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一过,万物复苏。
覆盖了汴城一冬的厚厚白雪终于消融地差不多了,翻地犁田,到了播种的季节。
田叔特意跑了一趟,问沈云姝今年是不是还种一样的东西。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沈云姝对原料的需求肯定是越来越大的,品种也是越丰富越好。尤其是果子,她已经做得出蛋糕了,没有水果,就失去了灵魂。
沈老爹年前传了信给自己的老友,有两家回了信,一家开春后会南下,一家北上,到时给她寻摸些新鲜果子,尤其莓子类的浆果,或者果酱果干的货源也可以。
但这个究竟什么时候有结果说不准,还是眼前田叔种下去的东西最稳妥。
从去年的经验来看,桑葚非常实用。
颜色深,上色效果好,做成果干果酱保存时间长,价格也不算贵。
但除了养蚕人家,没有人会大规模种植桑葚,这使得批量供应成了难题。
“......我听说沟西桥往东二十里的山坳里,有个专门养蚕的村子,桑树种了不少,要不咱们去谈谈,看能不能把他们的桑果都买回来?”田叔道。
沈老爹点头:“这是个法子,到时我随你一同去,再寻摸些其他果苗子自己种。过个几年,有收成了,就不用担心供不上了。”
“是这道理。去年光那两棵野杨梅树就让咱挣了不少钱,我瞧这些果子树捯饬好了,不比种粮食差。水田不好养,咱们全村奔忙几个月,才开出七八亩,还没什么地力,眼下只能继续种豆子。靠这几亩田肯定填不饱肚子。”田叔道。
几人商量了一会,沈云姝把想要的果蔬菜种列了单子,田叔先把容易买到的置办回去栽进地里,剩余的则慢慢寻摸。
另外,这个冬天损失了不少鸡鸭,沈云姝又拿了银子让田叔补上,这回选些肉嫩的品种,方便她给大姑想些新菜。
走地鸡什么都好,就是肉质太硬,除了炖汤,很多烹饪方法做出来,味道有了却咬不动。譬如沈云姝先前做的葱油鸡,要不是她取最嫩的鸡腿鸡翅来做,又加长了蒸制时间,八成要收到差评。
这让沈云姝一鸡百吃的计划受到了严重阻碍。像烤鸡,炸鸡这种绝对会打开古人吃鸡新世界的种类,根本做不出来。
不过新品种也不是好找的,沈老爹和田叔一个负责城里码头转悠,一个则奔走各乡,尽量替她搜罗。
这些事其实拜托魏骁就行了,魏家生意遍及河阳道十府九州,但沈云姝不想事事麻烦他,实在不行再说。
村子里春耕事情多,还要新开辟养牛场和果林。既然养牛了,索性羊和猪也安排上,鱼苗也要补一波,零零碎碎安排完,沈云姝还把大姑手里几个宴席单子拿出来,把里头用到的豆制品挑出来,让田叔带给阿金参考。
这些菜式一旦传开,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早些抓住风向,挣一笔银子当然是好事。
如此一来,村子里几乎人人都有活要干,先前签的契约便算开始生效了。
至于铺子里的生意更是隐隐有忙不过来的趋势。
原本王氏因上次沈云姝累倒的事,定了规矩,一个月至多接四十单,再加上分号的量,差不多也能消化掉上门的单子。如今却有些超出预料。
不说汴城只要耳朵不聋的人家都知道了花饽饽这东西,便是临近县市也有所耳闻,甚至亲自跑过来预定。
碰上这样的情况,王氏也不好意思拒绝,就算摆出运输储存等等问题,人家也是拍着胸脯说自己能搞定,他们只管收银子做就行。
这么诚心诚意,不接都说不过去。等半个月过去一看,已经接了三十单了。
除非她们加班加点,不眠不休,这个量肯定超出她们能承受的范围。
更不要说大姑眼下席面生意势头正好,必然会被分去很多精力。能维持住之前的产力就不错了。
于是雇人的事又摆上了桌面。
陈叔陈婶的经验让沈云姝更倾向于买人,这对她们来说最为稳妥。
在她们不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之前,万事仍然要谨慎。
许久不见的张牙人再次出现在沈记喜点。
去年一年在沈云姝这赚了近二十两银子,张牙人对自己的财神爷自然万分看重,过年还特意上门送了年礼。
合作了这么多次,张牙人为人办事也叫人放心,沈云姝省了麻烦,避了坑,每回给中人钱都很痛快,算是两厢成全。
沈老爹把事说了,张牙人就笑了。
“老大哥可是挑了个好时候!”
“哦?此话怎讲?”
张牙人道:“去年雪灾,灾民近万,如今虽已疏散,但也有不少无家可归的留下来了。他们一无田产,二无房屋,三无金银,为了有口饭吃,只能卖身。城里大大小小的牙行都买了不少。老大哥想要什么样的都尽可以挑,价格也不贵。”
张牙人是见惯了走投无路的人自卖其身的事,但在场的妇人姑娘们却少有听说,心情都有些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好,既然这样,就麻烦老弟先替我选些手脚灵便的,年纪不超过四十岁,最好是女子。”沈老爹微微沉默后,交代道。
“好,包在我身上。”张牙人笑着应了。
“二弟,这人买回来,后院怕是住不开。要不我在外头寻个住处吧,管它是买还是租,以后做起事也方便。”大姑忽然道。
这倒确实是个事。原本后院就不大,再添两个人,确实拥挤了些。
王氏张张嘴本要劝,想到这点也把话咽了下去。
“大姐说的有道理。珍儿大了,总得有自己的屋子,没得一直憋屈在这小院子里。就是得离得近些,咱们也好有个照料。”
沈老爹想了想,道:“既然大姐要搬出去住,咱们又要雇新人手,这席面的生意索性往大了去做。姝儿先前说的置办桌椅碗碟,咱就准备起来。买新的太贵,我看可以接手其他酒楼的。老弟瞧瞧有没有那要转手的饭馆酒楼,家伙事还能入眼的,能不能给咱包下来。不过这件事不急,老弟先紧着前头两件就成。”
这一下多了两门生意,张牙人哪有不同意的,只道包在自己身上,跑遍全城也给她们找来。
先前沈云姝托他打听别家酒楼全套席面的价格时,他就预想过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自己还能在这方面帮上忙。
张牙人走后,王氏颇是惆怅。
她在汴城也就沈玉春一个能说点知心话的同龄人,朝夕相处习惯了,冷不丁要搬走,还真有点舍不得。
不说她了,其实大伙心里都有些难受。
还是沈云姝笑眯眯说等找到新住处,要做个大蛋糕庆祝一下,祝大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想着到底是好事,大家才逐渐恢复笑脸。
“往后不还是一样天天见面。你瞧廖家侄儿,如今新铺子开了,离得近,每日都能过来一趟接人。咱也是一样,还一块干活一块吃饭。”大姑拉着王氏,说了几句窝心话。
王氏倒觉得自己小孩子气起来,不好意思道:
“你别笑话我,我嫁到沈家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发觉这姑嫂和睦,比姐妹也不差。咱往后还同以前一样。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合,一块把日子过好。”
“如今已经是千金不换的好日子了,我就盼着能一直这么平平顺顺,忙忙碌碌的,就心满意足了!”大姑笑道。
如此,期待的情绪又占满各人胸膛,几天后,张牙人来请大姑看宅子。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