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嫂的家是五间两磨的大瓦房,正房五间一字排开,屋檐整齐如线,瓦片层层叠叠,如同鱼鳞般覆盖着屋顶; 磨出的两间如同两翼,分别位于正房的两侧,一间是柴房,门楣上挂着几串晒干的玉米,金黄饱满; 一间是厨房,烟囱里偶尔冒出几缕青烟,带着饭菜的香气; 中间三间的位置是敞亮的“盖檐”,如同房屋的胸膛,敞开着迎接阳光与清风。
房屋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透着农家的实用与温馨,如同一个温暖的巢穴,用坚实的墙壁与厚实的屋顶,守护着家人的安宁,抵挡着风雨的侵袭。
“盖檐”就是带屋顶的院坝,属于房屋的一部分,只是没有前檐墙,如同一个开放式的客厅。
它既可以挡雨防晒,让家人在雨天也能在户外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大人们可以在这里劳作; 又能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潮湿与闷热,让谷物得以晾晒,让农具得以存放,是农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房屋的“会客厅”,承载着家人的日常活动,见证着家庭的悲欢离合。
那时候,连三合一的混凝土都很少见,建筑材料大多是土坯、青砖与木材。
像汪东西这样殷实的人家,用的都是邱癫子父亲查找开辟出来的,从周家湾大石场专门出产的平整光滑的青石板来铺地面。
青石板质地坚硬,如墨玉般温润,表面经过精心打磨,光滑如镜,能照出人影,甚至能看清天上的云彩在石板上的倒影,随着云卷云舒而变幻形态。
石板的颜色青中带黑,切开后内里却泛着淡淡的绿意,是历经亿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结晶,经久耐用,百年不腐。
石板铺地时采用了邱癫子父亲发明的“打撞缝”技术,不用灌浆糊缝口,而是通过精确的切割与拼接,让石板的边缘相互咬合,形成紧密的连接,能让石板间的镶结处没有缝隙,如同整块石板切割而成。
这种技术是邱父耗费三年时间研究出来的,结合了古代的榫卯结构和现代的力学原理,通过石板之间的摩擦力与压力,形成稳定的整体,能让石板承受更大的重量,不易松动,即使车辆碾过也安然无恙。
这样农户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不能下地的雨天,在自家的“盖檐”上进行脱粒、选别、篾编、针线等活计,不耽误农时,也不受天气影响,让每一寸时光都得到充分利用,让每一份辛劳都有所收获。
盖檐既能挡风雨,光线又充足,阳光透过屋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天然的舞台灯光,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换角度,在石板地上投下移动的光斑。
是一家人活动作息最频繁的地方。
白天,这里是劳作的场所,男人们脱粒时的号子声,木锨与谷物摩擦的沙沙声,交织成丰收的乐章; 女人们纳鞋底时的针线穿梭声,孩子们追逐打闹的欢笑声,汇聚成生活的交响。
晚上,这里是乘凉的角落,老人们摇着蒲扇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萤火虫在周围飞舞,星光透过屋顶的缝隙洒下,如同天空的眼睛,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同一个微型的小社会,浓缩着农家的悲欢离合,展现着生活的本真。
“盖檐”的进深通常是九尺,这个尺寸是有讲究的,九为阳数之极,象征着极致与圆满; 条件好的人家后“盖檐”宽达六尺,六象征着顺利与通达,取的是“前久后留,长长久久,顺顺溜溜”之意,寄托着农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尺寸的讲究,在风水上有着特殊的寓意。
九为阳数之极,《易经》中说“九为老阳,阳极生阴”,能带来吉祥与福气,如同九九重阳,寓意着长寿与尊贵; 六则代表顺遂如意,《河图洛书》中六为水数,水为财,寓意着生活平安顺利,万事亨通,财源滚滚。
这样的进深设置,能够更好地汇聚天地灵气,让气场在其中循环流转,形成一个小型的能量场,为居住者带来福泽。
据说,在特定的时辰——比如寅时,天地之气交替之时,这盖檐的空间会与天地灵气形成独特的共鸣,居住者若能顺应这股力量,便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好运,如疾病痊愈、事业顺利、家庭和睦。
而且,在月圆之夜,月光透过盖檐洒下的光影,会形成独特的风水图案——如同八卦的轮廓,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清晰可辨,蕴含着吉祥与神秘的力量,能庇佑家庭平安,远离灾祸,让邪祟不敢靠近。
也有进深为一丈一的,为了避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忌讳话,民间认为“丈二”寓意着糊涂不明,会给家庭带来厄运,让人做事不清不楚,容易犯错,所以忧乐沟的盖檐没有进深有一丈二的长度。
这些讲究,也属于术数中的玄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同过年贴春联、放鞭炮,都是为了趋吉避凶,祈求平安,用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对未来的期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杏花嫂带着邱癫子,来到了她家的后“盖檐”。
这里也有六尺宽,宽度均匀,边缘整齐,足以安放邱癫子心心念念的床铺,甚至还能放下一张小桌与几把椅子。
后盖檐上码放着柴草、干猪草、瓦片、木料等杂物,柴草堆得像小山,用草绳捆得整整齐齐,每捆大约五十斤重,便于搬运与取用; 干猪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冬天喂猪的好饲料,经过晾晒后保留了丰富的营养; 瓦片码放得横竖成行,如同列队的士兵,整齐划一,随时准备着修补屋顶的漏洞; 木料堆在角落,表面光滑,是准备修缮房屋用的,有圆木也有方料,长短不一却各有用途,整齐有序,透着农家的勤劳与节俭,每一件物品都有其固定的位置,体现着“物有其位,事有其序”的生活智慧。
此时,那些柴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秘密——关于丰收的喜悦,金黄的麦穗在打谷场上翻滚; 关于劳作的艰辛,烈日下收割的汗水滴入泥土。
瓦片上似乎闪烁着奇异的光泽,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加持过,蕴含着守护的能量,每一片瓦都如同一个小小的盾牌,抵挡着风雨与邪祟。
邱癫子隐隐觉得,这些杂物的摆放似乎也暗合某种风水格局——柴草属木,瓦片属土,木料属木,猪草属木,木土相生,木能疏土,土能育木,形成了一个小型的五行平衡阵,只是一时之间难以看透其中的奥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同解开一个复杂的谜题,每一个线索都指向最终的答案。
黎杏花咯咯咯地轻笑几声,那笑声尖锐而突兀,在这略显阴森的环境里,格外刺耳,如同打破寂静的石子,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
“邱癫子,喏,就这儿了,开始吧!”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也有着一丝考验的意味,想看看邱癫子是否真有传言中的本事,能在这看似普通的地方做出不寻常的文章。
“这儿?你咋把我带到后檐沟这儿了呢?”邱癫子猛地回过神来,目光从黎杏花身上移开,扫视着周围的环境,眉头微微皱起。
看着四周略显阴森的环境——墙角的蛛网挂满了灰尘,如同岁月的纱幔; 潮湿的地面泛着水光,倒映着灰暗的天空; 排水沟里的污水泛着泡沫,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喜。
后“盖檐”外的排水沟就叫后檐沟,环境当然不美丽,阴暗潮湿,容易滋生蚊虫,气场也显得滞涩,如同堵塞的河道,能量难以流通。
此刻,那排水沟里仿佛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混合着泥土与腐烂植物的味道,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些不明的黑色液体在缓缓流动,像是被污染的地下水,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邱癫子心里不禁犯嘀咕,这后檐沟的位置,在风水上可是阴气汇聚之地,属“煞位”,按照《宅经》的说法,宜静不宜动,宜空不宜实,她为何偏偏选在这里修炼?
难道她有什么特殊的考量,或是不懂其中的利害,无意中犯了风水的忌讳?
“卧室里那么窄,怎么施展得开?再说在那儿也不好操作呀。”杏花嫂的声音冷冷的,没有一丝温度,如同冬日的寒冰,眼神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像是藏着什么秘密,如同深潭中的石子,沉入水底不见踪影。
乡村没有练功室一说,卧室是休息的地方,空间狭小,摆放着床、柜等家具,确实不适合练功,摆不开架势,无法进行大范围的动作。
“好操作,怎么不好操作,凭我的本事,一根高板凳就足够了,哪需要多宽的地方?甚至不用板凳也能办好。”邱癫子自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的风水之术,讲究的是灵巧与精准,而非空间的大小,如同绣花针能绣出精美的图案,不在于针的大小,而在于使用者的技艺,能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世界。
“只要能摆开架势,就没有办不成的好事,也没有搞不好的坏事。
再说这儿又没有什么遮挡,后面不到十丈就是大路,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今天还逢集呢,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阳气虽盛,却也杂乱,如同喧嚣的集市,能量场混乱不堪。就算我脸皮再厚,你也会觉得难为情吧!”
? ?从下一章起,章节名称将恢复正常。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