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上官将军求见。”周穆儿低声说道。
杨辰坐在妆奁镜前,将鬓间的碎发拢了拢,道:“请他去偏殿。”
清晨的风带着微薄的凉意。杨辰缓步穿过长廊,神色自若,步履从容,仿佛昨夜坐在这里哭泣的女子根本就不是她。
上官青云跨刀立在窗前。杨辰淡淡唤道:“三郎。”
上官青云回过头:“你可好些了?”
杨辰的手抚上脖颈,淡淡道:“已经无事了。你怎么这么早就跑来了。可是有什么事么?”
“刚刚收到洛阳诏书,是皇后给你的密诏。”上官青云从怀中掏出那封黄绢布,递给杨辰,说道,“帝后銮驾大概在十日之后就能到达洛阳。”
杨辰将诏书展开,竟是韦皇后的亲笔。韦皇后命令杨辰留在大明宫,整顿宫室、招募宫人,同时伺机搜查太平公主府。
她将密诏收起,道:“皇后让我留在长安。”
上官青云说道:“擢选府兵的事最多半个月就能结束。到时候我就要去洛阳护驾了。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杨辰淡淡一笑:“半个月,还早着呢。”
上官青云道:“我会上个奏表,向皇后报备一下。你可有手书让传信官一并带去?”
杨辰想了想,道:“你稍等我一下。”
她走到桌案边,略一思索,落笔而就。这一次招募宫人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可以往各个宫室安插自己的眼线。这件事她一个人恐怕办不成,还要让江禄回来帮忙才行。
“好了。”杨辰放下笔,起身来到上官青云面前,将手书递给他。
上官青云收入怀中,道:“今日下午就送出去。”
杨辰点了点头。忽而心中生出一个主意。她抬眸看着他,道:“三郎,你忙吗?”
上官青云被她问得一怔:“忙什么?”
杨辰一笑:“我就是问你是不是急着走。”
“哦,”上官青云摇了摇头,“我不着急。怎么了?”
杨辰含笑道:“那咱们去打马球吧?好久没有玩儿过了。”
“现在?”
杨辰点点头。
上官青云一笑,露出一弯洁白的牙齿:“好。”
梨园跑马场上空空荡荡,只有杨辰和上官青云各骑一骑,相对而立。马是金吾卫的战马,杆是吐蕃使臣团留下的松木镶金球杆,杨辰一身骑装端坐于马上。望着对面除去了铠甲的上官青云,恍然好像回到了那一年的并州。
那时候,父母尚在。家人团聚。她不是什么才人,他也不是将军。
“驾!”杨辰大喝一声,骏马扬踢狂奔。她身子微微倾斜,手中的弯头球杆勾着马球骨碌碌向前。上官青云亦抬手一鞭,向着她飞驰而来。错身而过的一瞬间,手中球杆去掏她竿下的马球。
杨辰早就知道他会有此一招,手轻轻一拨,将球拨到另一侧,同时球杆倒手,身体外倾。牢牢控制着马球。上官青云跑出几步,勒马回身,杨辰早已扬竿抽射。马球直直地射入小洞之中。
杨辰勒马回首,挑眉一笑,道:“三郎,如何?”
她眸若星辰,面颊绯红。含笑睥睨的神态与他记忆中的样子并无差别。
上官青云从怔愣中回过神来,一笑。道:“你赢了。”
杨辰含笑道:“你又让着我。”
“哪有。”上官青云策马走向她,道,“没想到几年不练,你的技艺也没有生疏。”
“上官将军过奖了。”杨辰含笑调转马头,道,“敢不敢再来一局?”
上官青云哈哈大笑:“恭敬不如从命。”
之后连打三场,上官青云连输三场。杨辰知道他是有意让着自己的。她在马上笑得开怀,进宫之后,她从没有这样笑过。
“将军。”一骑兵策马而来,高声道,“南衙军名册已编排妥当,请将军检阅。”
“让他们在驻地待命。”上官青云说道。
杨辰在马上看着他,道:“你忙吧,我也要回去了。”
“好。”上官青云对她点了点头,策马离去。
跑马场上只剩了她一人。杨辰漫漫调转马头,忽见远处梨树下,一个身影静静立在那儿。
她微微一顿,还是策马向他走去。
“我竟不知你的骑术这样好。”崔湜抬头望着她。
杨辰翻身下马,一手拍着马脖子,问道:“你看了多久了?”
“有一会儿了。”崔湜含笑,静静望着她。
杨辰避开他的目光,牵着马向前走去。崔湜缓步走在她身边,说道:“今早收到诏令,韦皇后命我回洛阳。”
“是么。”杨辰低着头,“什么时候走?”
“三天之后。”崔湜说道,“原本可以今天就启程的。”
“那为何拖延?”杨辰问。
“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崔湜停下脚步,说道。
杨辰也停了下来,蹙眉看着他:“什么地方?”
“你来就是了。”
杨辰以为他要带她去宫里的某个地方,却没想到他把她藏在马车里,直接往宫门驶去。非常时期,守卫对车驾的盘查并没有那么严密,一看是崔相的车驾就直接放行了。杨辰坐在车里,看着身后丹凤门渐渐远去,忽然有一种正与良人私奔的错觉。
马车沿着朱雀大街行驶,通过了太平坊前的岗哨,驶入平常百姓居住的里坊,街上霎时热闹了起来。杨辰抱膝坐在车内,问道:“咱们这到底去哪儿啊?”
崔湜仰面靠在壁上,含笑不语。
马车驶出长安城,又不知行驶了多久,终于在一条小路上停下。崔湜先一步跳下马车,对着杨辰伸出手:“来。”
杨辰探出脑袋,将手递给了他。此时天色已经暗了,夕阳斜斜地挂在天边。暮色中。良田纵横,顺着丘陵起伏绵延。农田中点缀着三两屋舍,袅袅炊烟升起,直直升入天空。
杨辰从未见过如此旷然景致,只觉得心旷神怡,唇边升起一丝笑意:“这是哪儿?”
“别急,还没到呢。”崔湜执起她的手,“还有一段路要走。”
他们沿着田埂走着。脚下的泥土坑洼不平,还有些许潮湿,透过丝履渗着微薄的凉意。杨辰走得深一脚浅一脚。只能攀着他的手臂。崔湜一手扶着她,一手揽着她的身子,远望去倒真似一对新婚的眷侣。
穿过一片青苗田地。眼前是一处农家院,院子里并排三个低矮的木屋。崔湜直接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哎,”杨辰唤道,“你别乱进人家屋子。”
屋内亮起灯光。崔湜的声音传来:“快进来。”
杨辰狐疑着往里探了探头,终于还是走了进去。
亮着灯的是中间那间屋子。这是一个套间。外间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油灯忽闪着光,照亮墙角靠着的锄犁。崔湜站在方桌前,手笼着灯火看着她,道:“到了,就是这儿。”
杨辰四下望望。说道:“这是谁家的房子?咱们就这么进来了,没事吗?”
话音刚落,院子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率先走进来的是一个黑脸大汉。眼珠子瞪得老大,手里高高举着锄头:“拿来的小贼!”
杨辰吓了一跳,急忙躲到崔湜身后,心里直个劲儿的埋怨:看看,被人家抓个正着吧!
“宋大郎!”崔湜开口说道。
那大汉眯着眼睛看了看。立即眉开眼笑,道:“郎君!是您回来了啊!”他说着。转过头冲屋外喊道,“别躲着了,是刘郎!”
话音刚落,立即从门外涌入一群乡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见了崔湜都极为热络的样子。杨辰怔怔地看着崔湜与他们说话,脑子里迷迷糊糊的。
“呦,这是谁啊。”一个被称作“大郎媳妇”的女子看见了崔湜身后的杨辰。众人的目光也全都转移到她身上。
崔湜一笑,将杨辰拉到身边,道:“这是我家娘子。”
“哎呦呦,好生标志的小娘子。刘郎可是有福气之人啊。”大郎媳妇说着,旁边众乡亲也纷纷点头。
乡下人直来直往,一时间七八道目光在杨辰身上来来回回,竟让她有些窘迫。杨辰微微低下头,施了一礼。
大郎媳妇笑:“你们今天是刚回来吧?正好,我刚刚做得了饭,一起来家吃吧。”
崔湜说道:“那就多谢了。”说罢含笑看了杨辰一眼。
宋大郎家离得不远,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他家只有一间房,尚有一双儿女。因为屋子狭小,宋大郎就干脆把桌案搬到了院子里。六个人围着小小的桌子坐,虽是粗茶淡饭,却也说不出的热络。
“娘子这次回来了,就不走了吧?”大郎媳妇笑着问道。
杨辰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这就对啦!”大郎媳妇笑着说道,“这嫁汉嘛,就是穿衣吃饭过日子,那还没有磕磕绊绊的时候?总不能小两口一吵架就往娘家跑。你说是吧?”
杨辰一怔,笑着点了点头。
大郎媳妇继续说道:“我看刘郎是个实诚可靠的。虽说是个商人,比不上娘子出身大户,可是过日子嘛,还是踏踏实实的好。娘子瞧他,又是买房又是置地的,这往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娘子也该学学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
杨辰这下算是听明白了。合着崔湜给他自己编排了个商人的身份,娶了个大户人家的媳妇,媳妇还嫌弃他,动不动就往娘家跑。杨辰面上笑着,桌下的手狠狠掐了他一把。崔湜低着头不能发作。杨辰不禁一笑。
“你这妇人,怎么说话的?你倒是嫁了鸡还是狗啊!”宋大郎喝道。
此话一出,桌上的人都笑翻了天。
ps: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