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6章 岁假
    几天后,许仪章按捺不住,便催促许夫人请媒婆上沈家说媒。

    沈家客气招待。

    但,态度暧昧,没点头也没拒绝。

    许仪章心里失落。

    许夫人觉得很正常,“求娶之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叫你献几天殷勤就能娶到,那才叫做怪呢。”

    许仪章懂,所以开始想办法。

    他走的是先搞定长辈路线。

    比如集日,假装在集市碰到出来买东西的黄氏或林氏,借机攀谈,加深印象。

    或者在福满楼偶遇沈七刀和沈继业。

    因为二人出来送货的几率比较高。

    这些沈淮都不知道。

    此时,他正忙着岁考。

    许是看的好书多了,练习的真题也多了,这次的岁考,沈淮觉得没难度,所以毫无悬念的考了第一。

    县学的奖励,依旧是文书家二两的奖金。

    大家也觉得他考第一很正常。

    毕竟,他是谢知县的弟子。

    放岁假的第二天,沈淮回了万秀村。

    得知许家前阵子请媒婆上门,他立即问道,“爷爷,奶奶,你们同意了?”

    “才过来问一次,哪能同意啊?”林氏说,“女方要矜持,就算满意,也不能一问就点头。”

    沈淮的关注点是,“奶奶的意思,如果许家再来,你们就同意了?”

    “我们打听过了,许家家风清正,许镇长做乡官后,许家族人也没传出不好的事情,许仪章本人也是挺上进的后生,加把劲未必不能中举。”

    沈继业开口,“主要是月丫头说可以考虑考虑。”

    沈淮看向沈月。

    沈月矜持的点了点头。

    见家人都打听过了,大姐又不反感许仪章,沈淮就没继续问了。

    在家待了两天,他便回了县城。

    年关将近,腐竹和豆腐皮来了不少订单。

    天气冷,酒楼和食肆喜欢用它们放进各种肉锅中吸汁,尤其是架了小红炉之后,一边吃一边往砂锅里煮,非常下饭。

    价格是贵了点,但味道的确好。

    豆干和黄金豆腐由沈金沈木忙,沈淮主要负责做腐竹和豆皮,还能一边看书,大家互不影响。

    若是县衙有开堂审案的,沈淮也会去看。

    都不是什么大案,而且能快速结案。

    像钱袋子被偷;邻里斗殴;菜地被霸占等案子,从报案到调查,到最后的判决执行,最快也要三天。

    钱袋子被偷,如果记不住小偷的样子,又没有其他目击证人,很难追回、

    菜地被占这种,案情进展得很慢。

    因为挪占的不多,但又不算少,各说各有理,也没证据证明,很多都没有后续了。

    这些案案情,看似简单,但处理的方式不尽相同。

    有的在堂上就能调解,有的还要取证,传人证,落实清楚了才能判决。

    谢知县没有直接教沈淮,而是让他先看着,看完之后将经过、起因、结果写下来。

    最后点评。

    点评的过程,谢知县会告诉沈淮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为什么是这个结果。

    整个过程,清晰明了。

    沈淮每次来,都有收获。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