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4章 还早呢
    “我记得好像是月头才吃过吧?”

    易中海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叮嘱道:“还真是越老越像个小孩子了,你最近先哄哄她的。

    等我这月开了工作,咱就去买上几斤肉回来,咱家也跟着一块儿吃点儿的。”

    “成,我知道了。”

    ▁

    “柱子。”刘海中瞥了一眼。

    跟他一起往外走着的何雨柱问道:“你搁丰泽园学徒都好几年了,啥时儿才能出师的呀?”

    “还早呢。”何雨柱晃悠着手里拎着的饭盒。

    漫不经心的回道:“我师父讲过,会是一回事儿,精又是一回事儿。”

    “也对。”

    刘海中点着头附和道:“学啥手艺活儿都是一样的。

    总归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是得多练才成。”

    “对,我师父也是这么说的。”

    “丰泽园给你开工资了吗?”

    “年前儿就开了,要不我早就没饭吃了。”

    “开了多少?”

    “年跟前儿那会儿是三万,上月给开的是五万。”

    “嗯!也还行。”

    刘海中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说道:“一斤棒子面是八百多元。

    你每月能有五万元的收入,也够养活你们兄妹两个了。”

    “老刘,柱子。”

    闫埠贵站在自家门口的廊檐下问道:“你俩出门这么早?”

    “闫老师。”

    两人都冲着闫埠贵点点头,刘海中回道:“搁屋儿里也待不住。

    早走会儿,搁路上走慢点儿也是一样的。”

    “还真是。”

    闫埠贵认可的点了点头,望了一会两人走向院外的身影后,转身又进了屋。

    “我走了。”

    刘清儒推着自行车走出垂花门时,目送他离开的是廊檐下站着的一溜妇孺。

    这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家庭的缩写,男人们外出挣钱养家,女人们带着孩子伺候好老人。

    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给守好了就成,也正是因为这种合理的分配方案。

    才能使得,大多数家庭都过的是和和美美的。

    这个时期的女性,如果选择外出工作的话,属于是抛头露面,会被人背地里说三道四的。

    ▁

    夏季的午后,太阳洒下来的光芒,不再是能让人感觉到的那么春光明媚了。

    汗流浃背的人们,不时的都会骂上一句:“这该死的天气,真他娘的热。”

    坐在自家廊檐下的贾张氏,一边侧耳偷听着树荫底下。

    正叽叽喳喳聊得热火朝天的一堆妇女们,都说了些个啥。

    一边微眯着一双三角眼,不时的打量上几眼,何家的那几间屋子。

    心里也一直都在盘算着,该怎么才能搞到手一间来,好让她家儿子当做婚房来使用。

    虽然因为上一次的事情,他们两家人的关系都搞得挺僵的。

    但俗话不是都说了吗?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哪儿来的隔夜仇啊?

    既然大家都是邻里邻居的,还能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商量着来的呢?

    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她管不着,反正她觉得老话说的就挺好的。

    “嗯!这事儿还得易中海出面才行。”

    她心里如是想道。

    感觉两只眼皮子有些困的慌了,她起身跨进了自家的屋门,准备躺炕上睡个午觉去。

    ▁

    眼瞅着贾张氏进了屋,树荫底下的一个妇女,压低嗓音神神秘秘的道:“欸!你们都知道吗?

    我听人说啊!搁被服厂还有那啥棉纺厂上班的姑娘,有很多都是出自八大胡同里的窑姐儿。”

    “真的假的?”

    “还有这事儿?”

    “这话可不兴乱讲的啊!”

    徐春妮瞥了一眼西厢房的屋门,意味深长的警告道:“大伙儿可都是搁一个院儿里住着的人。

    这要是传出个闲言碎语去,被贾家谁再给听了去,他们一家子可不得找你玩儿命儿的?”

    听她这么一说,本来还想一探究竟的其她女人们,也全都收起了各自的八卦火焰来。

    这种闲话要是真的传出去,可是真会闹出人命来的。

    “对对对,那儿有那么巧的事儿呀?”

    先前说话的那名妇女,尴尬的连忙打起圆场来道:“我也就是听别人随口提了一句。

    还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呢,大伙儿就当我啥也没讲哈!可千万别给传出去了。”

    “你放心,咱这些人里,没人是不知道好歹的。”

    杨瑞华接话道:“谁要是不怕人家贾张氏,跑到她家里去闹腾的话,她就尽管去传的。”

    “是呀!人家做过窑姐儿的,没人愿意去上啥班的。”

    陶小蝶也插话道:“你们没听说隔壁院里,发生过啥事儿呀?”

    “离得这么近,咋可能没听说呢?”

    “是啊!那事儿都要快成老黄历了。”

    “你这话儿说的在理儿,瞧瞧人家那位窑姐儿。

    人家不但早早就跟了人,这会儿过的,一点儿都不比谁家差。”

    几个女人三言两语的,就把刚才有些尴尬的气氛给搅和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铛啷啷…。”

    随着轧钢厂的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各自收好手里常用的工具,三三两两的涌向了厂大门。

    “师父。”

    贾东旭快走几步,跟上了易中海的步伐问道:“刚刚小组长讲的是个啥意思?”

    “你连这个都没听明白?”

    易中海没好气的道:“他那是点你们几个学徒工呢,还能是个啥意思?”

    “他点我们干啥呀?”

    “你们几个,这个月做的残次品太多了。”

    “那我们能有啥办法呀?”

    贾东旭觉得有些委屈的道:“我们用的那台机器老是出故障,它能不出残次品吗?”

    “所以他只是点了你们几句,并没有做出啥处罚来。”

    易中海用毛巾擦了两把汗说道:“往后干啥活儿,你得多上点儿心的,机器出故障了是不赖你。

    可机器都已经出故障了,你还要继续做的啥工件呀,这不就是你的问题了吗?”

    “行了。”

    他瞥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贾东旭,继续说道:“都干一天儿的活儿了。

    下班后,就别再跟我提啥工作上面的事儿了,你不烦我还觉得烦的慌呢。”

    “好吧!”

    贾东旭多少有些闷闷不乐的,岔开话题问道:“那师父您说,等我结婚那天儿。

    是摆几桌酒席呢,还是学刘铁柱那会儿一样,随便弄俩菜糊弄一下呢?”

    “这事儿得跟你妈商量一下的。”

    易中海思索了一下回道:“要照我的意思来,最好还是摆上几桌酒席的好。”

    “我也觉得应该摆酒席。”

    贾东旭也是认真的附和道:“他刘铁柱会小气吧啦的糊弄人,那是因为没人能帮衬他的。

    结婚可是一件儿人生大事儿呀,哪儿能就那么随便糊弄着了事儿呢?

    要是我能做主,就该把场面给它搞得热闹一些才对。”

    “对,你说的对。”

    易中海点头附和着道:“人生几大事儿呀,都只有一次,是该办的热热闹闹的才不亏。”

    喜欢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