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早朝刚过,众官员纷纷走下龙尾道,往前朝办公。杨辰站在紫宸殿外的青砖廊道内,静静望着远处官员鱼贯而出的背影。天尽头,就是朱红色的宫门。
不远处传来轻纱曳地的窸窣声响。杨辰转身回眸,正看到四个小太监抬着大红帷幔的步辇缓缓而来。在皇宫里敢用这等仪仗的,除了皇后,就只有安乐公主了。
杨辰低头行礼。步辇在她面前缓缓停下,头顶传来安乐公主的声音:“你这是看什么呢?”
杨辰站起身,说道:“奴在里面等得闷得慌,出来透透气。”
安乐公主看了看她,说道:“进去吧,父皇和母后就快过来了。”
安乐公主走下步辇,和杨辰一起往紫宸殿走去。杨辰在她身后一步的距离,微微低着头。
“我这两日没来听朝,可有什么新鲜事么?”安乐公主问道。
“朝里倒是没什么新鲜的。奴听说公主府新添了一景,名叫定昆池,倒是比昆明池还要广袤华美。公主什么时候也让奴去饱饱眼福?”杨辰说道。
安乐公主转身睥睨,却见杨辰低着头,万分谦恭的模样。
“这话你听谁说的?”安乐公主冷冷问道。
杨辰说道:“朝中那些老臣们人老眼不花,三天前就把折子递上来了。说公主穷奢极欲,是亡国之兆。”
“哼。”安乐公主双眼一眯,道,“可真是活腻歪了,竟敢在父皇面前参我!看我不把他们一个一个杀了喂鱼!”
“公主息怒。”杨辰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些折子奴都给扣下来了。除了皇后,没人知道。”
安乐公主侧眸看她。唇角一扬,道:“做得好,不枉我在母后面前举荐你。”
“饮水思源,应该的。”杨辰低头,说道,“有件事,奴一直想给公主提个醒,只是不知该怎么说,只怕僭越。”
“但说无妨。”安乐公主跨步走入紫宸殿中,杨辰紧随其后。将一众宫人都留在了殿门外。
大殿内空荡荡的,墙角的铜鹤炉里燃着香,暖着这间屋子。杨辰向前一步。低声说道:“朝里那些臣子毕竟都是外人,妨碍不了公主分毫。真正的祸患,还在萧蔷之内。”
安乐公主蹙眉看着她,道:“你什么意思?说明白点。”
杨辰说道:“皇后育有四女一子。李重润已死,永寿公主早夭。永泰公主也已经薨逝。如今在世的嫡亲子女,除了您之外,就是长宁公主了。”
“那又如何?”安乐公主问道。
杨辰淡淡一笑,说道:“公主您秀外慧中,行事果决,深得帝后信赖倚重。内朝外朝都有目共睹。可是,那一位是怎么想的,您知道么?”
安乐公主眉头微蹙。道:“你是说……长宁?”
杨辰望着她的眼睛,说道:“同是帝姬,真正有能力撼动您的就只有她了。嫉妒之火是最恐怖的武器,公主,不得不防患于未然啊。”
安乐公主眉头紧蹙。似是在努力消化着她的话。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宦官通报:“皇上皇后驾到。”
杨辰最后抬眸看了李裹儿一眼,低头退到桌案之后。
今日的内朝很是无趣。所有的讨论都围绕着吐蕃遣使来朝一事进行。早朝之后,杨辰并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往内文学馆宋雨晴那儿去了。
“明日就是初三了。你可想清楚了?去还是不去?”宋雨晴问道。
杨辰举杯喝茶,说道:“我是打算去的。只是……还需要一个去的理由。”
“理由?给谁看?”宋雨晴问。
杨辰说道:“韦皇后,上官昭容,还有躲在暗处我不知道的各路眼线。”
宋雨晴眉头微蹙,问道:“你可有主意了?”
杨辰点点头。
“可有万全的把握?”宋雨晴问。
杨辰摇摇头,微微一笑,说道:“该埋的引子我都埋好了。能不能成,还要看天意。”
“如果不成呢?”宋雨晴问。
杨辰微微一顿,说道:“那我就只有冒一次险了。”
宋雨晴双眉紧紧皱起,说道:“太危险了。”
杨辰抬眸看着她,淡淡一笑,道:“放心。按照我的估算,应该没问题。”
+
晚上刚用过夕食,餐具还没有收下去,韦皇后身边的晨霜就出现在了弗居阁的大门前。
“皇后急召杨女史紫宸殿见驾。”
天色渐晚,各宫室都是生火造饭的时候,路上一个人都没看见。紫宸殿里已亮起了灯,杨辰在阶前站定,晨霜通报道:“娘娘,杨女史到了。”
“进来吧。”门内传来韦皇后的声音。
杨辰整顿衣袍走入殿中。韦皇后端坐于正席上,旁边伴坐的是安乐公主。杨辰一眼扫过,心里已经有了底。
“长宁公主府明日集会之事,你知道吗?”韦皇后开门见山地问道。
杨辰答:“回皇后,奴知道。明日在长宁公主府举行杨氏宗亲集会,奴也是弘农杨氏出身,也收到了请帖。”
“是么。”韦皇后看着她,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过去?”
杨辰略一低头,说道:“皇后,奴没有打算过去。”
“哦?你竟不去?”韦皇后侧目看着她。
杨辰说道:“外朝官员集会,奴是内朝女官,岂能参加?”
韦皇后唇边含笑,问道:“杨氏宗亲集会,你是杨氏的女儿,岂能不去?”
杨辰低头答道:“国礼为重。”
韦皇后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依我看,还是去一趟吧。”
杨辰抬起头,双眉微蹙,道:“皇后,奴是内朝女官,又是您身边的人。若是出现在外臣集会中,恐怕不合适。”
“既是宗族集会,就没什么不合适。”韦皇后双眸一闪,道,“你替我去看看。杨氏宗族若有什么需要的,及时来报给我。”
杨辰垂下眸子,说道:“奴明白了。皇后放心。”
韦皇后点点头,道:“吩咐内侍省给你准备车驾。既是我的人,出宫门不能太寒酸。就按照正五品的规制吧。”
“是。奴谢皇后。”
韦皇后点点头,道:“没事了,你便退下吧。”
杨辰低身退了两步,走出殿门的一刻,抬眸看了安乐公主一眼。安乐公主高居上座,也正注目看着她。
杨辰退出紫宸殿,独自行走在夜色中,唇边扬起一丝笑意。
次日早朝一过,杨辰便回弗居阁准备行程。她不仅不瞒着信春,还特意安排她去梅园给上官昭容报信。巳时,内侍省准备的车驾准时等候在玄武门前。杨辰换了一身窄袖圆领男装,带着周穆儿坐上车,堂而皇之的出宫赴宴。
长宁公主府在金城坊,府宅规模虽比不上安乐公主府,却也是占地数百亩,远远望去粉墙延绵,金瓦辉辉,不输皇宫。今日府门前车马喧嚣,两扇朱红大门洞开,宾客们衣冠楚楚,往来不断。杨辰吩咐了车马慢行,打发随车的小太监先一步去门前通报。
马车粼粼向前,杨辰静静坐在一侧,闭目养神。周穆儿却忍不住新鲜好奇,悄悄挑开了帘子往外看。
“穆儿。”杨辰低声唤道。
“在。”周穆儿急忙放下车帘,低头应道。
杨辰睁开眼睛看着她,说道:“知道为什么今日我独带了你出来吗?”
周穆儿摇摇头,道:“奴不知道。”
“因为我只信你。”杨辰说道,“今日这场集会非常重要,不能走漏一点风声。换了别人,我不放心。”
周穆儿浑身一震,瞪大了眼睛看着杨辰,嘴唇抖了抖,说不出一句话。她突然低下头,将脸埋在手掌中,竟低声哭了出来。
杨辰看着她,淡淡说道:“你可别让我失望。”
周穆儿扬起头,抬手抹去脸上的泪痕,说道:“女史放心,奴一个字都不会说出去。”
杨辰淡淡一笑,微微点了点头。
窗外传来马蹄声。杨辰抬手掀开车帘,就见一队人马正冲着马车而来,当先一人正是那日在上官婉儿府中见过的谏议大夫,杨学宗。
“姑母。”他仍是这般唤着。
既然是宗族集会,杨辰也不推脱,安心受了他这句,淡淡点了点头。
杨学宗说道:“门前车马已经让开了路,请姑母的马车入府。”
杨辰说道:“宗族长者都在,我怎能驱车直入?在府门前停车就好。”
“是。”杨学宗调转马头,引着杨辰的车驾往公主府驶去。
府门前已经腾出了一条路,先前的马车都调在一边,往门内行走的宾客都停住了脚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驾挂着绛紫帷幔的宫廷马车上。赶车的小太监将车停稳,先一步跳下车,搬了垫脚的朱漆脚凳放在地上。绛紫锦帘掀开,率先走下来的是一个梳着双鬟髻的宫装少女,正是周穆儿。她抬手打帘,扶着杨辰走下马车。
杨辰今日穿了一身绛紫垂纱男袍,头戴双翅乌纱帽,足蹬鹿皮靴,眉目舒朗,柔美中不乏英气。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人人心里都在嘀咕,这就是当今的紫宸殿女史,杨辰。
杨学宗下了马,低头一礼,道:“姑母,里面请。”
杨辰点点头,掀袍迈步,往府门内走去。
ps:
第二更~~明天一样,至少两更