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八节夜奔长安
    二十步兵十人一伍,将马车夹在中间。黑暗中只有车轮辗压在石子路面上的巨响。杨辰抱膝坐在车内,望着崔湜赶车的背影,轻声问道:“长安的事,我总觉得蹊跷。”

    她的声音很轻,被周围车轮声和脚步声掩盖下来,只有近前的崔湜才能听到。

    “你有何猜测?”崔湜道。

    杨辰从车里爬出来,垂足坐在他身边,说道:“我猜,你早就知道这件事。”

    崔湜侧目看她:“何以见得?”

    杨辰低声说道:“叛军是北衙留在长安的守军。以李隆基的能力,他麾下军士叛变,他绝不可能毫不知情。再说,这次留守和随车的戍卫都是他一手安排的,怎么可能那么巧,就正好把有反心之人留在了长安?”

    崔湜眼中闪着灼然的光彩,唇边笑意渐浓,道:“真聪明。”

    “所以你是知道的!”杨辰睁大眼睛望着他,双眉微蹙,“可是……为什么?”

    “你不妨再猜猜。”崔湜似乎上了瘾,继续引她猜测。

    杨辰蹙眉沉思,说道:“事情一发,韦皇后就夺了李隆基的兵权。这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韦皇后受益最大,可是,这绝不是她安排的……”

    崔湜含笑不语。

    杨辰看见他的笑容,一拳打在他肩上,道:“你快告诉我!”

    崔湜含笑道:“你有没有见过正在捕猎的猛兽?”

    杨辰微微一怔:“猛兽?”

    崔湜望了她一眼,低声说道:“猛兽在捕捉猎物之前,总会装出一副温和无害的样子,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一直在暗中积聚力量,等待对猎物发出最后一击。”

    杨辰暗自揣摩着他的话,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是说,这次的兵变是太平公主的安排。目的……就是给韦皇后一个借口,收回李隆基的兵权?”

    崔湜眸中闪过一丝激赏神情,不置可否,继续说道:“没有了兵权的李隆基,就像猛虎失去了利爪,对韦皇后的威胁就降低了很多,韦皇后就会或多或少放松对他的警惕。这也就为太平公主赢得了更多的空间。”

    杨辰暗自点头。欲要取之,必先与之,这已是权斗的老把戏了。更何况太平公主并没有失去兵权——恐怕连上官昭容都不知道。她所信任的内侄上官青云,其实是临淄王培植的力量。眼下上官青云接管了北衙府兵,真正的兵权。其实还在太平公主手中。

    这是一次有策略的收缩,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太平公主正在暗中酝酿着对韦氏的最后一击。

    “可是,眼下这场长安之变,又该如何收场?”杨辰问。

    “事情若想让人相信,就要做到十成真。”崔湜望着前方。说道,“那五千士兵是明反,必然留不得了。”

    崔湜顿了一顿,说道:“其实,转移兵权是我给太平公主献的策。没想到公主如此狠辣。五千士兵,可是断腕之痛啊。”

    杨辰心里微微一叹。未必是太平公主狠辣,这办法,或许是出自李隆基之手。

    “这次领兵之人名唤陈鹏。是袁恕己的旧部。”崔湜望了杨辰一眼,不再多说。

    袁恕己死于韦皇后之手,只要推说是为旧日将军复仇,那李隆基就被摘得干干净净了。杨辰心里一叹,韦皇后派出了上官青云、崔湜和她这三个最最信任的人来平定此次长安之乱。试图借此打压太平公主。殊不知,上官青云是李隆基的部下。崔湜是太平公主的幕僚,而自己也早已经投奔了太平公主。这一仗,韦皇后还没有打,就已经输了。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伴着金吾骑兵特有的紫金铜铃的声响。崔湜勒马,马车猛然停下。跟在两侧的步兵迅速回拢,将车马护在当中。

    黑暗中,那骑兵翻身下马,向前两步,高声道:“可是崔相的人马?”

    “你是何人?”兵士扬声问道。

    “在下薛将军麾下传信官!”

    崔湜挥了挥手,左右士兵退下。

    “长安如何?”崔湜问。

    “上官将军经过一夜激战,已从玄武门攻入皇宫。薛将军带援兵及时赶到,俘虏陈鹏,长安局势已经稳定。”

    听到这个消息,杨辰微微松了口气。看来上官青云也没事。

    崔湜点点头:“你先回去,告诉上官将军,我们即刻就到。”

    “诺。”士兵翻身上马,调转马头,沿着来路奔去。

    崔湜侧头,对杨辰说道:“你回去坐好,咱们要赶路了。”

    杨辰依言坐回车厢,将车帘放好。马鞭一响,夜色中直奔长安。

    一个时辰之后他们已到了长安城外。正对着朱雀大街的城门火光通明,守门的武卫较平时增加了一倍。他们一见是崔湜的车驾,即刻开门放行。

    朱雀大街上空荡荡的,两侧靠着水渠栽种的杨树仿佛重重鬼影,阴仄逼人。杨辰掀开车帘往外看,不远处太平坊前一片火把的光亮,已经被金吾卫封锁了。从此往北就进了贵族居住的区域,距离宫城也就不远了。一墙之隔,里面刚刚结束一场激战,外面,长安的百姓仍在酣睡。

    玄武门前守卫严密,其中立马在前的人正是先一步赶来长安的薛将军。

    马车缓缓停下,两侧兵士就位。崔湜转身扶着杨辰走下马车。薛将军跨下马背,上前低头道:“崔相,杨才人。”

    崔湜点了点头,与杨辰向内走去。

    玄武门前的广场上犹有血迹,隐约可以看出那一场交战的激烈。大明宫丝毫没有了往日的闲散宁静,此时四处都是闪烁的宫灯和来往的金吾甲兵。杨辰和崔湜穿过太液湖边的回廊,穿过三重宫殿,往前朝中书省走去。杨辰的裙摆扫过青色方砖上的暗红血迹,有些地方还横陈着没来得及收拾的叛军尸体。

    上官青云就在中书省大门前等候。除远在城南的刑部之外,大明宫内门下省、尚书省所有办公之地都上了锁。中书省门前点着两个打灯笼,灯光下上官青云执刀肃立,金色的铠甲上犹有血迹。不知昨夜是怎样一番境况。

    他转过头,在看到杨辰时,脸上闪过一丝愕然。

    “上官将军。”崔湜唤道。

    上官青云缓过神,低头道:“崔相,杨才人。”

    杨辰微微低身,算是还礼。

    上官青云后退一步:“请入内说话吧。”

    原来战斗早在今天午间就已经结束。叛军之首陈鹏被俘,上官青云和崔湜连夜审问了他。原来陈鹏也早就知道金城公主谋反之事,他谋划许久,决定借此机会发动兵变。一则众人的注意都在雍王父女身上,是个极好的掩护,二则帝后离京,皇宫守卫空虚,他正可以借机夺下皇宫,以铲除韦氏之名自立为王,然后再率军劫杀帝后。

    杨辰在一旁听审,心中甚多感慨。此人空有匹夫之勇,陪上了自己和五千将士的性命,其实不过是太平公主手中一步试探的先棋。

    走出中书省的大门,上官青云说道:“这次的叛军死伤三千,还有一千余人被俘。该怎么处置,还请崔相定夺。”

    崔湜道:“不忙。帝后尚在去往洛阳的途中,还是先遣传信官去报个平安。”

    “是。”上官青云的目光落在杨辰身上,说道,“杨才人今夜就歇在紫宸殿吧。内宫现在一片狼藉,宫人有一多半都趁乱逃走了。剩下的为数不多,我去挑几个来伺候。”

    杨辰淡淡一笑:“有劳上官将军。”

    上官青云点了点头,转过身就走了。

    崔湜侧目看着他离去,问道:“他又是谁?”

    杨辰一怔,不知他在问什么。

    崔湜转过头来看着她,说道:“刚走了李隆基,又来了个上官将军。这附近的狼还真是不少。”

    杨辰低头一笑,道:“你才是狼呢!说的什么话。”

    崔湜一笑,忽然靠近她耳边,低声说道:“一天娶不到你,我就一天不放心。”

    杨辰微微一顿,却是心下一痛,舌根发苦。自她重入皇宫的那一天起,她就再没有奢求过能嫁给他,所以她将这种情绪小心地收好,放在心的最深处,从不敢触碰。可今日他这一句话,却轻而易举地触到了她的痛处。

    杨辰抬眸看着他,淡淡一笑,道:“你放心吧,我嫁不了别人的。”自然,也嫁不了你。

    崔湜微微叹了口气,道:“你信我。会有办法的。”

    此时,上官青云已经折返回来,说道:“杨才人,紫宸殿已经准备好了,我带你过去吧。”

    “好。”

    杨辰最后望了崔湜一眼,跟在上官青云身后朝着紫宸殿而去。

    紫宸殿是前朝三殿之一,故而离着中书省并不远。可不知为什么,今夜走起来却愈发漫长。过了含元殿之后路上就没有照明的宫灯了,偏偏今夜乌云满天,连一点光亮都没有。四周阴森森的,只有上官青云穿着军靴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

    “三郎,慢些走。”杨辰不禁开口唤道。

    上官青云突然停下脚步。杨辰一下没有站稳,狠狠地撞在他背上,脸被冰凉的铠甲撞得生疼。

    “你怎么了?”杨辰问。

    上官青云背对着她,问道:“那个崔湜,是谁?”

    +++++++

    感谢扫雪,感谢我爱妍如亲~~等着今天的加更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