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面的铁甲被丢在地上。他抬起头,杨辰近乎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果然是他。
“李重俊……”韦皇后嘶哑着声音说道。
李重俊长剑在手,不知谁的鲜血正顺着剑尖滴落。他双目爆红,扬声说道:“韦氏,你弄权辱国,罪不容赦!今日,为李唐江山,为我死去的母亲和妻儿,我必杀你!”
韦皇后挑唇一笑:“就凭你?”
两旁弓箭手早已就绪,三千支羽箭直指马场,箭头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李重俊仰头环视,深知今日已是必死。他反而坦然,唇边升起一丝的笑意,沉声道:“可惜啊,就差那么一点。”
隔着千万人的距离,杨辰感觉到他的目光射过来。她怔怔与他对视,分明看到他脸上一闪而过的萧瑟笑容。
“不过,铲除了武氏,我死也值了!”李重俊高声说道。
韦皇后一惊,定睛望去,马场上横伏的尸体中有一人身穿紫蟒,正是武三思!
杨辰也不禁一怔:武三思,就这么死了?
李重俊仰天大笑,那笑声回荡在马场上空,惊得梨花震颤,鸟雀飞离。
韦皇后双目微眯,恨恨说道:“谁都不许开弓!给我抓活的!”
持刀的金吾卫潮水一般涌入马场中。谋反的骑手们围成一圈应战,后背向里,将李重俊护在中间。刀兵凛冽,血肉飞溅,杀声四起。杨辰心中一片冰凉,不忍再看。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李重俊身边的骑士都已战死。李重俊想要举刀自刎,却被人先一步缴了械,押了下来。
“押入天牢。好生看管!”韦皇后厉声说道。
“是!”金吾卫躬身应道,将李重俊押了下去。
韦皇后转身走下高台。忽然一阵马蹄声,竟是李隆基带着人马匆匆而来。李隆基在三步之外翻身下马,来到韦皇后和上官昭容面前低身下拜,道:“侄儿护驾来迟,请皇后降罪。”
韦皇后侧目看着他,冷冷一笑,道:“临淄王来得一点也不迟。好戏才刚刚开始。”
韦皇后说完,裙边掠过李隆基,大步朝前走去。
.
“女史流血太多。所幸伤口并不深,没有伤到筋脉,”尚药局周医官将药箱收好。对杨辰说道,“只是注意不要碰水。过几日臣再来为女史换药。”
杨辰点点头:“有劳周奉御。穆儿,替我送奉御。”
周穆儿低身一礼,引着医官出殿。
宫人将染了血的衣物收走焚烧。杨辰抱着缠了纱布的手臂躺在榻上,心思纷乱至极。今日的事说突然的确突然。可她总觉得先前就已经露出了蛛丝马迹,只是自己疏忽了。
李重俊已被押入天牢,不知皇后会如何定夺。死已是肯定的了,只怕韦皇后不会让他死得那么容易。
“女史,皇后娘娘身边的晨霜姑姑求见。”周穆儿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杨辰猛然睁开眼睛,起身说道:“快请。”
话音未落。晨霜就已经跨步走了进来,几步来到杨辰身边,道:“女史快躺着。起来做什么。”
杨辰被她按着躺回了床上,说道:“姐姐前来必是皇后娘娘有吩咐,我岂能失礼。”
“这话说得,我就不能来看看你了?”晨霜端详着她。杨辰肤色本就比常人白皙,此时失血过多。更显得苍白虚弱。晨霜叹了口气,说道:“女史受苦了。今日若不是女史挡着。皇后娘娘恐怕就……想想我就心惊胆战。晨霜在此谢过女史了。”
杨辰说道:“姐姐说的哪里话。你我同是皇后的身边人,护着娘娘是应该的。那会儿是我碰巧离得近,若是姐姐在近前,也定会有同样举动的。”
晨霜点了点头,说道:“皇后忙着国事,走不开,让我来看看,送些补品过来。这是武后时期大食国进贡的老参,最是补血养气。”
周穆儿上前接过盛着人参的木匣子。杨辰含笑说道:“让娘娘费心了。”
晨霜眸光一闪,道:“其实还有件好事,本不当我来说。可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左右躲不过这几天,索性就现在告诉了女史吧。”
“姐姐请说。”
晨霜含笑道:“皇后娘娘已经下旨,封女史为才人,位列九嫔。还特赐了从四品秩。过两日内侍省便会来宣旨了。”
才人是九嫔中最末等,按制为正五品。韦皇后特赐四品,已是前所未有的殊荣了。
杨辰淡淡一笑:“多谢娘娘抬爱。”
晨霜挑眉道:“怎么,女史看上去并不高兴?”
“自然是高兴的。可今日刚刚经过一场动乱,朝廷尚不安稳,我更为娘娘忧虑。”杨辰说道。
晨霜叹了口气,点点头,道:“女史是真心为娘娘着想的。你且好好养着,养好了身子才能继续为娘娘效力。有什么需要的就差人跟我说一声,这皇宫里没什么是咱们要不到的。”
杨辰道:“多谢姐姐。”
“你养着吧,我改日再来。”
送走晨霜,周穆儿刚刚回到回到寝殿,就见杨辰已经坐了起来。
“女史,您快躺着。”周穆儿唤道。
“一点小伤,没那么严重。”杨辰沉声说道,“你快去给我找一套宫人的衣服。我要出门。”
杨辰换上宫装,独自从角门出了殿。周穆儿虽然不放心,却也不能跟着——毕竟弗居阁内还要有人坐镇。此时天已擦黑。杨辰沿着小路走着,总觉得今日的皇宫似乎比平日更加静谧。穿过白石铺就的小路,远处,玄武门前灯火通明。
杨辰是来找上官青云的。她知道这很冒险,但她不得不试一试。
“什么人?”还未等她走到近前,就已经被往来巡查的骑兵截住了去路。
杨辰低着头,不说话,也不动。就那么沉默地站在那儿。
“是哪个宫室的?为何入夜在此?”
她仍旧低着头。任凭金吾卫如何询问。她就是不说话。她没有闯宫,也没有入夜喧哗,卫兵们不能把她怎么样,只能将她交到内侍省去。
“去请将军来。”一个骑兵队旁边的人说道。
不一会儿,便有马蹄声匆匆而来。
“怎么回事?”是上官青云的声音。
杨辰猛然抬起头。两人目光相遇,上官青云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将军,这宫人深夜在此,问她话也不说,不知是哪个宫室的。”卫兵报道。
上官青云看着杨辰,缓缓说道:“兴许是个哑巴。你们都回岗去。我送她去内侍省。”
“是。”士兵们纷纷策马离开。
上官青云跳下马背,看了杨辰一眼,却是什么都没说。沉默地带着她往内侍省走去。
一直走到一个无人之处,杨辰终于开了口:“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上官青云问。
杨辰仰头望着他,月色下目光如炬:“我要进天牢。”
天牢就在大明宫内,由金吾卫看守。上官青云得昭容和临淄王双重护持,已升任右金吾大将军。
“不可!”上官青云说道。“太危险了。”
“有你在,不危险。”杨辰望着他,“我必须去见太子一面,时间有限,谁都不知道他还能再活多久。他是并州一案知情人之一,他的话。可能就是我们翻案的关键。”
这种时候,杨辰不得不撒这个谎。因为只有这么说,她才能说服上官青云。
上官青云双眉紧蹙。内心的挣扎全在脸上。杨辰继续说道:“有你跟着我,不会有事的。三郎。”
那一句“三郎”永远是上官青云的致命之处。他终于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必须完全听我的,我让你出来,你决不能耽搁。”
杨辰急忙点头:“我明白。”
.
高墙上开着一扇小窗。月光被切割成四方形状,洒在铺满稻草的地面上。这光柱是监牢内唯一的一点亮。阴影中。一个人影面墙而坐,虽是身陷囚笼,脊背却依然挺直。隐约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然后是钥匙开锁的声响,牢房门被打开,有人走进来。
李重俊挑唇一笑,嘶哑着声音说道:“怎么,韦氏就这么等不及么?”
头上兜帽除下,杨辰望着他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是我。”
李重俊猛然回过头。月光透过窗洒在杨辰身上,在这逼仄的囚牢中,她干净得仿佛一个仙人。
“你……”李重俊喉头微动,看着她,问道,“你……没事吧?”
他曾砍了她一刀,情急之下他试图收回手,可是刀势毕竟已经止不住了。
杨辰淡淡一笑:“没事。”
李重俊看着她,眸光微沉,问道:“是皇后让你来的?”
“是我想来看看你。”杨辰望着他,“我也有话,想要问你。”
李重俊偏过头,道:“你走吧,我没什么可说的。”
杨辰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你心中的恨。你恨韦氏杀了你的母亲,所以你要她死。可是,被人利用也没关系么?”
她望着他纹丝不动的背影,说道:“你可曾怀疑过,你的妻儿,究竟是死在谁的手中?”
李重俊背影一僵,霍然转过身:“你知道什么?”
“我现在也只是猜测。”杨辰望着他,说道,“我需要你,给我一个答案。”
李重俊深吸一口气,道:“你想问什么?”
+++++++++++++++++++++++++
不是小札的小札:梨园马球比赛。
不要怀疑,这场马球比赛不是茯苓凭空编造出来的,是确有其事。只不过在历史上发生的时间和书中所写略有不同。
历史记载,公元709年,吐蕃使臣论弥撒第三次来到大明宫(在咱们的书中,这是第二次)。唐中宗李显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马球比赛,就在太液池东边的梨园广场上。整场比赛只能用“高、潮迭起”这四个字来形容。(好怕被河蟹……点娘无下限,显得洒家这么不cj)
比赛一开始,吐蕃人就占了上风,接连进球不说,还打得大唐骑手们落花流水,坠马者大有人在。论弥撒很开心,李显很尴尬。皇帝尴尬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于是李显就向裁判要求暂停,换上自己手中的秘密武器——中锋李隆基。
(脑补:唐朝队主教练李显举着个小牌,上面写着07,或者23……sorry,洒家看球只看帅哥)
换人必然有换人的道理。如果换了人之后局面仍旧没有扭转,那李显就尴尬死了。
好在历史并没有让这位皇帝尴尬而死。李隆基上场之后不负众望,逆转了败局。比赛最终以唐人大胜落下帷幕。这是一次标杆性的赛事,它不仅有小说家喜好的各种手法:矛盾引领高、潮、主角出场前各种铺垫,而且出场了就救世……更加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咳咳,消音了)
当然,历史上这场比赛是圆满落幕的。并没有什么谋反叛乱的事情发生。那李重俊的谋反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
请看下节:屌丝?高富帅?——史上最尴尬太子的尴尬叛乱。
ps:
今日第一更,马上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