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六节裴媛之死
    这场雨下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方才停歇。然而阳光并没有如期而至,仍旧有厚厚的阴云笼罩在大明宫上空。

    “你不去看看她么?”杨辰跪坐阴暗的大殿中。

    尹袭月低着头,说道:“我没什么可说的。”

    杨辰微微挑眉:“你好不容易大仇得报,竟放弃对昔日的仇人践踏一番?”

    “那又能怎样。她已是将死之人。”尹袭月抬眸看着杨辰,说道,“杨姐姐,我不瞒你。我这次回宫,有一半的目的就是为了复仇。为此我已经筹划了四年。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我竟一点都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背负得更多了。”

    “是啊。”杨辰说道,“多背了一条人命。”

    “罢了,你若不去,我就自己去了。还要向皇后娘娘复命。”杨辰站起身,往门外走去。

    “杨姐姐,”尹袭月唤道,“谢谢你。你帮了我太多。”

    “不必觉得亏欠我什么。当初进宫时,我曾答应过要好好照顾你。让你落到这一步,是我,没能履行我的诺言。”杨辰淡淡说道,“就到今日为止吧。”

    杨辰打开门,跨步走了出去。

    裴媛被关押在掖庭局的牢房中。这是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只有犯了重罪的宫人才会被押于此,进来的人,没有一个活着出去的。杨辰对这个地方记忆犹新,当年在掖庭为奴时,每到夜间,都能听到从这里传来的哭嚎声。

    “拜见杨才人。”牢房门口,正遇到捧着白绫的执行宦官。

    “进去过了么?”杨辰问。

    “还没。”宦官低头道。

    杨辰点点头,说道:“你先等等,我去送送她。”

    “是,才人请便。”

    牢房的门锁着。空气里都是腐臭的味道。杨辰在门前站定了,隔着木栏看着里面的人。裴媛已被人扒去了品级服,只穿着单衣,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不过一夜的功夫,她已落魄至此。杨辰几乎都认不出了。

    听到脚步声,裴媛抬起头,一看见杨辰就手脚并用地朝她爬来,哑着声音说道:“杨妹妹,杨妹妹,你救救我。你替我向皇后娘娘求情。我还有用。只要娘娘放我出去,我一定能帮她的!杨妹妹,求你看在我们昔日的情分上。求你了……”

    杨辰低眉看着她,说道:“裴姐姐何必这么说呢?我们之间,原也没什么情分可言。”

    裴媛一怔,仰面看着她。

    “当初你下毒,嫁祸尹袭月的时候。可有想过会有今天?”杨辰的声音又轻又浅,回荡在牢房中,却带着瘆人的寒意,“你还记得那个被你毒杀的良家女的名字吗?好像是清河崔氏的女儿,叫什么,崔莲。对了。就是崔莲。她在地底下等着你呢。”

    “别说了!”裴媛厉声说道。

    杨辰看着她:“我说这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希望你到死时还心怀怨恨。你没有必要怨恨任何人,这一切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杨辰微微低下身。说道:“我猜,那个匣子里的野葛,并不是尹袭月动的手脚吧……你应该早些处理掉的。这留来留去,就留成了脖子上的刀子,早晚会割伤自己。”

    裴媛伏在地上。整个人抖成一团。

    “执行宦官就要来了。我劝姐姐不要为难他。长安裴氏,死也该死得有尊严。”杨辰看着她。淡淡道:“姐姐好走吧。”

    她转身,一步一步往外走去。

    执行宦官就等在门外,见杨辰出来了,才带着人捧着白绫进去。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出来了。

    “才人,妥了。”宦官低身说道。

    杨辰回头看了那黑漆漆的牢房一眼。生和死,原来只是这么一眨眼的差别。

    “裴媛就这么死了?”

    内文学馆后的花亭内,杨辰和宋雨晴相对而坐。

    杨辰点了点头,默默不语。

    宋雨晴叹了口气,道:“你我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听见她死,我这心里居然还有些憋闷。”

    杨辰低头饮茶,说道:“尹袭月也是这么说的。”

    “这就说明她的心并不坏。”宋雨晴看着杨辰,道,“咱们,能不能帮帮她?”

    杨辰摇摇头,说道:“她已经回不来了。”她放下茶杯,目光深远,仿佛看着某个不知名的所在,“我们,都回不去了。”

    裴媛的死对外宣称为暴病身亡。三天后,入葬妃陵。长安裴氏也来了人,悲痛自然是有,可是自家的女儿能以九嫔之位下葬,他们脸上更多的还是骄傲。对于宗族来说,这就是养育女儿的全部目的。

    .

    梅园内清风和煦。不论外面如何血雨腥风,这个地方永远恬静美好,让人误以为居住其中的人也有一颗梅妻鹤子的心。

    “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

    上官昭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可其中的寒意却足足渗透了杨辰的骨髓:“渔夫难保不葬身鱼腹,猎户亦多被猛兽所伤。善用权谋的人,也往往死于权谋。伤人一寸,自损七分,就是这个道理。”

    杨辰低眸说道:“如此说来,这大明宫每一个人都不会有好结果了?”

    “从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这就是我们既定的命运。”上官婉儿淡淡一笑,道:“我却更好奇,那天晚上,太平公主是如何得到消息的?”

    那夜是杨辰派鲁掌宫去内侍省送的信。她知道太平公主在内侍省有眼线,因此故意放出消息,请太平公主前来。

    杨辰淡淡道:“奴也正奇怪此事。保不准,公主在皇后身边也安插了人。”

    上官婉儿双目微眯,说道:“你多留心。”

    “是。”

    “听说,那个金城公主想要政变?”上官婉儿淡淡道。

    杨辰一笑,说道:“不过是父女俩异想天开。无兵无权,搞什么政变。”

    “就算如此,你也不能疏忽了。”上官婉儿说道。

    杨辰低头:“是。”

    其实这两父女的事。想疏忽也疏忽不到哪儿去。金城公主本就是藏不住事的性子,和雍王密谋也不知道背着宫人,他们每次会面说了什么,说了多久,都会准确无误地传入韦皇后之耳。另一方面,雍王在太平公主府的走动对杨辰来说也不是秘密。这场政变几乎人尽皆知,只有那父女二人还蒙在鼓里。

    转眼,已是七月中了。

    今年的中秋,帝后意欲在东都洛阳的上阳宫渡过。于是内侍省开始忙着安排沿途相应事宜,各个宫室也忙得不可开交。杨辰将弗居阁的事悉数交给了周穆儿管理。自己则整日在紫宸殿,与皇后一起确定随行官员名册。

    刚刚得到消息,金城公主打算在途中动手。劫杀帝后,扶雍王登基。

    韦皇后神情淡然,低头看着手中名册,说道:“怎么没见崔相?”

    “有的,”杨辰说道。“崔相和几位常参官的车马都随在宫眷的队伍之后,所以便将他们的名字划归在王公之中了。如此也方便内侍省安排。”

    “嗯。”韦皇后点点头。

    “金城公主的事,皇后打算怎么办?”杨辰低声问道。

    韦皇后挑唇一笑:“那个丫头心里浮躁得很。我自会想个法子,让她安生安生。”

    杨辰随之一笑,搁下不提。

    .

    七月十八,圣驾启程。车队从大明宫含元殿前广场出发。经丹凤门走朱雀大街,缓缓离开长安。走在前面的是开道的金吾卫队,然后就是皇帝御驾、皇后凤鸾和后妃的车驾。紧接着是王侯公亲,最后才是随行的百官。每一个后妃车驾旁都有五十禁军骑兵护送,圣驾和凤鸾前后有金吾卫两千人,更有骑兵在夹道旁往来巡查。

    杨辰坐在车驾内,耳边骑兵战马上的紫金同龄声鸣响不绝。因为身份特殊。她破例与韦皇后同乘凤鸾。杨辰抬手挑开车帘往外看去,入眼就是一片金吾卫甲胄的光辉。整个车队被防护得密如铁桶。想要在如此严密的守卫中劫杀帝后,简直是痴心妄想。

    车行一日,方才离了长安县,在外郊落脚。长安裴氏在此地有一处宅院,内侍省早早就派人收拾妥当,充作临时行宫,供帝后及嫔妃休息之用。杨辰的居所在东厢,离得上官昭容并不远。房间虽然不大,收拾得却很舒服,睡一晚上足够了。

    晚上用过夕食,闲来无事,杨辰便掌灯读书。她有个习惯,每天睡前必要读上几页书,否则无法入睡。今日这章讲的是苏秦游说之事,写得颇有意思,她读着竟忘了时辰。直到窗外院子里传来的一阵异动将她打断。

    似乎有人往院子里过来了。有军靴踏在青石路面上的声响,更有甲胄摩擦的金属声。应该是一队卫兵,听声音是往帝后寝居的正殿去了。杨辰仔细穿好衣服,在窗前坐了一会儿,便听到叩门声。

    “杨才人。”是晨霜的声音,“皇后娘娘请您去一趟。”

    正厅内,韦皇后仪容整齐,高高坐在上首。堂下跪着的正是右金吾大将军上官青云。

    杨辰的目光淡淡扫过他,上前下拜:“皇后娘娘。”

    “来了,”韦皇后淡淡道,“拟旨。”

    旁边笔墨已经准备停当。杨辰在案前坐下,持笔蘸好墨,等着韦皇后的旨意。

    “雍王李守礼暴病身亡。”杨辰一惊,急忙提笔写上,“念及天伦人情,准许其女李奴奴留居大明宫。”

    这结果,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没想到,这父女二人策划许久,连政变的声势都没造出来,就已经一个命丧黄泉,一个囚禁宫廷。

    杨辰站起身,将手中诏书捧上:“皇后,写好了。”

    韦皇后淡淡扫了一眼,点点头,将诏书递给上官青云,说道:“你今夜便持此诏书送金城公主返回长安。要好生看管,明白么?”

    “是!”上官青云接了旨,转身下殿去了。

    杨辰立在堂下,望着韦皇后:“娘娘,可都妥善了?”

    “都妥了。你也退下吧。”韦皇后说道,“半夜竟被这些琐事扰了清梦。”

    这场可笑的政变,在皇后看来,不过一件琐事而已。

    杨辰躬身退下。

    ps:

    各位亲们sorry啦,这两天状态都不好。明天恢复双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