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炉灶?”
李承乾的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不错。”赵牧颔首道,“他们不是在市井中说吗?”
“那就在市井中驳!”
“但这驳的方式,不能是他们那种街头对骂似的撒泼。”
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四个字:“新办一份报纸。”
“办报纸?”
“赵兄说的可是邸报?”
李承乾有些奇怪的问着,报纸这个词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听着很熟熟,像是朝廷的邸报。
陌生的是难道赵兄将要赋予它的意义不成?
还是说,再搞一个类似与邸报的东西?
太子还没想明白,却听赵牧解释道:“此报,就叫《大唐民报》。”
赵牧解释道,“它跟邸报一样,都可算是朝廷的喉舌。”
“但不同的是,它面向的却不是各地官府和衙门之人,而是普罗大众!”
“而且,这《大唐民报》不说那些之乎者也的官话,专说市井百姓,贩夫走卒都能听得懂的白话,并且受众也与邸报不同。”
“此报可将其广泛印制,发行于长安乃至天下,面向天下万民!”
“勾栏酒肆,青楼茶馆,甚至驿馆坊市,都可大量供应!”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不仅可以售价低廉,甚至还可免费取阅!”
“到时候,便就将张远他们这篇《棉花十问》,稍加润色,使其更加通俗直白,刊于这新报的首页,作为创刊首作广布天下。”
他的声音平稳,却勾勒出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自此,殿下便掌握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利器。日后,朝廷有何新政要推行,有何祥瑞之利要昭示,有何冤情需要昭雪,乃至教化百姓、传播农桑工技知识,皆可通过此报,直达万民耳中!”
“殿下可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情,何须再像如今这般,被几则阴沟里的流言牵着鼻子走,空有辟谣之心,却无辟谣之平台与手段?”
李承乾呆呆地听着,眼睛越睁越大,赵牧的话语如同在他眼前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但他可以主动掌控的舆论战场!
之前那郁闷焦躁的无力感,在这一刻被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和清晰无比的目标所取代!
“妙啊!赵兄!”
“此策……此策简直是……”
太子殿下猛地站起身,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在雅间内来回踱步,“如此一来,不仅是解今日之困,更是开创万世之基业!”
“这《大唐民报》,孤办定了!”
“张远此文,便是创刊号的头版文章!”
他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澎湃的动力和无限的憧憬。
向赵牧郑重一揖后,太子殿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转身离去,脚步迅疾而有力,他要立刻返回东宫,将这个足以改变舆论格局的绝妙想法,付诸实践。
雅间内,重归宁静。
赵牧重新拿起酒杯,浅浅啜饮一口,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对话,只是寻常的闲谈一般。
“这小子怎么又急吼吼的跑了?”
“我还有诸多怎么用这新报纸搞钱的套路,还没说玩呢”
“罢了,等回头新报办起来缺钱了,这小子肯定又会找过来,到时候再说吧”赵牧摇了摇头,重新换了壶茶水,自己拎着到楼下听曲儿。
天上人间的午后,褪去了夜间的喧嚣浮华,显出一种难得的静谧。
阳光透过精细的雕花窗棂,在室内铺着柔软茵席的地面上投下清晰而斑驳的光影,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无声地缓缓浮动,仿佛时间的碎屑。
赵牧独坐二楼栏边小坐,身前一张紫檀木小几上,一套越窑青瓷茶具莹润生光,他正慢条斯理地烹水点茶,动作舒缓而专注,带着一种远离尘嚣的沉静气度,与窗外繁华的长安街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楼下,正是从对面新挖来的曲艺大家汪诗诗,正在抚琴轻吟
可就在赵牧享受这片刻美妙之时
一阵略显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只见“秦老爷”一脸愁云惨雾地走了进来,眉头紧锁,见赵牧就在二楼,噔噔蹬几步便上了楼,可却连平日里的寒暄客套都省去了,一撩锦袍下摆,便几乎是跌坐在了赵牧对面的软垫上,未语先是一声长叹,那叹息声沉重得仿佛压着千钧重担,透着难以言喻的疲惫与焦虑。
“赵小友,难,难啊!”
“这一次,怕是真要卡在这难关上了!”
李世民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用力揉着太阳穴,那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完美扮演着一个操碎了心却又处处碰壁,心力交瘁的商贾。
赵牧这边刚打算问啥事儿呢,却见这秦老爷一把拿起他面前刚倒好的茶,便一饮而尽,然后直接开口道:“赵小友,这棉花大计,眼下真真是进退维谷,步履维艰!”
“每日里,那银钱如同流水般花出去,眼见着却像是扔进了不见底的深潭,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溅不起来!”
“而且现在坊间那些非议之声非但未曾平息,反而愈发喧嚣,都快结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了!”
“整日里不是抨击虚耗国帑,就是诅咒得不偿失,那唾沫星子都快把人淹得透不过气来了!”
“陛下虽圣心独断,乾坤独揽,可这漫天遍野的压力…”
“唉,终究是让我这一介商贾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啊!”
他抬起眼,眼中布满了疲惫的血丝,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孤注一掷的神色看向赵牧,身体微微前倾:“赵小友,你智计百出,思虑深远,每每有惊人之语,能于绝境中开辟新径。眼下这困局,火烧眉毛,你可有甚么…甚么能快些见效的奇策良谋?”
“不求一劳永逸,但求能先堵一堵这悠悠众口,压一压那汹汹议论,让咱们…还有支持棉花大力推广的当今圣上和太子殿下,能暂且喘过这口气也好啊!”
“不然,长此以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怕这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真要生生夭折在这半路之上了!”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