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0章 制作腐乳
    散学后,沈淮直接跟沈继业说,“爹,我要去买豆腐,你跟沈林在集市口等我还是一起去?”

    “我们在集市口等你吧。”沈继业知道儿子要买豆腐研究吃食,很上道的掏出一串铜板给他,“这些够了吗?”

    一串铜板十文钱。

    沈淮粗略算了一下,说道,“除了买豆腐,还要买点香料,可能不太够。”

    沈继业又拿出一串铜板,“香料一般是按两来卖的,几样加起来也不便宜,你若是用量不多,可以按份买。”

    按份买没那么贵,用不完也不浪费。

    “知道啦,我会跟老板说清楚的。”

    拿了钱,沈淮直奔刘记豆腐摊,“老板,还有老豆腐吗?”

    刘摊主指着案板上的豆腐,“最后三块了,你要多少块?”

    “老板,全要的话能便宜点吗?”沈淮讲价道。

    刘摊主准备收摊了,很好说话的道,“全买的话,给三文钱就行,我们家的老豆腐越炖越香,你下次买豆腐来我们家买就行。”

    老豆腐的价格一般比嫩豆腐贵。

    嫩豆腐一块一文钱,老豆腐一块两文钱,不过老豆腐的份量也实在,不会让你觉得量少了吃亏。

    沈淮掏了三文钱,便提着豆腐往香料铺子跑。

    太阳快落山了,各摊各店,开始收摊。

    “掌柜的,等等。”

    沈淮见香料铺掌柜准备关门,急忙冲过去,“掌柜的,我要买一份香料,很快的,能不能先让我买了你在关门?”

    老掌柜转头一看,见沈淮年纪较小,直接问,“需要什么香料?”

    “八角、白芷、桂皮、香叶、丁香、小茴香,这几样凑够一份就可以了。”沈淮边说边掏钱,“掌柜的,多少钱?”

    “六文。”

    嗯,价格确实不算便宜。

    沈淮数出六枚铜板给掌柜,拿了香料便往集市口赶。

    “爹,我都买好了,回去吧。”

    沈继业一边启动牛车一边问,“豆腐买哪家的?是刘记的还是徐记的?”

    刘记和徐记都是镇上固定的豆腐摊子。

    这两个摊位常年摆摊,集日才有别的豆腐摊进场。

    “在刘记买的,刘老板也比较好说话,三块老豆腐只收了三文钱,要是徐记,她宁愿剩着也不会便宜卖给你。”沈淮说道。

    玩木块拼接的沈林抬头,“我娘也不爱去徐记买东西,说徐老太不好说话,多一点点秤头也要给你切出来。”

    别人卖豆腐是按块卖的,徐记是秤斤。

    总体来说,和刘记的价格差不多。

    但徐老太整天没个笑脸,做事也不够大气,但凡秤杆翘一点她都会把豆腐切出来,直到秤杆是平的才会罢手。

    这个动作,客人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

    “我也不爱去徐记。”沈淮说着,视线落在沈林手上的玩具,“这个好拼吗?”

    “不太好拼,有时候要玩好久才拼齐全。”沈林将玩具递过去,“沈淮哥,你来试试看。”

    这种玩具,类似八卦锁,是榫卯结构的。

    可以拼接成几个不同的造型,只要找到规律,其实不难。

    沈淮研究了一下,很快拼接成功。

    “哇,成功了。”沈林很开心,“沈淮哥,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不难。”

    沈淮指着零件上的衔接处,教沈林怎么拼会比较快。

    沈林按照沈淮教的方法,不到一刻钟便拼接成功,他很高兴,又将玩具拆了重新拼接的造型,一路上玩的不亦乐乎。

    回到家中,沈淮立马放下书箱,直奔灶房。

    “大姐,你们喂鸡了吗?”

    正在煮饭的沈月摇头,“还没有呢,你有空整一下。”

    “三郎,听奶奶说,你要做一种很新的吃食是不是呀……”拌猪食的沈杏看过来,“那你买豆腐回来没,等会吃完饭,我跟大姐帮你。”

    “在刘记买了三块老豆腐,等吃完饭我们在行动。”沈淮把豆腐放在碗中,便提着木盆去准备鸡食了。

    吃晚饭的时候,他把买豆腐和买香料的事情说了出来。

    林氏和沈七刀还有黄氏,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饭后,沈淮开始行动。

    大家都很好奇他是怎么做的,纷纷过来围观。

    豆腐乳的做法,其实不难。

    将老豆腐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方块,然后放到干净无油的蒸锅里,蒸个五分钟,起锅放凉备用。

    接着是煮香料。

    往干净无油的锅里加一瓢水,倒入香料,加五六勺盐,煮上一刻多钟后,汤水的颜色变成浅橙色,就可以起锅了。

    过滤后的料水,放凉备用。

    “奶奶,家里还有没有小一点的罐子?”沈淮找到的是比较大的罐子,不是很方便。

    “有的有的,奶奶这就去给你找。”

    林氏连忙去杂物间翻找,很快找出两个土罐,“你看这个可以吗?”

    罐子是宽口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大小刚合适,就是有些灰,需要洗一洗。”沈淮的话刚说完,沈月便接过罐子,积极道,“我来,保证洗得干干净净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沈淮的目光很快转移到沈七刀身上,“爷爷,家里还有酒吗?大概需要半碗这样。”

    “有的有的,端午前买的那壶还没动呢。”沈七刀立即转身去拿酒,“半碗够吗,不够的话让杏丫头去翠花家买一壶回来。”

    “不用那么多,半碗就够了。”

    沈淮拿出碗,沈七刀连忙倒上半碗酒。

    这时候,沈月也洗好了罐子。

    沈淮原本想用白酒涮一下罐子的,但又觉得白酒比较贵,干脆把罐子放到蒸锅上蒸,这样也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蒸了半刻钟,便将罐子拿出来擦干备用。

    “奶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豆腐块滚白酒的时候,沈淮叫林氏帮忙,“像我这样,要把豆腐的每一面都过一遍白酒,然后码到罐子里,而且每块豆腐之间都要留点距离,不要挨在一块。”

    林氏看沈淮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动作比沈淮还麻利。

    三块老豆腐,切成几十个小块,一块一块滚白酒再码到罐子里,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后呢?”

    最后一块豆腐码完,林氏问道。

    “我去看看料水。”沈淮边看边说,“这料水得完全凉透了才能用,温温的都不行,一定要凉了才能用。”

    准备的料水已经凉了,沈淮将其倒进罐子里,“料水没过豆腐就行,在用两片干的箬叶盖在上面就可以了。”

    煮的料水,刚好够两罐。

    “爹,快把罐子封起来。”沈淮说道,“封紧一点哈,二十天之后才能开封。”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