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的安坪市,寒意中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热度。楚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方丽珍的到来,让这座县级市的政治氛围瞬间变得凝重而又充满期待。
安坪市委大院里,气氛肃穆。市委书记黄耀身着笔挺的深色西装,目光沉静地望向大门方向,身旁的市长萧泽宇同样神情庄重,身后站着的是安坪市在家的所有市委常委班子领导,他们整齐列队,静候着方丽珍的身影。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毕竟能让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亲临,这在安坪市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上午九点五十分,一辆黑色的奥迪a6缓缓驶入市委大院,稳稳地停在办公楼前。车门打开,方丽珍一身干练的职业装,面带平和却不失威严的神情走下车。黄耀立刻快步上前,伸出双手:“方部长,欢迎您来安坪指导工作!”萧泽宇和其他常委也纷纷上前,与方丽珍一一握手问候。
上午十点整,安坪市领导干部大会在市委礼堂准时召开。能容纳四百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市直机关各局(委)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大家交头接耳的声音在方丽珍走上主席台时瞬间消失,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大会伊始,方丽珍拿起任命文件,清晰而有力地宣读起来:“根据楚州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宜山市委常委会会议建议,安坪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请市人大批准,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任命祁同伟为安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常务副市长!”
话音落下,礼堂里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低低的议论声。方丽珍作为楚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亲自出席并宣读任命,这背后蕴含的分量让在场不少人心中震动。省委和宜山市委对这次任命的重视程度,远超一般县级市干部调整的规格。一些市里的常委和副市长私下里交换着眼神,脸上带着几分唏嘘——这样的任命规格,在县级市中实属罕见,足见祁同伟在组织心中的分量。
接下来,祁同伟起身做表态发言。他穿着一身合体的中山装,身姿挺拔,目光扫过台下众人,从容开口。作为文字材料的高手,这篇表态发言完全由他亲自撰写,字里行间既有对组织信任的感激,也有对未来工作的规划,逻辑清晰,言辞恳切,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坐在台下的副市长刘喜明,此刻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整个人像被抽走了力气,瘫坐在椅子上。他还没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明明之前说的是明确副处级待遇,怎么短短时间里,祁同伟就摇身一变成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可当他看到宣读任命的是楚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时,所有的质疑都被硬生生压了回去,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大会结束后,祁同伟的任命消息迅速在安坪市乃至宜山市传开,他的手机几乎被祝贺的电话打爆。宜山市公安局副局长龚磊的声音带着爽朗的笑意从听筒传来:“祁常务,恭喜啊!还记得你去延远市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说不定哪天就得叫你常务了,这才多久,果然应验了!”
老领导、现任省发改委副主任项南也打来电话,不仅送上祝贺,还解释了这次组织人事调整的来龙去脉。祁同伟这才明白,原来宜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喜光对最初的任命提出了质疑,认为以他的能力和潜力,理应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宜山市委书记华衡与楚州省委组织部商议后,一致决定让他直接进入安坪市委常委班子,担任常务副市长,协助市长主抓经济工作。项南还说,相关手续正在办理,预计下午就会公示。
挂了电话,祁同伟望着窗外,心中百感交集。从2003年到现在,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如今终于成了“祁常务”,这份不易让他眼眶微微发热。
中午,安坪市委小食堂里人头攒动。祁同伟对这里并不陌生,但以安坪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新身份走进来,还是第一次。食堂里有一个自选餐台,旁边摆放着四张十二人位的圆桌,市委、市政府所有副处级以上领导都能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饭卡在这里用餐,每餐只需6块钱,实惠又方便。
因为方丽珍谢绝了市里安排的宴请,不少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选择在小食堂用餐。祁同伟刚走进来,黄耀就热情地招呼:“同伟来了!饭卡办好了吗?”萧泽宇在一旁笑着接话:“书记,你还担心饿着咱们祁常务啊?经开区现在还没正式挂牌,名声就已经传开了,他们那股干事的劲头,跟‘活土匪’似的,饿不着!”旁边的市委副书记蒋海峰也跟着笑道:“我也早有耳闻,祁常务的作风,今天算是正式领教了!”蒋海峰是从省里空降的干部,三十六七岁的年纪,穿着简约却不失格调,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些。
今天食堂的菜很丰盛,辣椒炒肉、梅菜扣肉、排骨炖土豆、香煎腌鱼、肉骨头萝卜汤、清炒红菜苔,荤素搭配得当,每一道都透着家常的香气。尤其是那道辣椒炒肉,说是辣椒炒肉,实际上肉比辣椒还多,用料实在得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祁同伟刷了饭卡,领了餐盘,打了几个自己爱吃的菜,在黄耀的招呼下,坐到了市委常委们所在的那一桌。这一幕落在不少副市长、市局局长眼里,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吃过午饭,下午两点,安坪市经开区(省级)领导干部大会继续在市委礼堂召开。这次,市委书记黄耀、市长萧泽宇、市委组织部长黄永军和市委宣传部长李晓丽四人出席,祁同伟与刘政、贺勇、黄智勇一同在主席台就坐。会议由黄永军主持,萧泽宇站起身,拿起文件,郑重宣读了楚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宜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安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宣告着安坪市的发展即将翻开新的一页。随着萧泽宇市长宣读完批复文件,安坪市经开区(省级)的成立算是尘埃落定。会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中央——市委书记黄耀正双手捧着两块崭新的牌匾,郑重地递到祁同伟手中。牌匾上,“中共安坪市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安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两行金色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透着沉甸甸的分量。
黄耀书记随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既肯定了安坪市在筹备经开区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也对经开区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深切期望:“经开区的成立,是安坪市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希望同志们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招商、强基建、优服务,让这片土地早日焕发生机!”台下众人凝神倾听,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将这些嘱托一一记下。
会议结束后,祁同伟迅速进入角色。他深知,经开区不能只停留在“挂牌”的层面,必须尽快落地办公、开展工作。接下来的几天,他带着刘政、贺勇等人跑遍了安坪市的角角落落,从闲置的厂房到待建的地块,逐一勘察评估。最终,目光落在了安坪市人民医院的老院区。
“这里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站在老院区的院子里,祁同伟笑着对身边人说。他细数着这里的优势:整个院区占地近十亩,三栋主体建筑各有分工——门诊部和住院部的房间都是独立隔间,正好适合各科室办公;行政楼兼职工活动中心里,那个能容纳百余人的礼堂,用来开大会再合适不过。更重要的是,老院区虽然早已停用,但市人民医院一直做着简单的保养,水电设施齐全,租过来就能用,省去了大笔装修费用。
选定地点后,祁同伟第一时间找到了王志亮。作为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兼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志亮对老院区的情况了如指掌,更巧的是,他和祁同伟都是省级人大代表,平时也算熟悉。
“王局,开门见山说吧,我想租下医院老院区。”祁同伟坐在王志亮的办公室里,语气直接却带着诚意。
王志亮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祁常务这是盯上我们这块宝地了?”他知道祁同伟的性子,做事雷厉风行,便也不绕弯子,“实话说,不少民营医院找过我,开价百万都没松口。但你开口,我不能不给面子。”
最终,双方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敲定了租赁协议。签完字,王志亮看着祁同伟,半开玩笑地笑骂:“也就你祁常务,换个人来,一百万都别想!这不是明摆着‘打劫’吗?”
祁同伟哈哈一笑,起身握住他的手:“这就多谢王局雪中送炭了,帮我解决了大难题。改天一定请你吃饭!”
看着祁同伟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王志亮摇摇头,嘴上念叨着“真是个‘土匪’”,眼里却闪过一丝欣赏——这种雷厉风行的劲头,正是干事创业需要的。
“土匪”的名头很快在安坪市传开,还不止因为租场地这一件事。
郭安和罗超在市公安局陪宜山市公安局副局长龚磊待了一天,临走时硬是“借”走了三台警车。要知道,经开分局编制民警才57人,算上之前调配的车辆,如今已有15台警车,这硬件实力甚至超过了市局。
转天,工商经开分局又从市局“搬”走了一批桌椅,其中不少还是全新的;市政府后勤服务中心刚到的一批新电脑,也被经开区的人“截胡”了大半。
不到半个月,经开区的办公设备就置办得一应俱全,可“经开区都是土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说法也在安坪市传开了。对此,祁同伟只是一笑置之——先把架子搭起来,才能谈后续发展,至于名声,迟早用成绩来证明。
他心里清楚,“搞东西”只是基础,经开区的核心在“经济”与“开发”,而招商是绕不开的关键。于是,他迅速召集经开区班子成员开了个碰头会,会上,他敲着桌子强调:“现在有两件事刻不容缓。第一,必须尽快引进一家有分量的企业,打响经开区的第一炮;第二,抓紧推进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和道路规划,没有好的硬件,企业凭什么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被祁同伟写在了会议室的白板上。参会的人大多是他的老熟人、老部下,加上他是经开区唯一兼任市领导的副厅级干部,说话自带威信,大家很快统一了思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