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飘飘一句反问,四两拨千斤,将"窥探虚实"这顶大帽子巧妙地反扣了回去,顿时让崔荣和卢弘脸色煞白,额头冒汗张口结舌,支支吾吾地想要辩解,却在冯盎锐利的目光下,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狼狈不堪。
冯盎听着李晦条理清晰,数据扎实的利益分析,看着那实打实,触手可及的巨额利润,再对比崔卢二人只会空口白牙挑拨离间,许些空洞无物政治承诺的行径,心中天平早已倾斜。
他忽然发出一阵洪亮的大笑,举杯打破了僵局:"哈哈哈!"
"李公子所言,句句在理,实实在在!"
"种棉织布,造福我岭南百姓,充实我等府库,乃是天大的好事!"
"老夫岂有不支持之理?"
"那些捕风捉影,离间你我关系的闲言碎语,休要再提!"
"来来来,喝酒喝酒!"
"莫让这些扫兴之事,坏了今日盛宴的兴致!"
宴席气氛终于重新热络起来,但冯盎的态度已然明朗。
宴后,冯盎甚至私下单独召见李晦,明确表示会约束部下及各寨头人,全力配合棉田的扩张事宜,并当场决定派其最为器重的儿子冯智戴参与"岭南棉业商会"的筹建工作,以示诚意。
而崔荣与卢弘则彻底沦为边缘人,宴席未终便灰头土脸地寻了个借口,铩羽而归,心中对李晦和其背后的能人恨之入骨。
远在岭南的河间王世子还在耿国公府上与世家之人明争暗斗之时。
长安的李世民这边,才刚刚收到岭南的棉田已经安然无恙的消息。
刚刚重新开始掌控朝政不久的李世民看到这个消息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可紧接着却又得到了近日发生在长安城内的一些趣闻轶事
比如世家模仿大唐新报而推出的《士林清谈》
说实话,看着那些以往甚至对他们皇家都是一副高高在上架势的豪门世家,如今却在自己儿子的手上接连吃瘪,甚至损失惨重
这让以往没少受世家气的李世民,心中那叫一个老怀甚慰。
当然他也知道,这一切成果又是如何得来的!
如今,太子李承乾在赵牧的悉心指点下,处理政务越发沉稳老练。
在朝野之上,甚至民间的声望,那全都是与日俱增。
李世民看着儿子一步步摆脱稚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心中欣慰自豪之余,一种极其复杂微妙,难以向外人言说的情绪,却如同藤蔓般悄然滋生,缠绕心头。
那是一种混合着骄傲,欣慰,却又掺杂着丝丝难以言喻的"嫉妒"和莫名"酸意"的情绪。
如此多的安邦定国之策,如此多化险为夷,扭转乾坤的良谋妙计,为何都是那个隐于勾栏听曲,看似懒散避世的赵牧教给承乾的?
若是自己能早一步遇到赵牧,或是能让他抛开那层隐士的外衣,直接为朕所用,成为朕的股肱之臣,那该多好?
这大唐的江山,必将更加稳固,盛世必将更快来临!
这种在他看来是"为他人作嫁衣","明珠暗投"的感觉,让他心里颇不是滋味。
仿佛自己这个父亲和皇帝,在驾驭人才方面,竟被儿子比了下去
这一日,他处理完政务,看着案头堆积的,关于棉花长势良好,新报广告收入再创新高的喜人奏报,那种微妙的"酸意"和"不甘"又冒了出来。
一时间,李世民竟突发奇想,一个绝妙的主意跃入脑海!
若能以皇室联姻的方式,将赵牧这等经天纬地之才彻底绑上李唐的战车!
那岂不是直接能让其变成真正的"自己人"!
如此以来,不久直接两全其美了么?
反正这小子也不乐意做官,那就当个闲散驸马跳出了三界外,却又在五行中,还能直接给朕这个老丈人出谋划策,还不用担心这小子谋朝篡位,岂不美哉?
而且,如此大才,若能尚一位公主,既显皇家浩荡恩宠,又能让他安心为朝廷效力,尽献其才,岂非又是一幢千古美谈?
李世民被自己这个想法弄得有些兴奋和期待,立刻又换上那身熟悉的"秦老爷"行头,带着王德,再次直奔天上人间。
"赵小友!"
"近日可好?"
"看小友气色红润,想必诸事顺心啊!"
李世民这次显得格外热情,寒暄过后,东拉西扯了半天棉花的长势,新报的火爆,以及朝野对太子赞誉有加的进展,再三表示这一切多亏了赵牧的指点,然后才话锋一转,故作随意地切入主题:
"说起来,赵小友年纪轻轻,却已身怀安邦定国之才,可谓经纬满腹,算无遗策。"
"只是……终日在这勾栏瓦肆之中消磨时光,未免有些过于蹉跎岁月。"
其实李世民更想说的是白瞎了赵牧这一身本领,可话到嘴边又担心刺激到这小子翻脸,这才委婉的说一些蹉跎岁月之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赵牧果真没有翻脸,李世民绕了半天,这才道:"不知……小友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可曾有过考量?"
赵牧正拈着一枚白玉棋子,沉吟着棋盘上的局势,闻言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了看笑容格外"慈祥"甚至有些"过于热情"的"秦老爷"
这千古阴人"长孙无忌",咋还突然关心起自己的私事来了?
这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吧?
赵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和警惕。
李世民见他只是挑眉看着自己,并未立刻回答,便按照打好的腹稿,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长者模样,继续说道:"赵小友,实不相瞒!”
“老夫与小友一见如故,视若子侄,有些话就直言了。"
"老夫有一后辈,正值二八妙龄,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性情温婉,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最难得的是性情娴静,不慕京城虚华。"
"老夫越看越觉得,与赵小友你的人品才学,实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故而今日冒昧,想从中撮合,讨一杯媒人酒喝,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他刻意将自己女儿的身份说得模糊,只说是后辈。
可赵牧一听,心中却顿时警惕了起来!
给自家“后辈”保媒?
这老阴人怕不是想用美人计来拉拢甚至监视自己吧?
当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早已经认为秦老爷就是当朝赵国公的赵牧顿时放下手中棋子,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遗憾和感激的笑容,拱手道:"秦老爷如此美意抬爱,小子实在是……受宠若惊。"
"只是……"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