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章 外面的世界
    1.

    通往县城的班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四个小时。林福瑶紧贴着车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群山渐渐变得低矮,平坦的田野越来越多,偶尔还能看见几栋漂亮的楼房。

    "快到了。"王老师指着远处一片密集的建筑群,"那就是县城。"

    福瑶的心跳突然加速。眼前的县城比她想象的还要大得多——数不清的楼房,纵横交错的马路,还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最引人注目的是远处几栋高耸入云的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那...那么高..."福瑶仰着头,脖子都酸了。

    王老师笑道:"那是县政府的办公楼,有十二层呢。"

    班车驶入车站,嘈杂的人声瞬间涌入耳朵。福瑶紧紧抓着王老师的衣角,生怕在人群中走散。车站里挤满了人,有的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有的举着牌子接人,还有小贩高声叫卖着各种她从未见过的零食。

    "跟紧我。"王老师护着她穿过人群,上了一辆三轮车。

    三轮车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中穿行,福瑶的眼睛根本看不过来——路边的商店橱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街上的行人穿着鲜艳的衣服,几个年轻人甚至边走边玩着手机!

    "那就是县一中。"王老师指向前方。

    福瑶顺着方向看去,呼吸为之一窒——高大的铁艺大门后,是一片宽阔的草坪,后面矗立着几栋红砖建筑,正中那栋楼上挂着巨大的校徽和"厚德博学,求是创新"八个鎏金大字。

    2.

    报到处排着长队。福瑶站在队伍中,突然感到浑身不自在。周围的同学大多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背着新潮的书包,有几个女孩甚至还化了淡妆。而她的粗布衣服和哥哥编的竹书箱显得格格不入。

    "姓名?"报到处的老师头也不抬地问。

    "林...林福瑶。"她紧张得声音发抖。

    老师翻开花名册,找到她的名字:"哦,特招生。宿舍在3号楼206,这是你的校园卡和宿舍钥匙。"

    王老师帮她领了被褥和生活用品,一路送到女生宿舍楼下:"我只能送到这儿了。记住,遇到困难就找班主任或者校长。"

    福瑶突然抓住王老师的袖子:"老师...我..."

    王老师拍拍她的肩膀:"相信自己。你比任何人都坚强。"

    看着王老师离去的背影,福瑶强忍泪水,拖着行李走进宿舍楼。206寝室已经住了三个人,她们正叽叽喳喳地聊天,看到福瑶进来,立刻安静下来。

    "你就是新来的特招生?"一个扎马尾的女孩上下打量着她。

    福瑶点点头:"我叫林福瑶。"

    "我是李雪,这是张婷和王雪梅。"马尾女孩指了指另外两个室友,"你的床在那儿。"

    福瑶走到靠门的下铺,开始整理行李。她能感觉到三个室友好奇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你从哪个学校来的?"张婷问。

    "青石坳小学。"

    "没听说过。在哪儿啊?"

    "在大山里,离这儿很远..."

    "哇,那你家是不是特别穷?"王雪梅脱口而出,立刻被李雪瞪了一眼。

    福瑶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铺床:"嗯,是很穷。我家连自来水都没有。"

    寝室里陷入尴尬的沉默。福瑶知道,她和这些城里姑娘的差距,远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3.

    开学第一天,福瑶就遭遇了当头一棒。早读时,班主任刘老师让每位同学做自我介绍。当福瑶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完后,教室里响起几声轻笑。

    "林福瑶同学来自山区,大家要多帮助她。"刘老师的话本是善意,却让福瑶更加难堪。

    上课时,问题接踵而来。老师讲课速度太快,板书用了太多她不认识的缩写和术语。最要命的是英语课——她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而其他同学已经能用英语简单对话了。

    午餐时间,福瑶独自坐在食堂角落,小口啃着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饼。她不敢去排队打饭,因为不知道校园卡怎么用,也看不懂窗口上的菜名。

    "你就吃这个?"一个声音突然响起。福瑶抬头,看见李雪端着餐盘站在面前。

    "嗯...我还不饿..."福瑶下意识把玉米饼藏起来。

    李雪把餐盘往桌上一放:"我打多了,一起吃吧。"

    餐盘里有白米饭、红烧肉和青菜,香气扑鼻。福瑶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吃吧,别客气。"李雪把筷子递给她。

    福瑶小声道谢,夹了一小块肉放进嘴里。那是她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食物,油脂的香气在口腔中爆开,让她差点哭出来。

    "谢谢你..."她声音哽咽。

    李雪笑了:"谢什么。对了,下午我带你去办校园卡充值,再教你用热水器。"

    这一刻,福瑶觉得这个城市姑娘的笑容比阳光还温暖。

    4.

    晚上熄灯后,福瑶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预习明天的课程。突然,一张纸条从上方递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疯丫头成长记请大家收藏:疯丫头成长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给你的。"是睡在上铺的李雪。

    福瑶打开纸条,上面写着:"不会的可以问我。ps:小心宿管查房。"

    她抬头,对上李雪含笑的眼睛,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第二天是周六,室友们都回家了。福瑶独自在寝室看书,突然听到敲门声。

    "林福瑶?"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妇女站在门口,"我是教务处周主任,校长想见你。"

    福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忐忑不安地跟着周主任来到行政楼,走进一间宽敞的办公室。

    "来了?坐。"办公桌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抬起头。他面容慈祥,眼睛却炯炯有神,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奖状和锦旗,其中一张写着"教育扶贫先进个人"。

    "吴校长好。"福瑶紧张地鞠了一躬。

    吴校长示意她坐下:"听说你这两天过得很艰难?"

    福瑶低下头,不知如何回答。

    "抬起头来。"吴校长的声音温和却坚定,"能考进县一中,说明你很优秀。不要因为出身自卑。"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套崭新的文具和几本参考书:"这些送给你。另外,我已经安排英语老师每周给你补两次课。"

    福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真的吗?"

    "当然。"吴校长笑了,"我看过你的资料,知道你办女子夜校的事。这样的孩子,值得最好的教育。"

    走出校长办公室,福瑶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但这一次,不是委屈的泪,而是希望的泪。

    5.

    有了李雪的帮助和校长的特别关照,福瑶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她像一块干渴的海绵,疯狂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学习。英语单词写满了小卡片,连吃饭排队时都在背。

    一个月后的月考,福瑶的成绩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语文全班第三,数学中上,就连最弱的英语也及格了。

    "进步神速啊!"刘老师在班会上表扬她,"大家要向林福瑶同学学习这种刻苦精神。"

    下课后,几个以前嘲笑过她的男生围了过来。

    "喂,山里的,怎么做到的?"为首的男生张浩问。

    福瑶平静地回答:"就是多花时间。我们山里人不怕吃苦。"

    张浩愣了一下,突然笑了:"有骨气!以后有不会的题,也可以问我。"

    渐渐地,班上的同学开始接纳这个来自山里的女孩。他们发现,福瑶虽然穿着朴素,但聪明勤奋,而且特别乐于助人。谁要是落了东西,她总是第一个帮忙找;值日生生病了,她主动顶上;就连班里最孤僻的同学,也能收到她手写的小纸条鼓励。

    6.

    深秋的一个周末,李雪邀请福瑶去家里做客。

    "我爸妈听说你的事,特别想见你。"李雪说。

    福瑶既期待又忐忑。她穿上最好的衣服——那件母亲亲手缝制的蓝布衫,还特意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李雪家住在县城最好的小区里。电梯上到12楼,开门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公寓。福瑶站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不敢挪步,生怕自己的布鞋弄脏了地面。

    "这就是福瑶吧?快进来!"李雪的妈妈热情地招呼她,"老李,客人来了!"

    午餐丰盛得超乎想象——红烧鱼、糖醋排骨、清炒时蔬...福瑶从没见过这么多菜同时出现在一张桌子上。李爸爸不停地给她夹菜,询问山村的生活和她的学习情况。

    当福瑶说起女子夜校的事时,李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好孩子,你做得对。教育真的能改变命运。"

    饭后,李雪带福瑶参观自己的房间。粉色的窗帘,满满的书架,还有一张铺着柔软被褥的小床。福瑶轻轻抚摸着书桌上的台灯,想象着如果自己也有这样的学习环境该多好。

    "这个送给你。"李雪突然拿出一盏小巧的折叠台灯,"知道你晚上爱学习,这个不显眼,宿管查房时也好藏。"

    福瑶接过台灯,喉咙发紧:"为什么...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李雪歪着头想了想:"因为你让我明白,我拥有的这一切有多珍贵。以前我总觉得学习苦,爸妈唠叨烦,看到你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两个女孩相视一笑,阳光透过窗户,在她们身上洒下温暖的光斑。

    7.

    第一次期中考试,福瑶考了班级第十五名。这个成绩在别人眼里也许平平,但对一个入学时几乎跟不上的山里孩子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发成绩单那天,吴校长再次召见了她。

    "不错,继续保持。"校长满意地点点头,"对了,寒假有什么打算?"

    福瑶不假思索:"回家。我想念家人,也想看看夜校的姐妹们。"

    校长若有所思:"你办的那个夜校...现在有多少学生?"

    "二十多个,都是村里和邻村的女孩和妇女。"

    "教材和师资怎么解决?"

    "教材是王老师找的旧课本,我把自己学的教给她们..."福瑶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我知道很不正规,但..."

    校长突然拉开抽屉,取出一叠文件和一张支票:"这是学校'手拉手'助学项目的资料和两千元资金。你带回去,看能不能帮到你的夜校。"

    福瑶瞪大了眼睛:"这...这太多了..."

    "不多。"校长严肃地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再多的投入都值得。你回去告诉乡亲们,县一中会一直支持你们。"

    那天晚上,福瑶给家里写了第一封信。信纸上满是她的泪痕——她想家了,想父母,想奶奶,想夜校的姐妹们。但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就像校长说的,教育能改变命运,不仅是她自己的命运,还有那些留在山里的女孩们的命运。

    窗外,县城的灯火璀璨如星。而在遥远的群山中,一定也有几盏微弱的煤油灯,照亮着求知的脸庞。福瑶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让山里的灯光和城市一样明亮。

    喜欢疯丫头成长记请大家收藏:疯丫头成长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