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0章 都是巧遇
    在悦来老店安顿下来后,朱祁镇对那古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点将台所化?还压着恶蛟?”他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探险的光芒,“子心,反正今日天色尚早,风雪也小了,不如咱们就去登一登那古塔,看看是否真能听到龙吟兵戈之声?”

    夏子心看着窗外依旧飘散的雪沫,有些犹豫:“这……天寒地冻,塔高风大,你的老寒腿……”

    “无妨无妨!”朱祁镇大手一挥,兴致极高,“正好活动活动筋骨。老吴,准备一下,咱们这就出发。”

    李福在一旁听得真切,连忙上前笑道:“老爷真是好雅兴,这涿州古塔确是本地一绝,登高望远,雪景定然壮丽。小的这就去安排一下,免得塔上人多拥挤,冲撞了您二位。”

    说着就要转身去清场。

    “慢着!”朱祁镇立刻喝止,瞪了他一眼,

    “又是清场?那还有什么趣味?朕……真要是想清静,何必出来?就要那人挤人、摩肩接踵的热乎劲儿,谁也不准惊动,咱们就寻常游客一般上去。”

    李福一脸为难:“可是老爷,这万一……”

    “没有万一,”朱祁镇态度坚决,“老吴跟着就行。你,还有你们,”

    他指了指李福和几个探头探脑的“伙计”,“都不准跟太近,远远看着就行,别扰了朕的兴致!”

    李福苦着脸,只得躬身应下:“是,老爷。”

    心里却飞快盘算着如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提前布控。

    古塔位于城内一座小丘上,飞檐翘角,确实古意盎然。

    雪中的古塔更显肃穆,塔身斑驳,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正如朱祁镇所愿,塔下颇有些游人香客,虽非摩肩接踵,但也绝不清冷。

    有虔诚跪拜的,有指点江山的,还有几个穿着新式儒衫的学子在谈古论今。

    朱祁镇很是满意,拉着夏子心,兴致勃勃地开始攀登。

    塔内楼梯狭窄陡峭,光线昏暗,只容一人勉强通过。

    老吴紧随其后,独眼警惕地扫视着上下左右。

    夏子心爬得有些气喘,朱祁镇倒是精神矍铄,还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塔壁上前人刻下的诗词或印记。

    “瞧瞧,子心,这都是岁月的痕迹啊。”他感叹道。

    爬至第三层,空间稍显开阔,有了个小小的观景平台。

    朱祁镇正要推开虚掩的木窗欣赏风景,忽听下方楼梯传来一阵喧哗和急促的脚步声。

    “快,快让开,王老爷家的小公子惊了风,抽搐不止,要赶紧上塔顶求舍利子加持的圣水救命啊!”一个带着哭腔的妇人声音尖利地响起。

    只见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奶妈正拼命往上挤,那孩子裹在襁褓里,面色青紫,手脚确实在不住地抽搐。

    后面还跟着几个焦急的家丁。

    楼梯上的游客纷纷避让。

    那伙人眼看就要冲到朱祁镇他们这一层。

    老吴眼神一厉,瞬间侧身,如同铁塔般挡在朱祁镇和夏子心身前,独眼死死盯住冲上来的人,右手已悄然按向身后。

    气氛瞬间紧绷!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哎呦喂,这不是东街仁心堂的刘大夫吗?您怎么也在这儿?巧了巧了,快,快给这孩子瞧瞧!”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平台另一侧响起。

    只见一个穿着体面的富商模样的人,一把拉住旁边一个正要躲闪、背着药箱的老者。

    那老者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富商和突然冒出来的两个“热心”路人连推带搡地送到了那抱孩子的奶妈面前。

    “快,刘大夫,您医术高明,快给孩子看看。”富商语气焦急,不容置疑。

    那被称为刘大夫的老者似乎被这阵势吓到了,哆哆嗦嗦地伸手去摸孩子的额头和脉搏。

    说也奇怪,那刚才还抽搐不止、面色青紫的孩子,被这刘大夫一摸,抽搐竟然渐渐缓了下来,脸色也似乎好转了一些。

    奶妈和管家都愣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富商立刻道:“你看,刘大夫一出手就见效了,还上什么塔顶求圣水?远水救不了近火,赶紧抱孩子下去,让刘大夫好好诊治是正经,塔顶风大,别再加重了病情!”

    管家如梦初醒,连连称是,也顾不得许多,赶紧簇拥着那还在发懵的刘大夫和孩子往下走。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就这样被迅速化解于无形。

    平台上的游客们纷纷称赞那富商和刘大夫热心肠。

    朱祁镇皱着的眉头缓缓松开,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戏谑。

    他看了一眼老吴,老吴微微摇头,示意刚才那伙人看似焦急,但脚步沉稳,尤其是那几个家丁,下盘功夫不弱,不似寻常仆人。

    夏子心轻轻拍了拍胸口,松了口气:“真是吓人一跳,幸好遇上了好心的大夫。”

    朱祁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是啊,真是……太巧了。这涿州城,好心人可真多。”

    他没有再继续登塔的兴趣了,推开窗,望着窗外银装素裹的涿州城,沉默了片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爷,还往上走吗?”老吴低声问。

    “不去了,”朱祁镇摆摆手,语气有些意兴阑珊,“塔顶风景估计也就这样。下去吧,我饿了,找地方吃饭。”

    下塔的路上,气氛有些沉默。

    刚到塔底,就见李福一脸“焦急”地迎上来:“老爷,夫人,您二位可下来了,刚听说塔上出了点小事,没惊着您二位吧?”

    朱祁镇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能有什么事?不过是看了一出……热心人救急的好戏罢了。”

    李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老爷,您饿了吧?这涿州城的美食……”

    “嗯,”朱祁打断他,“听说永记驴火和刘氏白肉罩很有名?”

    李福眼睛一亮,立刻接口:“可不是嘛,百年老字号,味道一绝,尤其是那驴肉火烧,刚出炉的烧饼夹上热腾腾的酱驴肉,那叫一个香;刘氏的白肉罩火烧,汤鲜肉烂,这大冷天吃一碗,浑身舒坦!小的这就去……”

    “不用了。”朱祁镇再次打断他,嘴角噙着捉摸不透的笑意,

    “既然这么有名,咱们就去店里吃,吃刚出锅的,那才够味。你告诉我地方,我和夫人自己走过去,顺便逛逛这涿州街景。”

    李福差点咬到自己舌头:“……走过去?老爷,这风雪刚停,路上泥泞……”

    “走着去。”朱祁镇语气不容置疑,拉着夏子心就朝着最热闹的街市方向走去。

    老吴瞪了一眼李福,赶紧跟上。

    李福站在原地,脸皱成了苦瓜,赶紧挥手让几个手下分散开,提前“清扫”道路,同时心里哀嚎:少爷啊,老太爷这是要考较咱们的应变能力啊。

    果然,朱祁镇根本不按李福指的最短路线走,而是专挑人多的小巷、热闹的集市钻,一会儿看看捏面人的,一会儿问问糖葫芦的价钱,甚至还在一个卖绒花的小摊前停下,给夏子心鬓边簪了一朵大红色的绒花,惹得夏子心哭笑不得。

    这可苦了后面暗中护卫的杨虎和朱佑柏的人马。

    他们必须提前清理掉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那个突然冲向朱祁镇想讨钱的小乞丐,被一个“路人”眼疾手快地“扶”到一边,“亲切”地给了他一个肉饼并“指”了条“明路”;

    又比如那条对着朱祁镇狂吠的野狗,被不知哪里飞来的肉包子引到了别处……

    朱佑柏在后面的马车里,听着杨虎几乎不间断的低声汇报,又是好笑又是头疼。

    “皇祖父这是……在跟咱们玩捉迷藏呢。”他揉着眉心,

    “告诉下面的人,机灵点,藏好了,别露馅。再让几个人,扮成普通百姓,混入人群,随时准备‘自然’地应对突发状况。总之,既要保证绝对安全,又要让皇祖父觉得他是自己找到那两家店的!”

    “是!”杨虎也觉得这差事越来越有挑战性了。

    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朱祁镇终于“凭借”自己的“方向感”,找到了永记驴火那不起眼却排着长队的小门脸。

    浓郁的肉香和烤面饼的焦香扑面而来。

    “就是这儿了!”朱祁镇颇有成就感地对夏子心说。

    队伍排得老长。

    朱祁镇也不介意,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伙计们麻利的动作:剁肉、夹饼、装袋,行云流水。

    眼看就要排到,忽然斜里插进来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对着伙计就喊:“伙计,老规矩,二十个驴火,快点,老爷我急着走。”

    伙计显然认识他,面露难色:“张掌柜,您看这排队……”

    那张员外眼睛一瞪,就要发作。

    这时,排在朱祁镇前面的一个青衣文士忽然转身,对着张掌柜拱拱手,朗声道:“张掌柜,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小弟刚得了一幅古画,正想请员外品鉴一二,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说着不由分说,亲热地揽着那张掌柜的肩膀就往旁边拖。

    张掌柜一脸懵:“你谁啊?我认识你吗?……哎,我的驴火……”

    那文士力气却极大,一边拖一边低声道:“掌柜,您的货船那边出了点急事,管家让我赶紧找您回去……”

    张掌柜一听货船,脸色一变,也顾不得驴火了,跟着那文士匆匆走了。

    排队的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议论着这张掌柜总是插队,今天总算碰上了硬茬子。

    朱祁镇若有所思地看着那文士和张员外消失的方向。

    很快轮到他,他买了仨刚出炉、烫手的驴肉火烧,递给夏子心一个,又给了老吴一个。

    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驴肉咸香适口,果然美味。

    “嗯,确实不错。”朱祁镇点头称赞,又对老吴道,“去那边刘氏白肉罩看看。”

    刘氏店铺同样人多,但秩序井然。

    他们好不容易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碗白肉罩火烧分享。

    热气腾腾的乳白色汤头,软烂的猪肉,吸饱了汤汁的火烧,撒上翠绿的香菜,令人食指大动。

    正吃着,旁边桌几个看似普通的食客聊天声音大了些。

    一个说:“嘿,听说了吗?云来阁今天被人包场了,据说是京城来的大人物!”

    另一个嗤之以鼻:“切,什么大人物,摆谱呗。哪像咱们,在这老字号挤着吃,这才是真滋味。”

    “就是就是,那些大客栈,吃的就是个排场,味道还不如这儿呢……”

    朱祁镇和夏子心对视一眼,没说话,默默低头喝汤。

    吃完出来,天色已近黄昏。

    朱祁镇背着手,慢悠悠地往悦来老店走。

    经过一个卖烤红薯的摊子,香甜的气味诱人。

    朱祁镇停下脚步,摸出几个铜钱:“老丈,来两个烤红薯,要烤出蜜汁的。”

    “好嘞!”老摊主熟练地挑了两个烫手的红薯用纸包好递过来。

    朱祁镇接过,递给夏子心一个,自己剥开皮,就站在街边,不顾形象地啃了起来,吃得嘴角都沾了焦黑的薯皮。

    夏子心看着他孩子气的样子,摇摇头,拿出手帕替他擦拭,自己也小口吃着,温热香甜的红薯下肚,确实舒坦。

    “嗯,这个好,”朱祁镇含糊不清地说,“没安排,没巧遇,纯粹。” 他吃得心满意足。

    喜欢大明,我来了!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来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