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0章 升去上舍
    当青萍的书信送到沈淮手中之时,京城已是大雪纷飞。

    沈淮坐在窗边,心情激动的打开信匣。

    里面塞满了各种信封。

    有家人(沈继业和沈杏)的亲笔书信;有大姐和许仪章的;有沈大姑和林致远母子的;有方启贤和县学教谕的;有魏渠、王宇川、江铭、李景舟四个小伙伴,还有沈杨和沈林两人的……

    窗外雪花飘飞。

    沈淮一边烤火一边看书信,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越看越欢喜。

    兴州计划,进展顺利。

    沈家的三元腐乳和白酒,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定位,成功抢占兴州下辖九县市场,并在册县设立了一个大仓库作为中转。

    等兴州的情况稳定了,沈家计划进军旁边的南元郡。

    年前提拔上来的人,执行力不错,但缺乏主动决策能力,至于沈杏,有想法,胆子也大,不过资历尚浅,还不能独当一面。

    倒是从郡城买回去的那对刘姓中年夫妇,能力不错。

    他们之前的主家在江南走商,刘达是其中的掌柜之一,女人是府中厨娘,擅长煲汤做点心。

    做的家常菜,林氏和黄氏很满意。

    主家因涉及贩卖私盐,被满门抄斩。

    刘达夫妻二人没有参与其中,也不是府中奴仆,逃过了砍头之罪,却没有逃过被发卖为奴的命运。

    如今,刘达被安排到醋坊做管事。

    沈家的果醋,今年产量不高,只够供给周边两县。

    因为价格便宜,八文钱一斤,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另外,沈家又买了三十亩荒田和一座山头,又买了两头骡和两头牛,方便打理县城的田庄和两山桂花树。

    沈继业说的,都是家里的大事。

    沈杏这边,就细碎很多。

    除了跟去兴州历练,大多讲的是家里的事情。

    比如:缓坡又种了什么花植;养了多少蜂箱;县里的两座山头已经种满桂花树;丫鬟如何能干等等。

    沈月的信,内容不多。

    沈淮只知道她怀孕了,而且还开了一间糖水铺,专卖烧仙草、鱼鳞冻、神仙豆腐等甜食,生意不错。

    倒是许仪章,大半内容都在说沈月。

    沈淮:“……”

    他怀疑对方在秀恩爱。

    但又没证据。

    方启贤和表姐林静,五月份生了一个大胖儿子。

    林致远、陶行简、顾梁烨、赵勋四人,参加了八月的乡试恩科,只有林致远考中,其余三人落榜。

    十月下旬,林致远成亲了。

    看到这里,沈淮不禁想起林致远以前说过的话:以后身边多个人,还要养孩子,我就害怕。

    如今婚事已成,不知这位表哥是否还这般想?

    沈淮笑着摇摇头,接着拆开信封往下看。

    王宇川如愿进了县学。

    魏渠八月订婚,未婚妻是小魏夫子同年友人的大孙女。

    江铭和李景舟县试没过。

    沈杨和沈林府试也没过,被家里臭骂了一顿,他们还在信中吐槽自己压力好大,想掀桌去卖黄芽菜的冲动。

    看得沈淮笑声连连。

    碧青提着炭笼进来,见桌上一堆书信,便知道沈淮家里来信了。

    她轻手轻脚的往炭盆加了几块炭,就出去了。

    沈淮看完书信,下意识就要回信。

    提笔之时,才反映过过来。

    冰天雪地的,信是寄不出去的,得等到开春,天色暖和了才可以。

    不过可以准备别的。

    他现在不差钱。

    鲜蔬坊、甜品铺和两个汤粉铺的生意不错,每个月都有一千多两进账,是时候给奶奶和母上大人买金镯子了。

    说干就干。

    沈淮立即带着碧青去银楼买两个金镯子、两对长命锁,接着又给谢道珩选了一个玉制发冠。

    回去的路上,看见一两个乞丐冻死在路边。

    有人跪在雪地里,卖身葬父。

    沈淮第一次直面这种残酷事实,心里触动很大。

    碧青却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京城的冬天,风大雪大,每年不知有多少百姓死于风寒,有些人不想连累家人,便跑到外面,活生生的冻死。”

    京城这个地方。

    柴米油盐样样贵。

    一场风寒高热,便能轻易夺去一个鲜活的生命。

    许多老百姓,舍不得那二两药钱,生生扛着。

    扛过去,活着;扛不过去,死。

    而贫苦人家,到了冬天,困境会被放大,为了避免家中孩子冻死,不少人选择把孩子卖掉。

    冬季,是牙行的‘旺’季。

    想到朝廷送的两百亩田和两座山头无人打理,沈淮让碧青拐道去城中最大的牙行。

    从中挑了十个手脚伶俐的男仆,然后分到各个店铺帮忙,等开春了,再安排他们去田里干活。

    这个冬天,沈淮出门次数不多,但每隔两天都会去练武场跟谢云琅、谢云莱几人练枪。

    熟悉之后,几人相处还不错。

    谢云峥偶尔过来跟他们切磋。

    等年初二一过,谢道珩带着徒弟去访友,沈淮痛并快乐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老师的朋友,个个不简单。

    有时候不经意间的点拨,往往让他茅塞顿开。

    只可惜,谢道珩假期太短。

    初六便要上衙。

    沈淮闲下来了,开始叫人装修门店,准备卖零食糕点。

    田庄那边,也开始请人翻修,预计二月中旬左右,便能让那些男仆过去犁田。

    上元节过后,国子监开学。

    沈淮升去了上舍,被分到文星斋,裴律所在的班级。

    只可惜,裴律参加了二月的会试恩科,可在家自行学习。

    除了裴律、祝山卿也参加了恩科。

    上舍全年评优超过五次的学生,几乎报名参加了

    此次会试恩科,总共有三千多人参加。

    录取名额,三百二十人。

    比往届的两百八十人,多了足足四十人。

    沈淮比较关注这次恩科。

    放榜的时候,还去凑了一下热闹。

    裴律第一,祝山卿第四。

    意外的是,他碰见了江怀宴(桂越省乡试第一,男主第二)。

    只可惜,两人没什么交情,打了个招呼就过去了。

    江怀宴没有上榜。

    三月的殿试,大家都很好看裴律。

    沈淮跟风,押注裴律十两银子。

    结果很哇塞。

    裴律殿试第一。

    祝山卿则被天启帝钦点探花。

    榜眼是江南学子,年纪比状元大,长相也不如探花郎。

    骑马游街的时候,都没人给他送花。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