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章 学校
    叶澜见此也忍不住笑了一下,才摇头骂道:“他什么时候说出词汇了!不对,肯定不对。”

    咸鱼部落的人见两人似乎没领会到自己的意思,面上显出些焦急,又指了指耀的嘴巴,再指了指叶澜的嘴,然后自己的嘴也开始张张合合。

    叶澜抚掌笑起来:“我知道了!他的意思是,还想跟我们学说话呢!”

    说到这里,叶澜便重重地点头,表达出同意的意思:“好!”

    咸鱼部落的首领见状,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又将一个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的少年拽到身前,往叶澜等人身前推。

    叶澜用肢体搭配语言问:“你是说,让他留下来,学习我们的语言对吗?”

    咸鱼首领见她指了指部落房子,又指着嘴,便明白她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便咧开嘴笑起来,两只手掌在身前拍了拍。

    叶澜思维发散,觉得在部落修建一座学校倒也不错,将来对外的贸易拓展开,她们就需要和更多的部落进行交流。

    对外的贸易也不能一直靠贝部落帮忙宣传,或许可以在明年开春后,组建一支商队,带着部落里的特产出去走一走,把部落的名气打出去。

    她正畅想着,就见咸鱼首领又从族人手里接过仅剩的几个包裹,将其打开,把内中咸鱼取出,朝自己手中递来。

    “这是做什么?”叶澜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咸鱼首领表示,这是对她们愿意教授黝黑少年语言的回报。

    叶澜将咸鱼包回阔叶中,递给他,随后打手势:“你们可以下次来的时候补上,这些就当做你们返回途中的食物。”

    咸鱼老人看明白后,冲叶澜深深地弯下腰,低下头。

    叶澜将他扶起来,也不再多说,只让人拿些硬壳果和其他浆果招待。

    咸鱼部落的人同样住了几天才离开。

    隔天,叶澜找到月,表达了自己想要在南广场边修建一座宽敞房屋的想法。

    月问明白她的要求后,很快便动工了。

    叶澜交代完后,便找到岩,挑选了二十名身材健壮的族人,带上铁斧、铁锹、匕首以及木工套装工具,前往瀑布。

    要尽快把起吊装置建好,才能运大块的石头回来修建广场。

    贝部落暂时没有陶罐的需求,但叶澜相信,她们会对木桌木椅感兴趣的。

    叶澜用骨针缝接几张兽皮,做了简易的帆安装在木筏上,有效提高了一点木筏的行驶速度。

    这次去瀑布只花了七天,比平常节省了近三天的时间。

    一行人在老地方靠岸,叶澜发现,岸边往山下走的原野已经被族人们踩出了一条路。

    沿着这条路下山,山脚下的原始森林里也出现了一条不是很明显的路,显然也是之前来交易的族人们踩出来的。

    这倒也省事了,顺着这条路,叶澜等人很快便来到贝部落。

    岩是他们的老熟人了,因此贝部落的人非常热情地将他们迎入山洞,并奉上一些浆果和坚果招待。

    叶澜也是这时候才发现,贝部落的食物种类还挺丰富,她感觉当初就算把白色豆子全带走了,也不会对贝部落的人造成太大的影响。

    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感觉自己被人坑了。

    正想着,贝部落的老首领来了,见到叶澜,面上的笑意加深。

    叶澜用新学到的语言同她打招呼:“贝族长,你好。”

    “贝族长?”老妇人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道,“我叫葛。”

    “葛族长。”叶澜从善如流地改口。

    寒暄片刻,叶澜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葛笑着道:“我可以安排人帮忙。”

    叶澜道谢之后,又向葛要了一名向导,在他的带领下来到河边。

    “从贝部落到河边也不远,但这一段河流,水势比较急,跟瀑布上面的不一样,木筏逆流行驶的话,估计还不一定比两条腿走着快。”叶澜看着急速流淌的河水分析道。

    岩点了点头,问:“那从贝部落到瀑布还是走之前的路吗?”

    叶澜道:“我之前在瀑布边观察了一下,瀑布附近没有合适的地方修建起吊装置,倒是远一点,有一处凸出来的山壁,可以利用。”

    修建起吊装置的地方应该比山崖凸出一点,否则藤条勒在石壁上,可能会过快磨损。

    叶澜也没有实际参与过这种类型的建筑修建,如今关于这个起吊装置的一切设想,不过是她根据自己知道的东西推演出来的。

    想象的东西究竟能不能变成现实,终究是需要靠实践去检验的。

    叶澜看好地势后便也不磨叽,当即决定动手开干,一切困难在时实践中都能寻找到解决方法。

    他们在山崖上方的背风处修建了两座简易木棚作为临时营地,每天都去山下的原始森林砍树。

    修建起吊装置需要非常坚固结实的木头,这种树木砍伐起来也要比平常树木多费些力气。

    木料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众人又花费了许多天的时间将其拉到山上来。

    族人们带的肉干早就吃完,时不时还要出去狩猎补充粮食。

    山崖上凸出的石壁不够长,材料准备好后,真正要开始修建的时候,叶澜觉得可以将这处凸出的位置再往外延伸一段距离。

    她拆掉一根铁矛,将其当做凿子,用斧背敲击,在石地上凿出几个半米深的洞。

    用木工工具处理木料,做出一个依靠榫卯结构固定的木桥,将其主干插到凿出来的洞里,打入木楔固定。

    然后再立起一个实木支架,在横梁中央悬挂一个铁环,后方立一座手摇滚轮,藤条从铁环穿过后,缠绕在滚轮上。

    朝不同方向摇动手柄,就可以实现收放藤条,达到起落效果。

    这是叶澜根据前世见过的玩具吊车的原理制作的,等装置完工,起吊试验过后,叶澜又根据它实际展现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改良。

    她在手摇柄部分添加了一些齿轮组合,以节省摇动滚轮时需要的人力。

    等以后有条件了,叶澜还打算把藤条换成铁链,或者这些木质结构都改用铁,延长装置的寿命。

    藤条下方连着一个钩子,将来在装运货物的藤筐上也都装上提手或绳索,这样挂取货物能比用“系”的方式更节省时间。

    这样的一个装置花费了叶澜等人近三个月的时间,中间下过几场大雨,耽误了工期,等他们回到部落,天气已经变得凉爽了。

    喜欢我一心基建,真没想统治全球啊请大家收藏:我一心基建,真没想统治全球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我一心基建,真没想统治全球啊请大家收藏:我一心基建,真没想统治全球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