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春风乍起
    顾卿尘何等的傲气,怎会允许自己成了个太监?

    何况姬晏礼从声音到样貌再到性格,根本跟临安王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他们怎么会是一个人?

    还是说,他曾是顾府的旧人?

    皇上昏黄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算计。

    半晌道:“来人,去传姬晏礼。”

    须臾,姬晏礼匆匆赶来。

    “见过陛下。”

    皇上扯出一抹和善的笑意:“姬爱卿快平身。朕听说你最近劳于公务很是疲累,心下不忍便叫你来问问。”

    姬晏礼面色平静的道:“多谢皇上体恤,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等的本分,不敢称累。”

    “嗳,话不能这么说,如你这般有能力的肱骨之臣朕自当爱护。若是累病了,还有谁人可用呢?”

    姬晏礼拱手道:“陛下抬爱了,臣等愚钝,偶有尺寸之功也全赖陛下不弃,哪敢说能力呢。”

    皇上笑了笑,“爱卿实在谦逊,若朝中人都如爱卿这般,朕也就安枕无忧了。”

    他巧妙的顿了顿,紧接着道:“不过朝政是处理不完的,爱卿如此身负重责朕实在不忍。”

    “这样吧,为给姬爱卿减轻些负担,以后内廷的事你就不必管了,专

    心为朕处理朝政上的一些琐碎事便可,你道如何呀?”

    问完这句话,皇上便沉默着盯着姬晏礼。

    “这……”

    姬晏礼本想开口推搪,但头顶传来如刀锋般的目光让他顿时住了口。

    那如锋芒在背的审视和试探,隔着衣服都能刺进皮肉里。

    “如此甚好。臣领旨!”

    背上的压迫感骤然消失,姬晏礼垂下眼睛似是毫无差距。

    “姬爱卿果然是朕的左膀右臂。”

    皇上呵呵的笑了笑又道:“不过朕只知道姬爱卿的能力出众,却从不曾听你讲过进宫之前的事。”

    “看你的谈吐和行事作风,想必入宫前也是出身名门吧?”

    姬晏礼面不改色的道:“陛下谬赞了,臣入宫前只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家父家母不过是村子里卖杂货的小商贩。”

    “后来家乡遭灾,父母相继离去,而那时微臣还是只是个稚子,为了填饱肚子才进了宫。”

    皇上叹了口气,似是感同身受般道:“那爱卿实在是不容易。好在你聪慧,如今坐到这个位置,想必你父母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姬晏礼古井无波的称了声“是。”

    皇上挥了挥手,“那你先下去

    吧,忙了这么久也回府好好歇歇,朕特许你在府休沐十五日,这段日子你便不用进宫了。”

    “……是。”

    姬晏礼弯着腰从御书房退了下去。

    出了御书房,才缓缓抬起头,眼神如漩涡般幽深似海。

    掌事太监走到他身边,“九千岁……”

    姬晏礼抬起手做了个停的手势,淡淡道:“进去好好伺候陛下吧。”

    说罢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陆安锦惊讶的看着出现在书房的姬晏礼。

    “皇上命我休沐十五日,这段时日不会再进宫了。”

    陆安锦吃惊的道:“什么意思?他是发现了什么?”

    姬晏礼缓缓的摇了摇头,“未必发现,只是怀疑罢了。”

    说着,他嗤笑一声,“但这些怀疑已经足以让他收回我的内廷之权。”

    陆安锦疑惑道:“这不对啊,他若对你心存忌惮,难道不是该先夺了你前朝的权利吗?怎会从不痛不痒的内廷开始?”

    姬晏礼转着手里的杯子,淡淡道:“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跟朝政比,他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若内廷始终在我掌控之中;他怎么能睡的安心呢?当然

    要先保命要紧。”

    “而且临安王的事查无实据,他也不敢断定是我,所以只削去了我的内廷之权也不会惹人非议。”

    “可他又让你休沐半个月?”

    “是啊,”姬晏礼叹了口气,“想必接下来半月之后还有半月。慢慢将我边缘化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陆安锦紧抿着唇,半晌道:“要不要先把孩子们送出去?”

    姬晏礼摇了摇头,“先不用,若是现在有什么动作那就是把小辫子送到他手上。”

    “但是我不能用孩子换他对你的安心!”陆安锦激动的道。

    姬晏礼赶紧起身抱住她,轻声道:“你别担心,两个孩子不仅是你的命,也是我的命。我答应你,就算我死,也不会让他们出半点差错可好?”

    陆安锦紧紧的咬着唇,半晌才道:“好,那我就信你一次。但是若孩子们出了事,我要让整个京城陪葬!”

    姬晏礼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道:“放心放心。”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姬晏礼眼中精光一闪,“他想削我的权,其实已经为时已晚。”

    “该安插的要紧位置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其他的可以缓缓图之。我虽头衔不在

    ,但……”

    但大权在握,已经不是皇上一句罢免就能卸掉的。

    陆安锦稍稍安心了一些,又道:“你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不如把齐书翰和季敏也发挥一下作用吧。”

    因此谏言,三日后吏部侍郎便上了折子。

    称曾经一位中了科举的书生曾因得罪上司并且口出狂言善意朝政被皇上贬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天朝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来给朝堂带来新的气象,求皇上恩准,赦免他并重新启用,做吏部文书。

    这个人皇上还有印象,那人当时因着自己释放兆王而心存不满,自己一气之下便把他罢免了。

    如今他的口碑正在回暖期,而这位举子又是寒门出身,若重新启用想必对自己在百姓中的评价会事半功倍。

    并且只是小小文书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为表宽宏大量便随口恩准了。

    又过两日,御书院的编修为淮南洪水献上良策,解决了皇上燃眉之急。

    皇上大洗,特超格提拔,调进户部。

    自此,两个寒门学子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姬晏礼坐在书房中,看着窗外春风乍起,对两位新进学子道:“皇上洪恩,以后你们应当不忘赤子之心为民请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