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静到了极处,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很长一段时间,谁都没有说话。杨辰仍旧处在震惊当中。
“你的身份……可还有别人知道?”许久,杨辰开口问道。
杨雪霁说道:“相宜是自小跟着我入宫的,自然全都清楚。除了你,我没有告诉过旁人。”
杨辰点点头,又问道:“可这和你不愿出嫁又有什么关系?”
杨雪霁现在已经是郡主了。就算她的母亲能活着回到宫廷,封为公主,她的地位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可所育三女,没有一人有幸被册封。杨雪霁的郡主之位,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尊荣了。
杨雪霁眸光微黯,说道:“在我得到原本属于我的一切之前,我不会,也不能离开宫廷。”
杨辰双眉紧蹙:“你想要什么?”
荣宠?她是神皇陛下亲自册封的郡主。地位?即使她得不到帝后的宠爱,却也没人能否认她天家贵女的身份。凭着这个身份,她足可以择一位良婿,过上衣食无忧琴瑟和谐的生活。杨辰不明白,她究竟还想要什么。
杨雪霁望着她,沉声说道:“我要李唐的江山。”
这话如同一声惊雷,震得杨辰脑中一片空白。
“你要江山做什么?!”杨辰惊道。
“我不想做什么。我就是想要。因为我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机会得到它。”杨雪霁双眸散发着凛冽的光芒,穿窗而来的风吹得她衣袍鼓胀,“辰姐姐,你看到脚踩着整个朝堂的太平公主了吗?她所站立的权力巅峰,那原本是我母亲的位置。我母亲才是高宗皇帝和则天皇后的嫡长女!是她牺牲了自己的一生,才成全了则天皇后君临天下的辉煌!可是她的到了什么?二十年来寄人篱下,受尽委屈。最后孤独地死在一个小小的绣楼上,死后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她这辈子能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尽量隐藏自己的存在。”
杨雪霁的眼中有泪,可就是咬着牙不让它流下来。她双唇发抖,颤声说道:“她是公主啊,她有着普天下最尊贵的出身,却成为了她的母亲谋取后位的筹码。武皇欠她的,这个宫廷欠她的。我要将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全部都要回来!”
一滴泪挑落在莲花方砖上,碎裂成无数瓣。
“我明白了……”杨辰喃喃说道。
是的。她懂。她理解杨雪霁心中的不甘和怨恨。她一直为自己的遭遇而愤愤不平,可和杨雪霁相比,就实在算不得什么了。杨辰看着眼前的女子。今日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懂她。在她充满孤独和愤懑的历程之下,她的隐忍和善良,才愈发让人心惊。
“你想要什么,皇位么?”杨辰轻声问道。
杨雪霁望着她,眼中忽然散发出灼然的光彩。她近前两步。握着杨辰的手,说道:“辰姐姐,我们来做一个约定如何?”
“什么约定?”杨辰问道。
杨雪霁侧身在她耳边说道:“如果我能登上皇位,我一定会为你父亲平反。我会为你的家人重抬贵籍,我会让弘农杨氏重拾昔日的荣光。辰姐姐,只要你肯帮我。这一切都会实现的。”
杨辰脸色发白,哑声说道:“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我知道,我清醒得很。”杨雪霁灼灼望着她。说道,“辰姐姐,你好好想想,这宫廷数十年内为何纷争不断?就是因为人心难测。上官昭容,韦皇后。太平公主三人貌合神离,明枪暗箭。才使得朝廷不稳。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我们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与她们不同。我知道你永远也不会背弃我,而我,也绝不会辜负你。”
.
晚风顺着窗口吹进来,桌上的烛影飘飘忽忽,一如杨辰此时的心情。整整一天她都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之中,耳边不停地回荡着杨雪霁的那些话。此时的她仿佛站在一条长街之上,眼前的道路四面延伸,究竟要走哪条路,还要她来选择。
“来人。”杨辰出声唤道。
门推开,信春低头行礼:“女史。”
“让张安去内侍省,请江常侍过来一趟。”杨辰吩咐道。
“是。”信春低头退出门外。
杨辰舒了口气,只希望她这一次没有选错。
.
第二天正午,帝后在太液池赐宴,款待吐蕃使臣团。宴会设在宫船上,春风拂面,熏人欲醉。杨辰处理完紫宸殿朝务,坐着小舟往湖中心的宫船驶去。
远远地,一叶扁舟迎面而来。杨雪霁临风立于船头,相宜站在她的身后。两条船相对行驶,交错的瞬间,杨辰的目光与杨雪霁相遇。两人终是什么也没说,各自朝着各自的方向去了。
小舟靠着宫船停下,宫人扶着杨辰登上甲板。船舱内,丝竹袅袅,宴饮正欢。杨辰来到韦皇后面前,低身一礼,静静退在一边。
吐蕃使臣轮弥撒就坐在皇后下首,此时正与李显对饮。他放下酒杯,问道:“和亲之事,不知陛下和皇后可有定数了?”
李显面色一滞,看向韦氏。韦皇后也放下玛瑙杯,含笑说道:“赞普有意效仿松赞干布与大唐和亲,陛下乐见其成,这两日就吩咐礼部着手准备。”
轮弥撒点点头,问道:“不知,和亲公主,选的是哪一位呢?”
韦皇后微笑道:“是陛下的幼女杨郡主。陛下准备封她为栾华公主,再定出嫁之礼。”
“杨郡主……”轮弥撒脸色微沉,说道,“我听说,这位杨郡主并不是李唐皇嗣,而是前朝遗族。可有这么回事?”
韦皇后心头一沉,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吐蕃使臣对礼堂皇族如此了解。不过韦氏到底是韦氏,面色毫无波澜,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弘农杨氏是前朝皇族,与我李家也颇有渊源。这位杨郡主自小就居住在宫廷,陛下还是太子时就收为义女,宠爱更胜亲生女儿。这……”
“哼。”论弥撒冷笑一声,侧目看着韦氏,说道,“我赞普一心与大唐修好,娶的自然是李家的女儿。皇后何故拿外姓女子来搪塞?莫不是,看不起我吐蕃?”
席上众人都安静下来,鼓乐声戛然而止。吐蕃使臣们纷纷放下了酒杯。大唐在座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气氛一时凝滞。
上官婉儿坐在李显另一侧的席位上,此时微微一笑,说道:“杨郡主是则天大圣皇后的表孙女,也是陛下唯一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儿,自然是和亲的第一人选。不过……杨郡主到底不姓李,吐蕃使者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她放下酒杯,望着论弥撒,说道,“陛下和皇后不愿怠慢了吐蕃,故想将养在身边的女儿送嫁。可是看起来,好像事与愿违。这也无妨,我李唐宗室繁盛,不愁找不到适龄女子。待朝廷再行商议,从近宗中选取女子,加封公主。使臣以为如何?”
论弥撒心思一转,说道:“上官昭容所言甚好。还请陛下与皇后多多操持,祝吐蕃与大唐世代交好。”
上官婉儿举起酒杯,道:“吐蕃大唐,世代交好。”
“世代交好。”帝后和众官员也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杨辰独自立在角落,唇边浮起一丝笑意。
酒宴结束,众人乘坐小舟离开宫船。杨辰站在最后,互听耳边传来素娘的声音:“昭容请女史同船。”
杨辰一怔,低头行了一礼,便由素娘引着登上了上官婉儿的小舟。
小舟缓缓行驶在江面上。船很小,除了撑篙的宦官之外,只能容下两人。上官婉儿与杨辰相对而坐,许久都没有说一句话。船行了一会儿,便听上官婉儿说道:“去那边芦苇荡里停一停。”
“是。”宦官应了一声,调转船头,往太液池旁的芦苇荡中驶去。
芦苇生得十分茂盛,小舟驶入几乎将人淹没。宦官将船驶入芦苇荡深处,便停下了竹篙。
上官婉儿双目微阖,说道:“你昨晚做什么去了。”
杨辰心头一悬,低头道:“奴出宫了。”
“去哪儿了。”上官婉儿又问。
“驿馆。”杨辰说道。
“去做什么。”
杨辰抬眸看了上官婉儿一眼,说道:“面见吐蕃使臣。”
昨夜她连夜出宫,面见轮弥撒,将杨雪霁的身份告诉了他。所以才有了刚才船上那一幕。
“啪”的一声,杨辰只觉得眼前一花,左边脸颊火辣辣的疼,眼泪瞬间盈满眼眶。整个小船都因为那突如其来的一巴掌而微微晃动着。
“知道我为什么打你么。”上官婉儿的声音冷冷响起。
“知道。”杨辰努力忍着眼泪。她不觉得委屈,反而觉得上官昭容这一巴掌打轻了,“奴不知轻重,管了不该管的事。”
“你何止不知轻重,你简直不知死活!这件事若让皇后知道,你现在早已是个死人了!”上官婉儿眸中怒意只是一现,却足以烧得人尸骨无存。
杨辰低头:“奴知错。奴也是不得已。可若有下一次,奴还是一样。”
上官婉儿蹙眉看着她,重重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就是太念旧情。”
杨辰抬起头,说道:“奴也念着昭容的恩情,一刻也不敢忘。”
她的脸上残留着五个通红的指印,眸中泪光隐隐,终于被压了下去。
ps:
昨天有事耽误了,今儿上午才到家。这是第一更,今天还有两更。求订阅,求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