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章 铁门关大捷
    当铁门关大捷的捷报,传回吐鲁番征西大将军行辕时,久经沙场的老帅樊忠,不禁抚掌大笑。

    “好,好一个杨洪,好一个龙威,好一个龙兴,壮哉!此一战,扬我大明国威于万里绝域!”他大步流星的走到悬挂的巨幅西域舆图前,锐利的眼神扫过广袤的疆土:哈密、吐鲁番、阿尔金山、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大半个西域,已尽入大明版图!

    “传令三军!”樊忠的声音洪亮如钟,响彻行辕,“嘉奖中路、北路、南路所有有功将士,犒赏三军。歪思汗即刻押送京师,献俘阙下。命杨洪所部,就地于铁门关休整,加固防线,震慑河中。命汤杰所部,肃清阿尔金山以北残敌,稳固漠北通道。命徐承宗所部,加快接收疏勒等南麓诸城,并遣精兵翻越葱岭,与杨洪部形成犄角之势,威压西察合台。”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了舆图上更遥远的西方:那是帖木儿帝国崩溃后群雄逐鹿的中亚腹地,随即抽出宝剑,道::“西域大局已定,然,我煌煌大明之兵锋,岂可止步于此?传令各军,厉兵秣马,整饬武备,待粮秣充盈……”

    樊忠的手,重重拍在舆图上撒马尔罕的位置,斩钉截铁道:

    “兵发河中,饮马阿姆河!”

    就在这时,帅帐外忽然马蹄阵阵,接着便听帐外一道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哈哈哈,樊大帅,某家来了。”

    “天云老弟?”樊中走到门口,来人正是兵部尚书王天云,自从北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后,他这个原军中悍将便慢慢退出了行伍,和这些军中的老兄弟们比起来,如今他更像是个文人了。

    “天云,你怎么来了?”进了帅帐,二人坐定后,樊忠看着这个昔日的兄弟似乎面带愁容,于是问道。

    王天云扫了一眼帐内的众人,欲言又止。

    “都下去吧。”

    待帐内只剩他们二人后,王天云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圣旨道:“樊兄,这是皇上给你的密旨。”

    樊忠疑惑的双手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

    片刻后,樊忠起身,在舆图前不断地踱步,皱眉,叹息。

    “樊兄,皇上还有句话让我带给你。”

    “哦,何话?快说!”

    “皇上说了,若你执意继续向西,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你凑够粮饷军费,若……”

    “哎呀,急死个人,快说啊。”

    “若此时止步于帕米尔高原,朝廷则有余力全力赈灾。”话音一落,帐内一片寂静。

    樊忠看着舆图上的各种进军路线,眉头紧锁。

    “唉,群臣们在朝会上已经连续数日劝阻皇上停止继续向西用兵了,如今河南、陕西、山西的军仓已经见底了。”王天云走到樊忠身侧,他非常能理解一个大将此时的心情。

    “樊兄,皇上的压力也很大,如今山东、南直隶、浙江等地自进入六月后连降暴雨,尤其是钱塘县已经是泽国一片,饿殍遍地,幸亏黄河未决堤,不然灾情更加严重。”王天云继续道。

    樊忠一拳砸在了舆图上,已经年近六十的他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为大明平定西域,开疆拓土,可谁能想到眼看着就能将西察合台汗国彻底覆灭,却发生了这等事,怎能不让人郁闷。

    “樊兄,皇上还说了,你是征西主将,西域战事,一切听你调遣。”王天云说着,走到舆图前,看着明军势如破竹的态势,心中也是扼腕痛息。

    “樊兄,我来时给大军带来了十万石粮草,此刻已运抵哈密。”

    “王兄弟,有劳了。”最后,樊忠无力的说道。

    “哦,对了,”王天云一拍脑门,又道,“樊兄,临行前,皇上还交代了一件事,要我将嘉善公主带回,不知樊兄可否见过公主殿下?”

    樊忠一滞:“嘉善公主?怎么,公主殿下到了西域?”

    王天云双手一摊,苦笑道:“唉,咱们这位公主殿下被皇上宠坏了,居然不顾皇上严令,执意偷跑出宫,非要到西域看望太子殿下。”

    樊忠一听,心里一阵叫苦不迭,这都什么事啊:“王兄弟,本帅从未见过公主殿下。”

    “什么?”王天云嚯的一声起身,暗道一声不好:“难道公主遭遇了不测?”

    “樊兄,此事万万开不得玩笑,公主殿下偷跑出宫已近月余,沿途驿站皆有她持东宫令牌索要马匹、食宿的记录,分明是直奔西域而来,肃州外的玉门关亦有她出关的文牒记录,她……她怎么可能没到你这吐鲁番行辕?”

    樊忠也是心头一震,他征战半生,面对多少刀山火海也未曾如此慌乱过:“王老弟,军国大事,本帅岂敢虚言?太子殿下化名朱大郎,就在中路军杨洪麾下效力,公主若至,必会先去寻他。杨洪若有公主消息,铁门关大捷的军报中定会提及,可……”

    他猛地转身,对着帐外厉声喝道:“来人,速传杨洪军中信使。”

    帐外亲兵应声而去。

    樊忠的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在帐内焦躁地来回踱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嘉善公主,皇帝最宠爱的长女,千金之躯,若真在西域地界失踪甚至遭遇不测……他不敢想象那后果。

    虽然责任不在他,他也知道皇帝不会迁怒于他,可这二十万大军里,还有一个更要命的存在:太子殿下!

    王天云带来的密旨和灾情已经让他头疼不已,如今又压上了公主失踪这当子事儿,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王天云上前一步道:“樊兄,公主离宫时,身边只带了个自幼服侍她的宫女,她对外宣称是思念太子心切,实则……”

    说着,他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我就和你说实话吧,公主殿下实则是为了甘肃镇总兵杨再兴的嫡长子,那个原任东宫护卫的杨虎。太子殿下半年前以朱大郎之名赴甘肃历练,杨虎化名王小虎随行。公主与杨虎……情愫暗生,此次怕是借探望太子之名,行私会情郎之实。”

    樊忠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情愫?私会?这简直是火上浇油!

    一个为情所困、不顾一切的公主,带着一个宫女,千里迢迢穿越兵荒马乱的边关……这其中的凶险,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糊涂,天大的糊涂!”樊忠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杯乱跳,“杨再兴之子……杨虎……来人,速去问问,杨虎……哦不,是甘肃镇锐士营王小虎他如今在何处?”

    门口的亲卫并未离去,而是朗声道:“回大帅,杨虎因作战勇猛,已被擢升为锐士营的百户,此刻应随杨洪部在铁门关休整!”

    闻言,王天云急道:“公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哈密,但为何沿途驿站有记录,可出了玉门关后,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这中间定是出了岔子!”

    就在这时,杨洪军中信使被带了进来。

    “末将参见大帅,王尚书。”信使单膝跪地朗声道。

    “免礼,”樊忠急不可耐,“本帅问你,军中可曾见过一位年轻女子,持东宫令牌或自称……嗯,身份特殊,前往寻找锐士营朱大郎或王小虎?”

    信使一脸茫然:“回大帅,小的未曾听闻。朱大郎与王百户皆在军中,一切安好,未曾有女子寻访。而且杨将军治军极严,寻常女子根本靠近不了军营,更别说……”

    “下去吧!”樊忠烦躁地挥挥手。

    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公主根本没有抵达铁门关。

    那么,她是在进入西域后在前往铁门关的路上失踪的。

    从甘肃镇进入西域,再到吐鲁番、铁门关……这千里路途,戈壁、荒漠、天山余脉、还有那些尚未完全肃清的残敌……樊忠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王天云面如死灰,喃喃道:“完了……这该如何向皇上交代?皇上本就忧心如焚,一面是江南水患,饿殍遍野,朝廷粮仓告急;一面是西征大业,功败垂成之险。如今再加上公主失踪……”

    他看向樊忠,这位老帅的脸上,交织着战局受阻的愤懑、壮志难酬的悲凉,以及此刻如坠冰窟的恐惧和焦虑。

    “王老弟,”樊忠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西域舆图前,手指重重划过从嘉峪关到哈密,再到吐鲁番、焉耆,最终指向铁门关的路线,“公主必是在此途中失踪。范围……太大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那是久经沙场磨砺出的决断力,“当务之急,咱们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秘查公主下落,此事绝不可声张,否则军心必乱,更恐为敌所乘,利用公主做文章。

    我会立刻以‘肃清残敌、保障粮道’为名,派出最精锐的夜不收,化整为零,沿公主可能经过的所有路线,秘密查访,重点排查沿途绿洲城镇、驿站、商队,以及……那些刚被征服、人心未附的地区。生要见人,死……”

    樊忠顿了一下,牙关紧咬,“死要见尸!同时,八百里加急给甘肃镇杨再兴,令其在玉门至哈密一线秘密查访公主入关后的踪迹,任何蛛丝马迹不得放过。”

    “第二,”樊忠的目光从舆图上撒马尔罕的位置缓缓移开,带着万般不甘,最终落在了象征大明疆域的东方,“西征……暂停。”

    这两个字仿佛耗尽了他全身力气。

    王天云猛地抬头,眼中既有理解,也有深深的惋惜。

    “皇上将选择权交给我,既是信任,更是重托。”樊忠叹了口气道,“河南、陕西、山西军仓见底,山东、南直隶、浙江已成泽国,百姓嗷嗷待哺。十万石粮草,解不了三十万大军的远渴,更救不了江南百万灾民。王老弟你带来的十万石,加上我军现有存粮,只够大军维持月余,且仅能固守,无力再图西进。若强行远征河中,粮道绵延数千里,稍有差池,便是全军覆没之局,届时,西域已得之地亦将不保,国内灾情更会因无粮赈济而酿成滔天大祸,我樊忠……不能为了个人功业,置国家社稷于倾覆之险!”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天云:“传我将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