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新生的嫩芽
    城西荒地的开垦成了汉寿县百姓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

    每天清晨,县令何平安都会脱下官服,换上那身沾着泥点的青布短打,亲自提着木桶去河边挑水。

    他不算健壮,扁担压在肩上,勒出两道深深的红印,脚步踉跄,水洒了一路,可他从未让衙役代劳。

    那些被罚做义工的壮汉起初还有些看热闹的心思,可见了这般光景,心里那点懒散也消磨殆尽,干活越发卖力。

    昨日那个被冤枉的妇人,更是每日天不亮就来,默默地帮着除草、浇水,像是要把对未来的所有期盼,都浇进这片土地。

    与他们打赌的那个老农,人称钱老蔫,果然日日都来。

    他也不说话,就蹲在田埂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看着这群人像伺候宝贝似的伺候那些埋在地下的“石头蛋子”,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不信。

    “大人,您这又是何苦,”钱老蔫终于忍不住,对着正用瓢小心浇水的何平安说,“这地我看了六十年,就是块铁板,浇再多水也捂不出东西来,白费力气。”

    何平安直起身,擦了把额头的汗,笑道:“钱大爷,咱们的赌约还在,您就等着瞧好,万一真长出来了呢?”

    “长出来?”钱老蔫哼了一声,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那除非是天上掉金豆子。”

    开荒种地的第五日,隔离区那边却出了点状况。

    凌煕从隔离区回来时,眉头紧锁,一脸疲惫。

    “怎么了,凌煕姐?”何青云递过一碗凉茶。

    “药材快用完了,”凌煕接过碗一口喝干,“更麻烦的是,病人的情绪很低落,他们被关在院子里,听着彼此的痛呼,总觉得是在等死,有两个人已经开始拒绝喝药了。”

    何青云心里一沉,她知道,这种时候,心气儿比药还重要。

    “我去看看。”她当即做了决定。

    隔离区里,一股草药和消毒药酒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几个妇人正在晾晒被褥,见到何青云,都恭敬地喊了声“何姑娘”。

    何青云走进一间病房,一个瘦得脱了形的汉子正躺在草垫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屋顶,旁边一碗药汤已经凉透。

    “大叔,怎么不喝药?”何青云蹲下身,轻声问。

    汉子缓缓转过头,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姑娘,别费心了,我这病,就是阎王爷来催命了,喝了也是白喝。”

    “谁说这是催命汤?”何青云端起药碗,“这是活命汤。凌大夫说了,只要按时喝药,注意干净,这病就能好。”

    她见汉子不为所动,忽然想起一件事,转身对帮忙的妇人说:“去厨房拿些盐和生姜来,再烧一锅热水。”

    很快,东西都备齐了。何青云让妇人们把热水倒进一个个木盆里,又往盆里撒了些盐和姜末,然后对病房里还能走动的病人说:“大家把脚伸进来泡一泡,凌大夫说了,这叫驱寒活血,泡得身上出了汗,病就好得快。”

    病人们面面相觑,半信半疑,但泡脚总比喝苦药汤容易接受。

    当温热的水漫过脚背,那股暖意顺着脚底往上窜,僵硬的身体似乎都舒展了些,何青云又让妇人们给每个人都按了按肩颈,捶了捶后背。

    一套折腾下来,几个病人额头都见了汗,精神头明显好了些。

    “姑娘,你这法子……还真舒坦。”先前那个绝望的汉子,此刻脸上竟有了丝血色。

    “舒坦就对了,”何青云笑道,“日子再难,也得想办法让自己舒坦,你们放心,县令大人已经找到了能让大家吃饱饭的粮食,等你们病好了,就能分到地,种上粮食,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番话,说得病人们心里热乎乎的,希望,有时候比药更能治病。

    又是两日过去,城西的官田依旧没什么动静。连那几个义工壮汉都有些泄气了,浇水时没那么勤快了。

    钱老蔫蹲在田埂上,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大人,眼看都七八天了,别说金豆子,连个草芽都见不着,要不,您现在认输,那十斤白面还能少给二斤。”

    何平安不理他,依旧一瓢一瓢地浇着水,汗水滴进干裂的土地,瞬间就没了踪影。

    就在这时,那个被冤枉的妇人忽然指着一垄地,发出一声惊喜的尖叫:“发芽了!发芽了!”

    众人闻声,立刻围了过去。

    只见干硬的泥土里,顶出了一抹小小的、嫩绿的芽,那绿色是如此脆弱,却又带着一股执拗的生命力,在焦黄的土地上,醒目得像一块上好的翡翠。

    “真的发芽了!”

    “天呐!这石头地里真能长出东西来!”

    义工壮汉们激动地叫喊起来,其中一个汉子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那嫩芽,又飞快地缩回手,仿佛怕碰坏了这珍贵的希望。

    何平安也蹲下身,看着那片小小的绿意,眼眶竟有些发热,这几天他顶着所有人的质疑,心里不是没有动摇,可姐姐的笃定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钱老蔫也凑了过来,他使劲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地趴在地上,几乎把脸贴到了泥土上,那抹绿色真真切切地立在那里,像是在嘲笑他几十年的经验。

    “这……这怎么可能……”他的声音都在发颤。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众人仔细看去,地里已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意,有的是土豆肥厚的嫩芽,有的是红薯纤细的藤尖。

    这片死寂的荒地,真的活过来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汉寿县。施粥的队伍里,百姓们议论纷纷,语气里充满了震惊和狂喜。

    “听说了吗?县令大人种的那些‘石头蛋子’,真的发芽了!”

    “真的假的?那片荒地我见过,石头都比土多!”

    “千真万确!我二舅家的侄子就在那儿做义工,亲眼见的!绿油油的,嫩着呢!”

    一时间,百姓们的心思都活泛了起来,如果连那样的荒地都能种出粮食,那自家的地,岂不是更有希望?

    夕阳西下,何青云和何平安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些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的嫩芽,相视一笑。

    “姐,我们成功了第一步。”何平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这只是开始,”何青云望着远方,“等这些嫩芽长成庄稼,汉寿县的日子,才算真正有了盼头。”

    喜欢带着超市回古代请大家收藏:带着超市回古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带着超市回古代请大家收藏:带着超市回古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