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静静地等他俩走过,直到那两道身影消失在榆荫深处,化作两个模糊的黑点,才没来由地长舒了一口气。
那口气悠长而深沉,仿佛从丹田深处涌出,带着胸腔里积压的沉闷,在空气中化作一道白雾,缓缓消散,惊起了脚边一只灰麻雀,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
这才又推着自行车往东走去,车轱辘转动时发出“吱呀”的声响,链条与齿轮摩擦的“咔哒”声交织其间,在寂静的晨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在为这空旷的河岸伴奏,与水流声、风声、树叶的沙沙声,组成一曲自然的交响乐。
那口气,仿佛吐出了压抑许久的神秘压力,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肩膀不再僵硬,原本攥着车把的手指也松开了些,脚步也轻快了几分,连自行车的颠簸都觉得顺了许多,像是路面突然变得平整了。
简洛带给他的压迫感,就像一团驱不散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怎么也挥散不去,连呼吸都觉得有些滞涩,吸气时胸口像压着棉花,需要刻意用力。
他不禁心生疑惑:实在难以想象,像简洛这样的男子,温文尔雅,气质内敛,说话时声音温润如玉石相击,每个字都清晰而柔和,待人接物谦逊有礼,见了长辈躬身问好,见了孩童会弯腰递糖,为何甘愿躲在马啸啸的魅力光环背后,不展露真实的自己呢?
简洛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那迷雾是由谦逊与沉稳织成的,让人看不清、摸不透,你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能力。
他的真实实力,似乎远超所见,也许隐藏着能撼动天地的神秘力量——那力量可能是家族传承的秘术,记载在简家祠堂的古卷里,需要特定的契机才能觉醒; 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异能,能与自然沟通,只是不愿轻易显露,如同深藏不露的宝剑,鞘中锋芒未曾示人,一旦出鞘,便会光芒万丈。
马啸啸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她的聪慧体现在对细节的洞察,能从别人的微表情读懂心思,谁是真心赞美谁是假意逢迎,她一眼就能看穿; 她的技艺不仅是厨艺,连铲漂萍儿的功夫都出神入化,镇上的孩子没人能比得过; 她的魅力是由内而外的,笑容能融化冰霜,生气时却也带着一股让人不敢违抗的气场。
可简洛随时都能冲破那层光环,展现出自己的威势,吴楚深切体会过那种势不可挡的力量——那是一种沉稳中蕴含的爆发力,如同沉睡的火山,一旦苏醒便能震撼天地。
记得有一次镇上突发山洪,浑浊的洪水冲垮了石桥,众人惊慌失措,哭喊声、呼救声此起彼伏,简洛却镇定地指挥大家转移,他站在高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到位,让年轻人扶老人,让会水的男人组成人墙,那股临危不乱的气场让所有人都安定下来,最终无人伤亡。
越是回想,感受就越强烈,那股力量仿佛在他记忆深处不断发酵,让他越发觉得简洛深不可测,像一口深井,永远不知道底下藏着多少水。
那股威势,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带着让人敬畏的力量,能让周围的空气为之震颤,时间为之停滞。
实际上,简洛的穿着十分惹眼。
他的衬衣洁白如雪,一尘不染,是用xj长绒棉织成的府绸,洗了几十次依旧保持着挺括,领口的纽扣系得一丝不苟,是颗牛角扣,打磨得光滑圆润,袖口平整地折起两折,露出腕骨处清晰的血管,在晨曦中仿佛散发着一种不属于尘世的光芒,也许是来自神秘仙境的光辉,纯净而耀眼,连阳光都成了它的陪衬,显得黯淡了几分。
衬衣下摆掖在短绔里,线条利落,没有一丝褶皱,如同被尺子量过一般,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帆布腰带,带头是块黄铜的,刻着“劳动最光荣”五个字。
两条长腿赤红——那是健康的古铜色,是常年在田间劳作与山野间行走被日晒雨淋的印记,比朝霞的颜色都毫不逊色,肌肉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小腿肚子上的肌肉结实如铁,是长期负重行走练就的,好似被某种神秘火焰灼烧过,那火焰或许来自地狱的淬炼,去除了浮躁的杂质; 或许来自上古神器的加持,赋予了坚韧的品性,让他的身姿更显挺拔,每一步都带着力量,落地时能听到轻微的“咚咚”声,仿佛与大地的心跳同频。
他脚上的泡沫凉鞋踩在路面上,如同踩在棉花上,无声无息,鞋底是特制的防滑纹路,与地面接触的瞬间轻得像羽毛落下,却仿佛弹奏着一幅奇异而静谧的画面,每一步都像是在编织一个神秘的梦境,脚下的土地似乎也随着他的步伐微微颤动,草叶低头,尘土不起,仿佛在呼应着他体内的神秘力量,万物都在向他臣服。
吴楚见到简洛时,他的左手弯让马啸啸挎着,两人的姿态亲密而自然,手臂相触的地方仿佛有电流流转,能看到马啸啸的手指偶尔会轻轻捏一下简洛的胳膊,像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右手曲在腰际,稳稳托着一大叠破旧瓦片,肘部与身体保持着一拳的距离,既省力又稳固。
那些瓦片大小不一,最大的如手掌,最小的似拳头,边缘被磨得光滑,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灰色,深的如夜空,浅的似晨雾,有几片还带着青花瓷的碎片,能看到淡淡的缠枝纹。
它们几乎要碰到他的下颌,距离不过寸许,却巧妙地没有碰到他的白衬衣,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隔开,连最轻微的摩擦都未曾发生,衬衣依旧洁白如新。
这姿势,仿佛维持着一种神秘的平衡,简洛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瞳孔里映着瓦片的影子,睫毛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似乎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也许是关乎命运的关键物品,也许是一段不为人知的神秘记忆,容不得丝毫闪失,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气流扰动了这份平衡,胸腔的起伏都变得微不可察。
从简家所在的简洛桥到小河边,足有几里路,沿途要经过崎岖的田埂——那里的泥土松软,雨后会陷进三寸深的脚印,晴天则扬起细小的尘埃; 狭窄的石板路——被行人踩得光滑,青苔在缝隙里滋生,清晨会凝结露珠,走上去湿滑冰凉; 还有一段陡坡——碎石松动,稍不留意就会打滑,曾有人在此摔断过腿。
就这么单手托着这少说三十斤重的瓦片,一路不换手,简洛却轻松得如同托着一片羽毛,步伐始终稳健如初,连手腕都未曾晃动一下,仿佛那些瓦片失去了重量,变得轻飘飘的。
他的步伐稳健而轻盈,仿佛脚下的土地都在为他让路,田埂上的泥泞自动凝固,石板上的青苔失去湿滑,陡坡上的碎石牢牢固定。
每一步都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韵味,好似他并非行走在人间,而是穿梭于神秘的时空隧道,不受凡俗的阻碍,时间在他脚下也仿佛放慢了流速,让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秒的流逝。
他始终走得稳健、轻便,托瓦片的手纹丝不动,手臂肌肉线条流畅,没有丝毫颤抖,青筋隐而不现,仿佛蕴藏着恒定的力量,像精密的机械臂,误差不超过毫米。
因为马啸啸坚定地陪在他身旁,两人的步伐协调一致,步幅都是两尺三寸,经过测量般精准,步频保持在每分钟六十步,呼吸仿佛都保持着相同的节奏,吸气时同时扩胸,胸腔鼓起相同的幅度,呼气时同步收腹,连嘴角扬起的弧度都一样。
马啸啸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执着与深情,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扇形的阴影,长度恰到好处,既不遮挡视线,又增添了几分柔美,嘴角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露出两颗洁白的门牙,像月牙儿。
她与简洛之间,似乎有着一种无形的羁绊,那羁绊或许是前世的约定,记录在轮回的账簿上,用朱砂笔写着他们的名字; 或许是神秘力量编织的红线,用信任与理解拧成,坚不可摧,任谁也无法斩断,哪怕是时间的剪刀。
简洛本就沉稳,他曾用能装一百四十斤清水的木桶,挑满水登上马家沟最高的马鞍山山顶。
那山路陡峭险峻,最陡处坡度近七十度,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碎石遍布,松动的石块时不时滚落山谷,发出沉闷的回响,能听到几秒后的回音。
可他肩上的水都不会洒出一两,扁担在肩头平稳滑动,垫着厚厚的棉布,避免磨伤肩膀,脚步沉稳得像山岩,每一步落下都嵌入泥土半寸,留下清晰的脚印,深约一厘米。
有了马啸啸之后,他的心更安定了,心定自然身体稳,那份沉稳中又多了几分柔和,如同坚硬的玉石被温水浸泡,多了温润的光泽,不再像以前那般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种沉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流淌在血脉里,简家祖上几代都是木匠,做活讲究“稳、准、狠”; 又像是经历了无数神秘力量的锤炼,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神秘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想要靠近又不敢亵渎,如同面对一座庄严的庙宇。
简洛六岁启蒙,在村里的私塾跟着王先生诵读经典,那是位前清的秀才,戴着老花镜,用戒尺敲着桌子教《论语》《孟子》,简洛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王先生常摸着胡须赞叹:“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九年后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攻读古籍修复专业,能辨识甲骨文,会临摹瘦金体,如今才二十岁,还算不上成熟的汉子,眉宇间还带着几分青涩,偶尔会因羞涩而耳尖发红,像熟透的樱桃。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