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0章 暂时平息
    经过一个月的周密布局,五皇子朱翊昭的"引蛇出洞"计划终于到了关键时刻。

    这天深夜,大同城内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

    几个神秘人物在城中各处频繁活动,似乎在传递什么重要信息。

    朱翊昭安排的眼线立即将这些情况汇报上来。

    "殿下,他们开始行动了。"张文谦兴奋地汇报道。

    朱翊昭看着手中的情报,眼中闪过一丝冷笑:"终于忍不住了。"

    根据眼线的报告,这些神秘人物正在紧急联系各方面的人员,似乎要实施某个重要计划。

    "殿下,我们要不要立即抓捕?"张文谦问道。

    朱翊昭摇摇头:"还不是时候。让他们再暴露一些。"

    果然,第二天,更多的异常情况出现了。

    一些原本低调的官员开始频繁活动,大同附近的几个军营也有异常调动。

    最重要的是,朱翊昭发现了几个重要人物的真实身份。

    其中一个竟然是大同府的推官李文渊,另一个是负责边境贸易的主簿王德明。

    这些人平时看起来很正常,但现在都露出了马脚。

    "原来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朱翊昭感慨道。

    就在阴谋集团以为五皇子即将发现他们的"外国间谍"身份时,朱翊昭突然改变了策略。

    他没有按照他们预期的那样继续"搜捕外国间谍",而是突然宣布要返回京城汇报工作。

    这个突然的变化让阴谋集团措手不及。

    他们原本准备在五皇子"搜捕"行动中制造混乱,然后趁机逃脱或者反击。

    没想到五皇子突然要走了。

    "这是什么意思?"李文渊在暗中与王德明商议,"他是真的要走,还是另有计划?"

    王德明也很困惑:"不清楚。但我们的行动已经暴露了,必须做出决断。"

    经过紧急商议,阴谋集团决定提前实施他们的计划。

    他们准备在五皇子离开大同的路上设伏,将他除掉,然后嫁祸给蒙古人。

    这样既能除掉一个威胁,又能进一步制造边境紧张局势。

    但他们不知道,这正是朱翊昭想要的结果。

    通过故意"撤退",朱翊昭成功地逼迫阴谋集团提前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

    "殿下,他们果然要对您下手了。"张文谦紧张地汇报道。

    朱翊昭反而很冷静:"很好。现在我们可以正当防卫了。"

    第三天,五皇子的"撤退"队伍离开了大同,向京城方向进发。

    队伍看起来毫无防备,只有少量护卫,似乎真的是要回京汇报。

    但实际上,这支队伍中隐藏着大量精兵,而且在沿途还有更多伏兵接应。

    当队伍行进到一个名叫"黑石峡"的地方时,早就埋伏好的阴谋集团成员发动了攻击。

    "杀!"

    数百名伪装成蒙古人的刺客从四面八方冲出,将五皇子的队伍包围。

    但就在他们以为得手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五皇子的"护卫"突然变成了训练有素的精兵,而且周围还有更多的官军杀出。

    "中计了!"阴谋集团的头目惊呼道。

    原来,这是五皇子设下的陷阱。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大部分刺客被击毙或俘获。

    而阴谋集团的几个重要人物,包括李文渊和王德明,都被活捉了。

    "现在,该算总账了。"朱翊昭冷冷地看着被俘的阴谋集团成员。

    经过审讯,朱翊昭得到了更多重要信息。

    这个阴谋集团确实规模庞大,涉及朝廷多个部门。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在边境制造大规模冲突,然后利用战争状态谋求更大的权力。

    至于具体要扶持哪个皇子,或者有什么其他政治目的,这些低层人员并不清楚。

    "殿下,我们要不要深挖下去?"张文谦问道。

    朱翊昭沉思了一会儿:"不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明白,这个阴谋集团的根子很深,牵涉的人很多。

    如果现在就全面揭发,可能会造成朝廷的大震荡,反而对自己不利。

    更明智的做法是,先解决表面问题,然后暗中继续调查核心人员。

    于是,朱翊昭做出了一个巧妙的决定。

    他将这次事件定性为"蒙古间谍潜入朝廷,企图制造边境混乱"。

    被俘的阴谋集团成员,都被说成是被蒙古人收买或胁迫的汉奸。

    这样的定性有几个好处:

    第一,避免了朝廷内部的大震荡;

    第二,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声望;

    第三,给了真正的幕后黑手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朱翊昭向朝廷发出了第二份奏折,详细汇报了这次"反间谍"行动的成果。

    在奏折中,他将自己描述成一个机智勇敢、为国立功的皇子形象。

    不仅成功剿灭了盗匪,还揭露了蒙古的间谍阴谋,保护了朝廷的安全。

    几天后,朝廷的嘉奖令到了。

    皇帝对五皇子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仅赏赐了大量金银,还提升了他的爵位。

    更重要的是,皇帝在诏书中特别提到了五皇子的"智勇双全"和"忠君爱国"。

    这对他在储君之争中的地位提升极为有利。

    "殿下,您这次真是一举多得啊。"张文谦佩服地说道。

    朱翊昭却很清醒:"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他知道,自己这次的行动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彻底得罪了幕后的势力。

    从现在开始,他们之间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但朱翊昭已经做好了准备。

    通过这次事件,他不仅获得了政治资本,还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络。

    更重要的是,他对朝廷内部的复杂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返回京城的路上,朱翊昭对张文谦说道:"这次北方之行,收获很大。"

    "确实如此,殿下。"

    "不过,我们也要做好准备。风暴,可能很快就要来了。"

    朱翊昭望着远方,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储君之争,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他,已经为这场斗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北方的商路危机暂时平息了,但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喜欢庶女凰途请大家收藏:庶女凰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庶女凰途请大家收藏:庶女凰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