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8章 赶路进京
    沈七刀在战场厮杀过,会骑马也会看马。

    他在马市转了两圈,很快就挑中了两匹红枣马,这种马体型比普通马强壮,耐力和速度也比普通马强,唯一的坏处就是:价格偏贵。

    双方讨价还价半天,又配两套车厢,掌柜的才愿意把价格降到两百三十两。

    办完事情,沈七刀三人也要回青萍了。

    家里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们呢。

    临别前,沈继业拿出好几个荷包。

    “三郎,这是你大姐托我给你的。”

    沈淮接过一看,又是一袋碎银子,目测不止十两。

    “这是你姐夫给的。”

    荷包里面是两锭五两的白银。

    “这是你大姑给的。”

    这次是一张二十两的银票。

    “这是你静表姐和方大郎给的。”

    荷包里是两锭五两白银。

    “这些是教谕、魏渠一干人等的心意,我看过了,大概有十两左右。”

    沈淮手里沉甸甸的,心中动容,“等回到青萍,爹帮我跟教谕还有大姑他们说声谢谢。”

    “方才人多,他们不好当着你的面给,这才悄悄给了我。”沈继业笑着说道,“我想着,京城花销大,他们又是一片好意,我就没拒绝。

    这些钱,你安心拿着,日后总有机会还回去的,别有什么心里负担。”

    沈淮点点头。

    沈七刀接着说,“到了那边,好好照顾自己,要是被人欺负了,别怂,先找地方评理,要是评理的地也没有,那就把事情闹大,拖更多的人下水。”

    说到这里,沈七刀表情很严肃,“家里希望你出人头地,但家里不希望你的功名是受了冤屈和羞辱换来的。

    我们沈家人,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活。

    大丈夫能屈能伸,但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记住了,你是读书人,不能堕了读书人的风骨和脊梁。”

    沈淮瞬间肃然起敬,“是!”

    “凡事多留个心眼,不要着了别人的道。”沈继业说,“就像李教谕说的,别太老实,必要时借一借你老师的势,相信他不会责怪你的。”

    “爷爷和爹说的话,我都记住了。”

    沈七刀和沈继业出去了。

    沈杏紧随其后,不过,走了几步,她又折回来,“三郎,京城是不是很危险?”

    “京城是天子脚下,律法严明,怎么会有危险呢?”

    “那爷爷和爹……”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爷爷和爹只是给我个提醒罢了,二姐你别多想。”

    “那就好。”沈杏松了一口气。

    “对了二姐,我给你的方子,和我给大姐的方子,是一样的,你们以后想卖哪个,最好先通下气,不然撞到一起就不美了。”沈淮转移话题。

    “大姐说,那个神仙豆腐和烧仙草,她在家里做做就行,不会拿出卖,大姐还说她对香方比较感兴趣,过后打算在雷劈山种桂花呢。”

    沈杏笑着拍了拍沈淮的肩,“放心吧,我们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姐妹嫌隙的。

    你名下那两座山,我也打算用来种桂花,然后养一大批蜜蜂,专门产桂花蜜,那些花呢,一半制成茶卖出去,一半用来做酿桂花酒。

    要是还有多余的,就卖给点心铺。”

    “二姐的想法很好,我支持你。”

    翌日清晨。

    沈七刀、沈继业、沈杏回了青萍。

    昨天买的七名下人,他们带走了五人,只留两名小厮给沈淮。

    当然,马车也留了一辆。

    沈淮出发前,见了刚买的两个小厮。

    简单说明此行的目的后,点了阿大做临时队长。

    也就是说,这一路由阿大管其他三人。

    阿大高兴到磕头。

    他跟阿三是兄弟,原本以为这辈子要留在江湾畔干活,没想到峰回路转,竟被公子带去京城,那以后的日子,肯定要比留在青萍好。

    眼下公子身边人还不多,他得好好表现才是。

    接下来的路程,阿大跑前忙后,尽心尽责。

    探路,找水,驿站补给这些,都是他在忙。

    沈淮也将他的表现看在眼里。

    途经桂宁府地界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

    这边经常夜间下雪,第二天的山头覆盖着白雪,太阳一出来很快就融化掉。

    气温很低。

    空气湿冷。

    一碰冷水,便会冷到你的骨头缝里。

    沈淮坐在马车里,盖着被子,烧着炭盆,依旧觉得十二分的冷。

    沈金跟阿三每隔一个时辰便要换着赶马车,不然遭不住。

    好在没下雨。

    这种天气,要是下雨就见鬼了。

    然而,越往北,气温越低。

    路也不好走,中途车轮坏了两次,耽误了不少时间。

    走到竟央城的时候,已是二月底。

    说好的三月前入京,怕是不可能了。

    沈淮也不急。

    该赶路赶路,该休息休息,身体要紧。

    进入三月,气温回升。

    沿途的草木,萌发绿意。

    农田里,大家忙着春耕,时不时还听到牛的哞叫声。

    “公子,前面就是良县了。”

    三月中旬,沈淮的马车进入良县地界。

    而良县,距离京城很近。

    骑马一个多时辰就能到广安门。

    马车的话,快则半日,慢则大半天。

    只是沈淮几人一路风雨兼程,马匹早就累了,车轮轱辘快报废了,只好在良县休整两日,重新更换车轮子,也让马儿好好休息。

    沈淮也没闲着,买了两个木盆种黄芽菜。

    第三天才继续前行。

    官道上很多马车,前行缓慢。

    直到傍晚,他们才到城外。

    眼看排队进城的长龙,沈淮果断选择住驿馆。

    驿馆是官民兼用的,比较有安全保障,而且不会乱收费。

    “沈郎,明日入城了,我们直接去找谢大人吗?”沈金问。

    “先找间客栈住下,在给老师送信。”

    国公府不是老师当家,他直接过去不太好。

    “京城世家权贵遍地,等会你去跟阿大几个说一下,让他们谨言慎行,别冲撞了。”

    “我这就去。”

    沈金前脚出去,后脚就有驿卒来敲门,“沈举人,有人找您。”

    国公府的人?

    沈淮这么想的时候,外面传来陌生的声音,“沈公子,小人是庆国公府道和院的,奉主人之命在城外恭候多时了。”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