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菜单
    “......原来这份还留着,用料最实惠,也好吃,还是选这个席面的客人最多。不过这工钱实在低了点......”沈云姝想了想,道“我看上头用的菜,除了猪肉,村里都能供上,那这席面就由咱们备菜,涨的工钱正好算在里头。”

    商品的定价权自然掌握在商家手里,但没有什么特别原因,说涨就涨,多少影响口碑形象。这样隐晦地操作,既涨了价又不被察觉,前世可是商场常用的手段。

    大姑点头:“这样也好,村里鸡鸭越养越多,这也是个往外卖的路子。”

    “嗯,不过这样一来,具体价格得细算,除了买菜成本,还得加上利润空间,再加工钱,还不能让主家觉得吃亏。”

    沈云姝拿过算盘噼里啪啦拨了一通。

    她常去集市买菜,大概的市价了解地还算清楚,有些不确定的再问问大姑,大致估算出了一桌的食材花费。

    原先席面的十道菜有:

    葱油鸡/五指毛桃山菌鸡汤

    清蒸蝴蝶鱼/松鼠桂鱼

    水煮肉片

    香烤猪蹄

    糖醋小排/八宝葫芦鸭

    翡翠白玉卷

    卤猪脊骨

    酸汤肥羊卷

    蟹黄豆腐

    开水白菜

    去除备选的高端菜,按照最基础的算,一桌加上调料钱约莫半两银子,定价就翻个倍,一两一桌,对城里稍微殷实的人家来说不贵。到时分量足一些,用上些好看的碗碟,不比酒楼的昂贵席面差。

    接着就是高档席面。自打魏老夫人寿宴后,她们做的那几道菜有了名气,大姑被请去做的私宴都有这些,所以沈云姝打算把试菜那天的菜单拿来用,再稍微做些改动。

    天丝三宝树的造型和荔枝虾球类似,做起来太麻烦,就改成正常的拔丝三宝。

    雪山飞瀑,也就是李庄白肉,上次用的羊肉,沈云姝觉得还是猪肉的二刀肉最合适,便改回来。

    琉璃盏,也就是焦糖布丁,涉及到牛奶的供应,暂时还不能保证,只能先删掉。

    这样就只剩八道菜了,沈云姝手一挥,加一道酿鲮鱼,香菜藕丸子,一道大姑刚研究出来的镜箱豆腐,还有能撑起整桌宴席食材牌面的金汤佛跳墙,凑齐十二道。

    这个菜单是大姑目前厨艺的天花板了,做起来工序麻烦耗时长,光工钱沈云姝就定了八两一桌,食材成本一桌在三两上下,若都由她们操办,则要价一桌十二两,超过了市面上最高价。

    但这最高规格的菜单里头几道菜拎出来,都是外头见都没见过的,定价高也有底气。

    更何况,富贵人家的心理微妙,价格标得低了,倒惹得人怀疑是不是东西不够好。所以,沈云姝索性直接定个冲破天花板的价格。

    “这一个一两,一个十二两,会不会差得太多了?万一人家想要个中间的,岂不是不好选?”王氏过来瞧了一眼,道。

    沈云姝解释:“到时候可以减配,把这贵的里头换掉几个菜,价格就下来了嘛。”

    “一样一样换,还得算差价?那多麻烦?依我看,倒不如像饭馆里那样,每道菜报个价,让客人自己配,省得人家看不懂,还得说半天浪费口舌。”王氏道。

    她天天和各色客人打交道,最是清楚这里头的麻烦。碰上不开窍的,一件小事解释半天。倒不如一开始就写的清楚明白,节省功夫。

    沈云姝脑子里闪过一道光,顿时觉得自己之前作茧自缚了。

    外头酒楼有固定菜单,大多是掌勺师傅的拿手菜就那么几样,变不出花了。写个菜单,取个好听的名字,有派头。

    可她们不同,她和大姑完全有能力不断丰富菜式选择,搞个固定内容的菜单对她们来说才是束缚,她们完全可以做到按每家客人的价格预期和口味偏好定制。

    这样一来,她们的竞争力就更强了。

    不,应该说整个汴城也没有几家能拿的出这么多拿手菜的。

    还有,写餐单时,像河虾螃蟹冬笋鲜菇,这种一受季节限定,二来食材数量难以保证的,她就只能放弃。如果按王氏的建议,就不用考虑那么多,都放上去,到了能吃的时节,客人自然就能选了。

    沈云姝仿佛豁然开朗,抱着王氏就亲了一口。

    “娘真聪明,给我解决了大麻烦!”

    王氏顿时笑得眼角褶子都深了一分:“鬼丫头,净给我灌迷魂汤。快些把这单子弄出来,我也想瞧瞧咱们到底能做多少菜了?”

    王氏嗔怪一句,乐呵呵地回了前院。沈云姝立马拿来一大张纸,开始一道道和大姑回忆记录。

    除了这两个宴席单子上的菜式,她们平日还试过不少其他的,就前段时间招呼齐老都做了不下十五六道新菜。

    比如小酥肉,辣子鸡,熟醉冷吃鸡卷,糯米蒸排骨,干贝肉酿丝瓜,香煎肥牛片卷豆苗,红烧年糕小黄鱼,还有烤鱼。因为这里牛肋排被嫌弃肉少又硬,价格居然比五花肉便宜,沈云姝感觉捡了便宜,用窑炉尝试做了慢烤牛肋排,除了黑胡椒实在太贵放的少了些,做出来又嫩又多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前两天做了一回,沈敦就时不时地来问她下回啥时候做。

    这样写完一数,竟有四十几道。

    “原来咱们都做了这么多菜了,我都没觉得。”大姑笑道,“就是素菜少了些,不过这宴席嘛,素菜都是一两道,也够了。”

    沈云姝却想到一件事。

    她记得魏姠说过,魏老夫人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会茹素,估摸着信佛的贵妇人们也有一样的习惯。指不定好多人整日吃素呢,全素宴恐怕也有市场。

    “那咱们再多鼓捣些素菜,我还有不少点子呢!”她兴致勃勃道。

    大姑自然没有不应的,中午就听着沈云姝的描述,尝试做了道赛螃蟹。

    素菜想做得好吃,有时比做荤菜难度还高。

    大姑也不能一次成功,沈云姝尽量细致描述她记忆里的外观和口感,大姑则不断调整料汁和炒制的火候,以求尽可能的还原。

    后院里多了人,吃饭的也多了,大姑一人忙不过来。烧饭的事就交给了二丫母女,她们做饭动作快,虽然味道一般,但有大姑做的菜上桌,大家也能吃得满意。

    素菜的研究要点时间,沈云姝先把手上的菜品单子去书画店找了师傅抄录装裱,做成三份红皮外封,展开有六页的豪华菜单。

    一份展开立在沈老爹的柜台上,客人一进来就能扫到。

    所有菜都被沈云姝和从前一样换了吉祥富贵的名字,有那认字的看过一眼,立刻就勾起了好奇心。

    以往席面生意总要王氏主动推荐,如今客人瞧着感兴趣了,自己就问了起来。再听说可以选择想要的菜品随意搭配席面,那更是啧啧称奇,头一天就有三家问的,虽没有立刻定,但看样子很满意,只等回去和家里商量好了再来下定金。

    恰好这个时候,张牙人来了,说找到一家要转手的酒楼,因为要改成成衣铺子,里头家伙事全都不要了,他去瞧了,觉得还算新,来问问他们要不要去看看。

    这种捡漏的机会不常有,张牙人盯得紧,消息放出来头天就去找了店主,让先别单卖,给他留一天。沈老爹沈云姝和大姑赶紧找了个空档准备过去。走之前沈云姝想起什么,又匆匆跑去喊上了廖源,四人一同跟着张牙人出发。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