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感觉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发抖,浑身的骨头节都硬了。两个医官的尸体就倒在殿中,滔滔的血顺着地面流到她脚下,她想后退却动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那腥臭的血沾湿裙角。韦皇后大口地喘着气,执着剑的手也在微微发抖。她闭着眼睛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把他们的尸体拖到偏殿去。”韦皇后颤抖着声音说道。
此时殿内并无宫人,除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就只剩下了杨辰和晨霜。杨辰努力挪动步子,和晨霜一起走到周奉御的尸体旁边,一个抬胳膊,一个拎脚,试图将他抬起来。可那尸体死沉,怎么也搬不动。两人只能变抬为拖,努力将尸体往偏殿挪去。尸体经过地面,拖出一道长长的血迹。
两人将两个尸体都挪到了偏殿,又扯了一袭帷幔将尸体盖住。杨辰心里恐惧渐渐退下。她用帷幔擦干手上的血迹,转身往正殿走去。安乐公主仍跪在床头低泣,韦皇后轻轻阖上李显半睁的双目,拉了被子将他的脸盖上。
这一刻,杨辰才真的反应过来:李显已经死了。
皇帝,驾崩了。
“皇后。”杨辰一出声,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嘶哑异常。
韦皇后站起身,灯光下,她的背影挺拔:“在我回来之前,不许任何人进来,也不许任何人出去。”
“是。”晨霜低头道。
韦皇后缓缓转过身,对杨辰说道:“你跟我过来。”
打开殿门,夜晚的风透骨而过,杨辰不禁打了个寒战。她们在夜色中无声地走着,仿佛两个鬼魅,穿行在大明宫浓如墨的黑暗中。穿过太液池旁的回廊,再经过高耸宫墙间的夹道。远处月光下现出宣政殿森然的影子。
随着韦皇后走近,殿前侍卫纷纷低头垂首。韦皇后推开门,走入阴暗的大殿中,杨辰跟随着她的脚步。身后,殿门缓缓关上。
月光透过门上的雕花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这是杨辰第二次进入中朝。上一次进入这间大殿,她曾亲口宣读了诛杀五王的诏书。
月光只照亮了大殿的一半,龙椅笼罩在尽头的黑暗中。韦皇后站在光与影的交界,沉声说道:“今日的事,决不能让外人知晓。”
“皇后。陛下……究竟是和死因?”杨辰听着自己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竟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韦皇后仍旧背对着她,沉声说道:“有人在裹儿带进宫来的胡饼上下了毒……陛下本已痊愈了,只吃了一口。就……”
“奴万死,”杨辰低头,说道,“可是,皇后确定不是公主所为?”
“不会。裹儿虽然莽撞。却不至于糊涂到那个地步。”韦皇后缓缓转过身,眸中寒光崩现。
杨辰内心纷乱。她想不出,除了安乐公主,还有谁有这等本事在进献的胡饼中动手脚?
莫非,是太平公主?
“皇帝已死。现在,是该好好想想该怎么办了。”韦皇后沉声说道。
杨辰低头道:“全听皇后娘娘安排。”
韦皇后缓缓踱着步子。黑暗中是裙裾拖曳发出的声响:“秘不发丧。”
“秘不发丧?”杨辰蹙眉重复道。
黑暗中,韦皇后的声音传来:“如果现在皇上驾崩的消息传出,必会引起朝野震动。太平公主若借机发难。我们的胜算太低。”
所以,一定要秘不发丧,让所有人都认为皇上还活着。好赢得时间,调兵遣将,与太平公主做最后一搏。
杨辰点头。道:“皇后要我怎么做?”
韦皇后缓缓走近,月光下。一双眸子沈若寒潭:“我与陛下的诏书一直是由你拟定,这段时日以来,百官奏折也是由你批复的。我要你留在宣政殿,继续模仿皇帝批阅奏折。万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杨辰低头道:“是,请皇后娘娘放心。”
韦皇后又迫近一步,道:“我要你留在宣政殿。直到皇上发丧之前,都不许踏出一步。”
杨辰猛地抬起头。留在此处,岂不形同软禁?
“皇后娘娘不相信奴吗?”杨辰问道。
韦皇后淡淡一笑,道:“非是我不相信你,只是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多加小心。这件事,是连上官昭容都要瞒着的。”
韦皇后果然小心。如此,她再想给太平公主送信,可就难了。
杨辰低头道:“奴谨遵皇后娘娘吩咐。只是今日出来太急,什么都没有准备。能不能让奴回去一趟,收拾两件衣服出来?”
“这个你不用担心。明日一早晨霜便会去帮你收拾。”韦皇后拍了拍手,从尽头阴暗中渐渐出现一点光亮,竟是两个宫人捧着灯从龙椅后走出来。
“你的处所在后面,她们会照顾你。”韦皇后说道。
那两个宫人捧着灯,火光下,映出两张森然的脸。
外面是侍卫往来的脚步声,近前是韦皇后深沉的目光。杨辰知道自己不得不从,便低头道:“是。”
她躬身退了两步,走向那两个宫人。身后殿门开启,韦皇后的声音传来:“宣政殿里不许放出一人,明白吗?”
“是!”
杨辰低眸,一颗心坠入深渊。
两个宫人一个在前掌灯,一个在走在她身后,仿佛两个官兵押送这犯人。杨辰跟着她们转过龙椅,看到尽头屏风之后开着一扇小门。原来,宣政殿内竟还有个密室。
这间密室不算大,处在两个宫殿的夹墙之中,除了没有窗子之外,与一般宫室的布置并无什么不同。虽然没有开窗,可室内并无污浊窒闷之感,杨辰四下观察,才发现靠近屋顶的地方开着一扇小窗。她不禁一叹,现在是连跳窗脱逃的机会都没有了。虽然她明明知道不可能这么做。
“娘子安歇吧。”那两个宫人施了一礼,便低身退下去了。
屏风后设有床榻,上面锦被铺盖一应俱全。杨辰脱下身上披风,静静躺上去。她望着乌沉沉的帐顶,重重叹了口气:几个时辰前,她绝对想不到今夜会身陷囹圄。
皇帝已死,韦皇后已不得不行动。该怎么把这个消息通知太平公主?托人带信定是不成的,如果自己不亲自出面,事成之后太平公主难保不认账,那她和杨郡主可就危险了。可是,她又逃不出去……
也罢,天大的事,明日再想也不迟。杨辰拥着被子翻了个身,微微叹了口气。
密室就在龙椅之后,所以第二天杨辰是被百官早朝的声音惊醒的。她努力侧耳细听,怎么也听不清他们所说的话,只有一些含混的声响。早朝进行了大约二刻便结束。杨辰静静等着韦皇后来唤自己去紫宸殿,等了许久,却不见人来。
又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宫人进屋给她送饭,一同来的还有晨霜。
“我去过你殿里了,收拾了些衣物给你。”晨霜说着,将手中的包裹递给杨辰。
“多谢。”杨辰伸手接过,淡淡说道。
晨霜四下看了看,微微叹了口气,道:“委屈才人了。”
“姐姐说的哪里话,”杨辰一笑,“非常时期自有非常办法。能为皇后娘娘分忧,也是我的福分。”
晨霜说道:“事成之后,才人必会再高升一步。”
杨辰含笑点了点头。晨霜转身就退下去了。
她一走,杨辰便对送饭的宫人说道:“你先退下吧,我用完了再唤你。”
那宫人低身一礼,也退了出去。
杨辰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她打开包袱,细细在里面翻找,希望能找到周穆儿传给她的消息,哪怕是一句询问也好。可是包袱里除了衣物,真的什么都没有。想来晨霜已经仔细检查过了。杨辰重重叹了口气,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晚间韦皇后亲自带了今日的奏表前来。她一入内室,杨辰便起身行礼。
“起来吧。”韦皇后说着,抬手一指。晨霜便将怀中一叠奏章放下,低身退了出去。
“闷坏了吧?”韦皇后问道。
杨辰淡淡一笑,道:“以前跟着上官婕妤时,也曾这样一整天不出门的。”
“上官婕妤……那已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韦皇后低声道。
杨辰抬眸望了她一眼,说道:“皇后,请容奴问一句,您为什么不将陛下驾崩之事告诉上官昭容呢?她在朝中也有些威望,或许能帮着想想办法。”
上官婉儿已是杨辰最后的希望。只有她有能力把自己从这个地方救出去。
韦皇后摇了摇头,道:“上官婉儿绝不会轻易帮助任何人。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要求回报的。她的胃口,要用权力来喂。我能给她的已经到头了。”韦皇后看着杨辰,说道,“只要你尽心帮我,等朝堂安定下来之后,她的位置,就是你的。”
杨辰淡淡一笑,道:“皇后代奴一向亲厚。今日危难,奴又岂能弃之不顾?”
韦皇后点点头:“你果然比上官婉儿有情义。”
韦皇后将桌上那一叠奏表递给杨辰,说道:“这些是今日的外臣奏章,你加紧批复,明日早朝前我便来取。”说罢便站起身来。
杨辰正坐,道:“皇后不亲自定夺吗?”
韦皇后回头说道:“你是有分寸的。自己看着办吧。”
杨辰低着头,万分谦恭地送韦皇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