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9章 奏报
    李承乾笔走龙蛇,将心中的全部考量与决断倾注于奏陈之上。

    他深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也深知其偶尔因仁君之名或念及旧情而产生的些许犹豫。

    改革已行至深水区,此刻万万不能后退半步!

    他的字迹愈发用力,言辞也愈发恳切与锐利:

    “父皇明鉴,青州之事,绝非一隅之冲突,实乃天下观望之所在!

    崔氏余烬未冷,其党羽、关联者遍布山东乃至关陇,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朝廷,盯着父皇您对此事的处置!

    若示之以弱,怀之以柔,则彼等必以为朝廷心怯,或可借此扳回一城。

    届时,非但青州新政可能功亏一篑,日后推行‘摊丁入亩’于天下,必将遭遇十倍、百倍之阻力!

    各地豪强必群起而效仿,阳奉阴违,软硬兼施,使善政止于纸面,恩泽阻于胥吏!

    儿臣深知父皇怀仁天下,有时或存‘胁从不问’之念,欲以宽仁化解干戈。

    然此辈豪强,非寻常无知乡民,彼等饱读诗书,深谙权术,其对抗朝廷非为活命,实为护其盘剥百姓之私利!

    其心可诛,其行可鄙!对此辈心存怜悯,便是对万千嗷嗷待哺、渴望均田薄赋之黎庶之残忍!

    当此之时,唯有行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儿臣已令遗直、玄策,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首恶必诛,胁从亦需严惩!

    唯有将其嚣张气焰彻底打灭,将其侥幸之心彻底碾碎,方能真正震慑四方,使天下豪强知朝廷革新之志坚不可摧,知陛下天威不容侵犯!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些许骂名,儿臣愿与父皇共担之!但若因一时之仁而致政策反复,朝廷威信受损,未来付出的代价恐远超今日之铁腕!

    请父皇圣心独断,鼎力支持儿臣之策!

    儿臣绝非好杀伐之辈,然为大唐万世之基业,为天下苍生之福祉,此等腐肉,必须剜除!

    此等逆流,必须击碎!儿臣在东宫,静候父皇旨意!”

    写罢,李承乾重重落下最后一笔,仿佛将千钧重担也一并压在了纸面上。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字字如铁,逻辑缜密,情理并重,再无丝毫转圜余地,这才小心吹干墨迹,装入奏匣,以火漆密封。

    “立刻呈送太极殿,面呈陛下亲启!”他沉声吩咐内侍,目光凝重。

    内侍双手捧过奏匣,感受到那份非同寻常的重量,不敢有丝毫怠慢,躬身疾步而出。

    ……

    太极殿内,李世民刚刚批阅完一部分奏折,正稍事休息。

    王德悄声入内,呈上了李承乾的密奏。

    “哦?刚回去就又上奏了?”李世民微微挑眉,接过奏匣。拆开火漆,展开奏陈,他看得极为仔细。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世民的脸庞,他的表情从平静逐渐变得肃然,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李承乾的奏陈,如同一把重锤,一字一句敲在他的心头。

    他看到了李承乾的果决,甚至是一丝酷烈,但更看到了那份深远的考量和对大局的把握。

    尤其是那句“对此辈心存怜悯,便是对万千黎庶之残忍”,让他心中猛地一震。

    作为帝王,他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有时身处九五之尊,听得多了仁德的谏言,难免会思虑过多。

    此刻被儿子如此直白、甚至带着几分逼迫地点破,他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是啊,改革已至中途,岂能摇摆?

    当年玄武门之变,若稍有犹豫,岂有今日之大唐?

    对付这些盘根错节、侵蚀国本的势力,仁慈就是养虎为患!

    他仿佛能看到李承乾写奏章时那副又倔又认真的模样,那小子,是怕自己这个当爹的心软啊!

    李世民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目光再次扫过奏陈上那些尖锐的语句:“……开弓没有回头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些许骂名,儿臣愿与父皇共担之!”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被儿子教训的些许好笑,有看到继承人如此魄力的欣慰,更有一种被点醒后的决断。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如鹰隼般的锐利。

    “王德!”

    “老奴在。”

    “传朕旨意!”

    “太子所奏,一概照准!告知三省,青州事宜,全权由太子决断,其所发指令,视同朕意,沿途州县、各卫府军,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再拟一道密旨给房遗直、王玄策,让他们放手去做,朕与太子为后盾!

    但有所需,直言即可!唯需谨记,打击务准,勿伤及无辜百姓!”

    “是!陛下!”王德心中骇然,陛下这是将极大的权柄和信任,彻底交给了太子殿下,并且以最明确的态度,表达了支持!

    他不敢多言,立刻躬身退下,前去传旨。

    殿内重归寂静。

    李世民拿起李承乾那封奏陈,又细细看了一遍,目光最终落在“儿臣愿与父皇共担之”那几个字上,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

    “臭小子…倒来给朕下定决心了…”他低声自语,摇了摇头,语气里却并无责怪,反而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

    他将奏陈小心地收好,放入一个专门的匣子中。

    那里,已经存放了几份李承乾关于新政的重要奏议。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坐回案前,拿起朱笔。

    眼前的奏折似乎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帝国向前奔驰的车轮。

    他批阅的速度更快,目光也更加坚定。

    ……

    与此同时,东宫内。

    李承乾在发出奏陈后,并未焦急等待。

    他了解李世民,在涉及国本大事上,李世民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自己的奏陈只是敲响最后的定音鼓!

    现在的他有些怅然若失

    一觉醒来已经到了晚上,万籁俱静,有种莫名的孤独感!

    这种感觉经历过的人都懂!

    不过好在李承乾不像某些单身狗,孤独的时候没有人陪!

    香香软软的太子妃可还眼巴巴的等着他呢~

    …………

    喜欢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请大家收藏:()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