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9章 发挥价值
    举人牌坊关系到家族荣耀。

    兹事体大。

    马虎不得。

    沈四爷当场派沈杨和沈林二人去请族里的叔公过来,一起商量。

    几位叔公知道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沈淮好担心他们就此晕过去。

    好在,几位长辈很快就恢复了理智。

    年岁最大的叔公,现场科普举人牌坊对家族的影响以及申请条件,众人这才知晓,举人牌坊不简单。

    并非考中举人,就能建造。

    还要看名次,以及中举者在当地的影响力。

    沈淮之前连中小三元,且上过青萍县志,又有一个知县老师,肯定是符合申请条件的。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建在哪里、什么规制、预算多少。

    钱财方面,大房二房四房还有几位叔公一致表示不是问题,只要能建,再贵都要修一座。

    毕竟这几年,大家在作坊上工,手里头比较宽裕。

    所以底气很足。

    至于位置,大家推荐最多的是:村口、塘沟、作坊附近。

    这三个地方,优缺点都很明显。

    放在村口,大家都能看到,缺点是地方小。

    塘沟地方大,但位置不太好,作坊周边则是太荒凉了,不好看。

    一通分析后,大家也犯难了。

    沈淮清楚,一时半会定不下来,干脆说了流水席的事情。

    “爷爷,几位叔公,牌坊之事,得郡里放文书下来才能开始动工,从申请到文书下来,最快也要一个月,我们还是先看看吉日办流水席吧。”

    “对对对,先办流水席,得让十里八村的人知道我们沈家出了个举人老爷。”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转移到流水席上。

    堂屋里,开始热闹起来。

    做几个菜,用什么酒,一桌坐几人……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

    直到亥时,菜单才出来。

    “时候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几位叔公陆续离开。

    沈四爷临走前,看到桌上的蛇羹还有一些,对沈淮说,“这是特意留给你的,记得把它吃完,留到明天就变味了。”

    蛇是沈四爷抓的,蛇羹也是他做的。

    一半分出去,一半专门留给沈淮。

    “知道了四爷爷,外面黑,你慢点哈。”

    沈淮送沈四爷出去。

    堂屋里,林氏、黄氏、大房二房四房的媳妇,一起把桌碗收拾干净才回去。

    沈淮回来,看见沈杨和沈林还在,有些意外。

    “沈淮哥,能来个秉烛夜谈吗?”沈林笑问。

    沈淮看了看沈林,又看了看沈杨,“你们不打呼噜吧?”

    “我睡觉从来不打呼噜,我哥也不打。”

    “那就好。”沈淮拿出剩下的半碗蛇羹给沈杨,“你吃吧,吃完我们去外面吹吹风。”

    沈杨摸了摸肚子,这才伸手接过蛇羹。

    沈淮喝了两碗胭脂醉,这会儿酒劲来了正兴奋,压根没半点睡意,干脆拉沈杨沈林去外面。

    夜风飒爽。

    吹得沈淮浑身清凉。

    “沈淮哥,你好厉害啊。”沈林一脸崇拜,“小魏夫子知道你回来,还特意让我们提早两刻钟下学呢。”

    沈杨接着道,“前几天,夫子还在班里夸你呢,说你是我们龙溪镇百年难遇的天才。”

    “真的假的?”沈淮笑问,“在我的印象中,小魏夫子即便夸人也是很含蓄的,沈杨哥,你确定不是喝醉了,夸大其词?”

    “我跟沈林一个班,不信你问他。”

    沈淮看向沈林。

    沈林嘿嘿一笑,“夫子确实夸你了,不过沈杨哥说的不是原话。”

    “我就知道,夫子那么含蓄的人,不可能这么夸人。”沈淮扯了扯领口,“对了,小魏夫子近况如何?

    他之前犯了咳疾,没法带甲班,现在又重新带甲班了?”

    沈林说,“去年来了一位新夫子,教丙班和乙班,今年八月,小魏夫子跟老夫子调换,重新带了甲班。

    这两个月,没见他咳过,应该是好了吧。”

    “没事就好。”沈淮点点头,接着又问,“你们现在跟江铭、李景舟、王宇川同一个班?”

    沈林点点头。

    提及这三人,沈杨就想笑,“他们三个,经常在我们跟前念叨你,可知道你回来了,又不敢来。

    还说你都考中举人了,他们连个秀才都不是,不好意思见你。”

    “十年同窗,说这些就见外了。”沈淮想了想,回屋开箱,从里面拿出两套文房,“这是给你们的,一人一套。”

    惊喜来得太突然。

    沈杨和沈林高兴地接过东西。

    “三郎你太好了。”

    “谢谢沈淮哥。”

    “这里还有五个小物件,你们各挑一个,剩下的三个, 你们明天去学堂了帮我拿给江铭和李景舟还有王宇川吧。

    省城的东西,看着比较精巧,可以放在桌上当摆件。”

    “沈淮哥放心,一定给你办妥。”

    沈林拍着胸脯保证时,余光看到沈杨挑好了,也赶紧挑一个。

    剩余的三个,沈杨收了起来,“明天拿给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我也很久没见他们了,希望办流水席的时候,他们能过来。”沈淮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两本书籍,“这是我在省府书肆买的诗文,你们拿回去看看。

    里面收录的诗篇和文章,来自翠山书院和桂江书院的佼佼者。

    温丛戒是今年乡试第三名。

    江怀宴是今年乡试解元。

    他们写的文章,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是什么份量。”

    沈杨激动到手抖。

    立即翻开书页,看到‘江怀宴’的文章,便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不愧是解元。

    文章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沈林也是急急忙忙的翻看。

    沈淮见他们看得认真,便走出房间,到堂屋喝凉白开。

    “还不睡?”

    林氏见沈淮还在堂屋,走过来问道。

    “等酒气散点了再睡。”

    林氏听言,伸手摸了摸沈淮的额头,温度有点高。

    “你这酒太烈了,下次少喝些,要么喝我们自酿的梨花白,这个没那么烈。”

    沈淮点点头。

    “很晚了,早点睡,杨小子和林小子明早还要去学堂呢。”杨氏转身回屋,刚走两步又转头,“对了,我们今天在街上看到小魏夫子,但离得远,就没过去打招呼。

    他这两年瘦了很多,没以前那般精神了。

    你有空的话,回去看看。”

    “我明天去镇衙一趟,顺道去学堂看看。”

    这事,就算奶奶不说,他也是要抽时间去看一下小魏夫子的。

    毕竟,十年师生。

    沈淮回到房间,看见沈杨和沈林还在埋头看书,索性去后院冲个凉水澡。

    回来时,沈林已经放下书籍,沈杨还在看。

    “困了没?”沈淮问。

    “困了。”沈林打着哈欠。

    沈杨头也没抬的说,“等会,我看完这篇就睡。”

    一刻钟后,沈淮熄灯。

    房间里,黑漆漆的。

    沈淮躺在床上,没半分睡意。

    沈林沾床就睡。

    沈杨还在小声说话,各种好奇。

    沈淮放低声音,给他说省府的见闻。

    直到半夜丑时(一点)才睡下。

    …

    清晨的魏家学堂。

    书声琅琅。

    沈杨和沈林踩点进教室,见李景舟、江铭、王宇川三人都在,立即把小物件给他们,丢下一句“我家沈淮哥给你们的”就坐到位置上。

    三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小魏夫子就来了。

    例行晨读抽查。

    待小魏夫子一走,三人立即围过来。

    “沈杨沈林,你们把话说清楚。”

    “看把你们激动的。”沈杨拍开王宇川的手,“这小物件是沈淮从省府带回来的,特意托我们兄弟拿给你们三个的,他还说,办流水席的时候,希望你们能到场。”

    呜……

    王宇川一个激动,直接抱住了沈杨。

    沈杨没防备,差点呛气。

    还是沈林把王宇川拉开,沈杨才觉得呼吸顺畅。

    “你这么激动干嘛?我话还没说完呢。”沈杨一脸无语。

    “沈淮还说了什么?”王宇川急切的问道。

    江铭和李景舟也盯着沈杨看。

    “沈淮今天来镇衙办事,顺便来学堂看望夫子。”

    “真的吗?”江铭十分激动。

    “拜帖都递给管家了,你说呢?”

    哇哦!

    江铭三人激动的哇哇叫。

    此时的沈淮,正在镇衙更换户籍。

    之前的秀才户籍,更换为举人户籍。

    同时,填写牌坊申请。

    许镇长亲自盖章。

    没多久,许仪章也来了。

    “淮弟,我正要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先过来了。”

    “许兄确定是去找我的?”沈淮揶揄道。

    许仪章不好意思的‘咳’了一下,还偷偷用眼神去瞄他亲爹,那模样有些搞笑。

    许镇长假装没看到,转头邀请沈淮,“贤侄,快到午时了,等会一起回去用饭哈。”

    “那就叨扰了。”

    到了许家,许母热情招待。

    聊了片刻家常后,许母问道,“贤侄的流水席定在哪天?”

    “家中长辈还没找好日子,许兄的定下来了?”

    “定在本月二十六日,我爷爷帮看的日子。“许仪章说。

    “那也没几天了,就是不知方兄那边定下没,希望不要撞在一起。”沈淮笑了一下,“要是你们同一天,我都不知道怎么参加了。”

    “我去找你,也是想说这事。”许仪章挤眼道。

    许母看破不说破,“贤侄,家里刚得两筐蔬果,等会你拿些回去尝尝。”

    沈淮没客气,“多谢伯母。”

    “你们聊,我去灶房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

    等许母一走,许仪章即马勾住沈淮的肩,“我给月儿准备了礼物,等会你帮我拿给她。”

    沈淮挑眉,“你刚才不是说要去我家吗?”

    “新裁的衣裳还没做好,过两天我再过去。”许仪章说着,撑开手中的折扇。

    沈淮:“……”

    热恋中的男人,跟孔雀开屏有什么区别?

    没多久,许镇长也回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许夫人吩咐下人上菜。

    五菜一汤,有鱼有肉,很丰盛。

    “贤侄,打算参加明年的会试么?”许镇长问。

    沈淮摇头道,“晚辈还差点火候呢,这次就不凑热闹了,下次吧。”

    “三年之后,贤侄也才二十。”

    “二十正是闯的年纪。”

    “”哈哈,还是贤侄说话有意思。”

    “那晚辈敬伯父一杯。”

    碰杯后,沈淮顺便问挂田一事。

    毕竟他名下可免三百亩田税,肯定要留三分之一出来给族人挂。

    许镇长也没隐瞒,直接说了。

    操作很简单,把田产过到举人名下就行,徭役的话,需要指定。

    而且这种行为,并不违规。

    了解的差不多,大家也吃饱了。

    许镇长还要上衙,吃完就出去了。

    沈淮还有事,也告辞了。

    至于许母准备的蔬果和许仪章托带的礼物,回头再过来拿。

    离开许家,沈淮去集市买两条鲤鱼、两根猪腿,再去驴车提准备好的礼,这才朝学堂而去。

    “沈公子,您来啦。”

    沈淮刚过桥,梁管家就乐呵的跑过来。

    沈淮笑着把鱼和猪腿递给他,“许久不见,梁管家风姿依旧哈。”

    “哎哟,沈公子就别打趣我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要不是来见您,都跑不起来呢。”

    二人一边寒暄,一边入内。

    学堂的环境,还是跟以前一样。

    魏家的格局,沈淮也熟悉。

    还未到客厅,就见两位夫子走过来。

    “夫子。”沈淮上前打招呼。

    “昔日寒窗启蒙,今朝折桂荣归,沈举人里面请。”小魏夫子笑声爽朗的做了个请的姿势。

    “两位夫子请。”

    三人入座后,梁管家立即上茶。

    “何时到家的?”小魏夫子问。

    “前晚到的,昨天家里又请一堆亲戚吃饭,今天才得空出来。”沈淮笑指礼盒,“省城的桂月茶不错,我特意给夫子留了两罐,夫子得空了试试看。”

    “桂月茶是省府的名茶,老夫还没品过呢,今日托沈举人的福,我们父子以后也是喝过桂月茶的人了。”老夫子开心的说道。

    老夫子已两鬓斑白。

    言行举止倒是比之前更开阔了。

    “夫子还是跟以前那般爱说笑,是晚辈托你们的福才是。”沈淮又拿出两本书籍,“这是翠山书院和桂江书院前五的文章,希望对夫子有用。”

    小魏夫子立即接过书籍。

    翻阅两篇后,一脸喜色的看着沈淮,“这些文章品质上乘,对学堂甲班有很大的帮助。”

    “我那还有其他的诗文,夫子要是不嫌弃,可请人抄录一份。”

    小魏夫子很心动,但……

    沈淮见他犹豫,说道,“夫子不必有所顾虑,这些书籍,我日后也用不上,堆在书架上也是吃灰,还不如拿出来,让它们继续发挥价值。”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