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一个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打竳竳(dǎ lēn lēn),指刚学步走路的幼儿试着站立,多指刚学会站立且摇摇晃晃的样子。
《集韵·登韵》: “竳,竳竳,立皃。”
清乾隆二十四年《象山县志》卷一《风俗·方言》: “竳竳,音登, 小儿学步也。”
光绪六年《宁河县志》卷十五《风物志·方音》: “竳竳,小儿学立也。”
民国二十八年《邯郸县志》卷六《风土志· 方言》: “小儿学立曰打竳竳。”
安徽寿县也说“打竳竳站”。旧儿歌有“打个竳竳站,打给××看。”
竳,普通话音dēng,〔竳竳〕站立的样子。
为啥打竳竳(dǎ dēng dēng),前面又注音(dǎ lēn lēn)?分析如下:
汉语同系声母内部,有相互转化的现象,舌音dtnl也不例外,所以“竳”在一些地方有声母d→n/l的演变。四川方言中,助词“的de”发音lī,也是这种演变。
竳,【集韵】都腾切,音登。能,【说文】奴登切。说明古音中,“竳”和“能”同韵为eng且声调一致。
于是在一些方言中,竳dēng音转化为nēng音,四川方言则转化为lēn音。
于是一些地方打竳竳,讹音为“打能能”。
文献例证: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 “好个小厮儿! 不要哭,与员外做儿,你是有福的。员外,我着他打个能能。”
清·唐英《灯月闲情十七种·十字坡》: “你看他风流俊俏, 态度温存。嗳呀! 这一会我的魂灵都飞到望乡台上打能能去了。”
四川方言例句:
“你孙儿都走得来路了哇?”
“这两天才学到打竳竳(dǎ lēn lēn)呢!”
“打竳竳(dǎ lēn lēn)”这个词使用场景不多,且如今已不容易听到,快消失了。
借它的声母演变,下文汇总部分同系声母内部相互转化,以至于四川方言音与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常用字,不含颚化音等其他演化。
同系声母,指唇音(bpmf)、舌音(dtnl)、齿音(zcs zhchshr)、喉音(gkh)、牙音(jqx),俗称五音。
声母d变成t:
导tào 抖tǒu 铎tó 堤缔tí 跌tê或tie
声母b变成p
拔跋pá 遍piàn 巴pá(下巴)绊pàn
蓓péi 痹pí 庇pì
声母g变成k
概溉kài 箍kū
声母c变成z
翅zì 触zú 侧zé(侧边)颤zàn
舂 zōng
声母j变成q
浸qìn 甲qiá(指甲)臼qiǔ(脱臼…)
歼笺qiān
声母p变b,t变d,q变j
琶杷bā 爬bā(爬山,爬树子)
乒乓bǐn bǒng 湃bài
泼bó(活泼)和 pó(泼水)
挑diāo(挑一个)券juàn 蜷juān
杞jī(枸杞) 脐jī(肚脐儿)
声母z变s,c变s
肇sào(肇皮) 纯唇淳醇鹑sún
禅蝉婵蟾sán 晨辰乘sén
尝偿sáng 伺sì 祠sí
声母s变c
慎cèn伸呻cēn碎cuì(破碎)
声母f变p,p变f
甫脯pǔ赴pú筏pá 哺fǔ或pǔ喷fèn
声母j或q变成x,x变成q
酵xiào 囚泅酋遒xiú 泣xí
像qiàng 膝qí(膝盖)纤qiān
声母h变成k
浣盥kuǎn
喜欢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请大家收藏: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请大家收藏: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