层,必定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煎熬,每一年都是一场与贫瘠、与风雨、与病虫害的战斗,最终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

    而在这漫长岁月中,邱癫子隐隐觉得有一股来自深渊的神秘力量在影响着这棵树的生长,那力量带着毁灭与重生的气息,既带来痛苦——让它生长缓慢,饱受折磨,枝干扭曲;又赋予它顽强的生命力,让它在绝境中得以存活,甚至变得更加坚硬,这便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是“否极泰来”的自然法则。

    邱癫子看着手中的梯子,心中感慨万千。

    这不仅仅是一架工具,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见证了少年的残忍,见证了棕树的不屈,见证了紫色山崖的神秘;一个生命的延续,棕树虽死,其灵魂却寄托在梯子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情感,有棕树的痛苦与不屈,有少年的狠劲与决绝,有杏花嫂的珍视与呵护,每一道木纹都是一页史书,记录着忧乐沟的兴衰。

    他隐隐觉得,那个锯树的少年或许就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他是谁?

    是陈家的祖先,还是某个外来的匠人?

    为何要锯倒这棵棕树?

    是为了修建某种建筑,还是为了破坏这里的风水?

    他与紫色山崖、与扭曲鬼脸有何关系?

    是被其控制,还是在与之对抗?

    而那紫色的山崖、扭曲的鬼脸,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等待着他去探索,去揭开它们的面纱,还原历史的真相,让那些被掩盖的故事重见天日。

    他将继续深入探究,揭开这背后的秘密,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与危险,哪怕要面对那紫色山崖的邪气,面对那鬼脸的咆哮,他也无所畏惧,这便是他作为风水师的责任与担当,守护一方安宁,探寻万物真相,让正义得以伸张,让冤屈得以昭雪。

    与它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一些小树和荆棘丛,以及几堆大大小小的山石和泥土。

    那些小树多是些马尾松和青冈树,树干纤细却韧性十足,直径不过两指粗,被垮塌的土石压得弯折成弓形,弧度接近九十度,枝头却依旧倔强地指向天空,顶芽还在努力生长,像是在与命运抗争; 荆棘丛的枝条带着锋利的尖刺,最长的刺足有一寸,此刻半数被压断,断口处渗出透明的汁液,黏性十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腥气,未断的枝条则紧紧缠绕在一起,形成一道半人高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动物的侵扰。

    几堆山石大小不一,最大的那块足有碾盘般厚重,直径超过六尺,表面布满青苔,绿得发黑,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烫,用手触摸能感受到明显的温度,石缝里还卡着几片破碎的棕树叶,叶片虽已干枯,脉络却依然清晰; 泥土则呈紫褐色,带着簸箕山特有的砂质,颗粒均匀,湿润而肥沃,攥在手中能成团,松开即散,散发着雨后泥土特有的清新气息,其中还夹杂着细微的石英砂,折射着阳光。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