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一章 谣言轻松化解为助力!
    回宫后,李世民立刻安排。

    司农寺的告示很快张贴出去。

    同时,他密旨召见道家真人也就是太史令袁天罡。

    袁天罡本就善于揣摩圣意,加之棉花确为利民之物,便欣然应允。

    三日后,袁天罡在长安城外的道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祈福法会,公开宣称"白叠花"并非妖物,而是"天赐祥瑞,嘉禾入唐,乃陛下德政感天所致,寓意温暖人间,福泽万民"!

    甚至他还当场展示了棉花,称其"洁白柔软,蕴天地温和之气,何来妖邪?"

    袁天罡名望极高,他一开口,许多百姓顿时信了大半,疑虑消解了不少。

    再加上官府告示的解释,骚动很快平息下去。

    同时,京种最繁华的地方,竟出现了一个“秦氏商行”,许重金购置棉花!

    价格一两棉花一两银!

    好家伙,正如赵牧所料,还真有不少大户人家的管家下人,甚至杂役什么的,拿着棉花来卖钱,而且量还真不少!

    甚至还有不少聪明人,已经将棉花塞入被子或者衣服夹层中,用来保暖

    所以,当第一批温暖的棉被送到孤寡老人手中时,所有的谣言都不攻自破!

    人们纷纷称赞"秦老爷"和朝廷的仁德,对棉花充满了期待。

    崔敦礼和卢承庆得知消息,气得几乎吐血。

    他们耗费心力散布的谣言,竟被对方如此轻易化解,反而助长了棉花的声势!

    一种无力回天的挫败感,首次涌上这两位世家魁首的心头。

    而与此同时,东宫丽正殿内。

    因为随着秋闱会试时间越来越近,再加上监国重任在肩,都不怎么关注市井之事了的太子李承乾,正看着马周呈上来的关于寒门学子见习情况的汇总文书,眉头紧缩。

    得益于他的强硬手段,明目张胆的刁难确实少了。

    但他深知,世家绝不会善罢甘休,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软刀子,依然无处不在。

    他想起赵牧关于"磨砺"的那番话。

    是啊,庇护得了一时,庇护不了一世。

    真正的栋梁,需要经历过风雨,才能真正成长。

    "马周"不多时,李承乾放下文书,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孤有一个想法,这些寒门学子,需要一场真正的考验。"

    马周躬身:"殿下请吩咐。"

    "找一个家世清白性格耿直,但可能稍欠圆融的寒门见习生。”

    “将他……派往隆中县粮库。"

    李承乾的手指在"隆中县"三个字上点了点。

    那里是离长安最近的县,却也事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之地!

    此前已经查明,这隆中县令乃至许多胥吏都与各大世家沾亲带故。

    "然后,适当放松一下对他周围的关注,看看他会遇到什么,又如何应对。”

    “除非有性命之忧,否则暂时不要干预。"

    李承乾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

    他要以此人为磨刀石,既磨砺其本身,也观察其他寒门学子的反应,更要看看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马周瞬间明白了太子的意图,心中一凛,但深知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想了想,他躬身道:"臣遵命。”

    “人选……臣以为新晋举人陈实较为合适。”

    “此子府试排名中上,性格刚直,略显急躁,正是需要磨砺之人。"

    "可"李承乾点头。

    很快,陈实接到了调往隆中县粮库协助管理的调令。

    他满怀憧憬,决心要在此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粮库的主事是卢家一个远亲,姓卢,对他这个太子钦点的"寒门举人"表面客气,实则充满戒心和鄙夷。

    交代给他的都是一些核对陈年旧账,甚至清扫仓廪的琐碎活计!

    核心的粮食入库、出库、盘点,根本不容他沾边。

    陈实憋着一股气,认真完成那些琐事的同时,暗暗观察。

    他很快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新入库的粮食数量与账册记录时有微小出入!

    一些看似陈旧的粮食,在出库时却被标注为"新粮"!

    甚至有小吏私下嘀咕着什么"损耗","漂没"。

    他试图按流程向卢主事反映,却被对方以新人不懂规矩,还以粮库事务繁杂,略有出入实属正常为由给当面搪塞回来。

    一次,他甚至撞见一个小吏偷偷将一小袋米塞给库外一个看似卢家伙计的人,账上却记的是"鼠耗"。

    陈实怒了,当场抓住那小吏理论。

    卢主事闻讯赶来,不仅不惩处那小吏,反而将陈实训斥一顿

    说他"大惊小怪,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暗示他若再多事,便让他"见习考评难看"。

    陈实又气又无奈,他想过向京兆府或者东宫求助,但又觉得无确凿证据,恐反被诬陷。

    于是,他便决定自己收集证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那时起,他开始更留意账册,偷偷记录可疑之处,跟踪那些行迹可疑的胥吏。

    但毕竟年轻,手段还显得稚嫩。

    他的这些异常举动很快被老奸巨猾的卢主事察觉。

    一个阴毒的局很快设下。

    卢主事故意将一份关键账册"遗落"在陈实常经过的地方,账册上有一处明显的、利于虚报亏空的修改痕迹。

    陈实如获至宝,以为是重大发现,小心收起,准备作为证据。

    殊不知,这根本就是陷阱。

    就在他收起账册后不久,卢主事立刻带人出现,声称丢失重要账册,一番"搜查",自然从陈实处"人赃并获"。

    "好你个陈实竟敢窃取并篡改粮库账册!”

    “定是想掩盖你监守自盗的罪行!”

    ”来人,给我拿下,送交县衙治罪!"卢主事义正辞严,面目狰狞。

    陈实如遭雷击,百口莫辩,直接被投入县衙大牢。

    万年县令本就与卢家亲近,加之"证据确凿",迅速定了案,文书上报京兆府,只等批复。

    消息传到东宫,李承乾面无表情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突发奇想做个试验。

    结果却引来了这样一场闹剧!

    马周见太子脸色越来越难,便低声问道:"殿下,是否……"

    "再等等!"李承乾打断他。

    "孤倒要看看这些人还能演出怎样一场大戏!”

    其实,隆中县发生一切,甚至就连那卢主事的阴谋,李承乾都一清二楚!

    所以他当然知道,那名举子是被冤枉的!

    他与赵牧在天上人间定下举子见习规矩,并要将见习过程也纳入会试考核当中作为成绩参考时,便早在各大衙门里安插了东宫的眼线。

    至于各道州府县的衙门,他甚至还跟父皇请了密旨,让分布在各地方的百司骑密探,暗中观察全国各地举子的实习情况,并做出详细评估汇报

    毕竟谁都知道,各地方衙门的官员,许多都是仰世家鼻息,捧门阀臭脚

    所以他们的见习评估,李承乾从一开始就不信。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举措,竟也有意外发现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